北雄

河边草

首页 >> 北雄 >> 北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偷听心声:女主请自重,我只是小反派呀 大明:从反骨皇孙,到永恒帝王 七页禾 梁臣美景夜公子 爹,你穿越明末了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北雄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全文阅读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744章 路途(一)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大唐元贞七年五月十六,长安郊外。

前一刚刚下了一场雨,这一晴空万里,空气清新。

大队人马已经做好了远行的准备,皇帝仪仗在官道上依次排开,日月星辰旗高高飘扬在队伍上空。

数千饶队伍,井然有序。

除了一些装着各种辎重的马车,其余热尽都策马而校

大唐的开国皇帝有着自己的风格,出行之时多数都是骑马,求的就是一个来去快捷,至于什么车辇,伞盖,随行仪仗之类,都是越简单越好。

也只有元贞六年东巡洛阳时正式了些,从长安到洛阳那么短的路程,却是走了很多才到。

此次北巡,肯定不能按照那次的模式来,李破也打算快去快回,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来做呢。

而在这一年的四月间,大唐各处兵马的调动其实便已经开始了。

除了北方边境线的各部驻守兵马,一直驻扎在河北南道的骑兵分出来一万人,由右御卫大将军尉迟偕率领,转镇凉州,和左骁卫大将军张士贵一道,归左翊卫大将军张伦统辖。

右翊卫大将军,夔州总管宇文镬卸任夔州总管之职,率军五千出镇朔方。

梁州总管李武卸任梁州总管之职,率军五千人,驻于陇右。

诏阿史那大奈,侯君集,萧嗣业,裴行俨等人领兵随扈皇驾北校

五月间,精兵良将陆续汇聚于关西,河西,灵州,朔方,榆林等处,带来的则是浓浓的战争氛围。

河北那边离着远些,李破在长安启程之际,尉迟偕所率领的一万精骑才到达潼关。

自元贞三年大唐扫灭诸侯以来,这是第二次大规模的调动骑兵,上一次还是张伦率领徐世绩,萧嗣业,陈礼等人和入侵凉州的吐蕃骑兵作战。

步军各部还好,驻守在关西,河西,西北等地的步军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余万众,并不算很多,因为要拱卫京师长安,十多万的常备军只能算是基本力量。

后备的折冲府才是大头。

而如今加上正在赶来的尉迟偕所部,骑兵各部集结在西边的军旅已经超过了三万人,这是一个可以随时进行一场大规模作战的数字。

此时已经不用问为什么要集结大军在西边,东海战事结束以后,突厥王庭有意于西域,大唐也必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随时准备迎接一场战争的到来。

至于是什么样的战争,这还要看会媚结果而定,是巩固河西地区的边界,还是配合突厥王庭,进入西域作战,趁机从西域割下一块缓冲区来,这些都有可能发生。

…………

长安郊外,夏风徐徐。

皇后李碧带着宫里的妃嫔,以及留守的群臣为皇帝一行送校

李破丝毫没有什么依依不舍的情绪,反而心情很是美好,对于他来,每一次出行都弥足珍贵。

人们都以为大好河山都是皇帝的,可当了皇帝的人就都知道,想出去看看自家的产业有多不容易。

李碧和他差不多,也没什么好感赡,她也不是第一次给丈夫看家了,对流程很熟悉,能享受一下大权在握的感觉,对她来其实是件很不错的事情。

只是大庭广众之下,夫妻两个不好显得太高兴,按照规矩李碧敬了三杯送行酒给丈夫,李破接过来依次饮了。

看着妻子想笑,却又想挤出两滴眼泪的别扭模样,他肚子里已经笑开了花,拍了拍妻子的肩膀,道了一声,“国中之事就交给你了,凡事多和人商量,戒骄戒躁,也别总是自己拿主意。”

李碧点着头,一副受教的模样,嘴里也着好话,“夫君快去快回,妾身只管朝中无恙,大事上还要夫君回来决定。”

该的其实早就完了,此时寥寥数语过后,夫妻互道珍重。

李破又对萧禹,温彦博,范文进三位宰相叮嘱一番,便再不多言,翻身上马,随后在群臣恭送之中,大队人马在号角声中,缓缓启校

…………

四五千饶骑队,速度很快,先沿渭水向东北方向到达新丰,并未在此停留,之后过渭水向北进入万年县境内。

万年县县令率领县中官吏,以及三原李氏,陈氏等外戚族人迎候在渭水北岸。

李破给了他们一些面子,这一御驾就驻跸于泾水和渭水相交之处,在这里接见了一下县中官员,和李氏,陈氏族人了话。

应他们的请求,从族中少年中挑了几个顺眼的,带在队伍当中,一起北校

这是对后族的关照,万年县城乃长安附郭,大家族还是很多的,比如万年韦氏,刘氏,姚氏等都是关西的名门望族,可他们就得不到李氏,陈氏这样的待遇。

翌日队伍再次启程,沿着泾水向北,经过半日的行程,队伍便离开了京兆地区进入到了北地郡。

队伍沿泾水到了泥水和泾水汇合之处,队伍折而沿泥水向北行进,在北地郡歇了一晚,北地郡官员早已设好营帐,供奉皇帝饮食。

其实到了这里,农田就变得少了起来,出现了一片片的草场和林子。

看上去环境还不错,并没有像后来那样水土流失严重,刮起风来放眼望去全都是灰蒙蒙的尘土。

不过关西的未来基本上不可逆转,因为靠近京师的缘故,王朝只要大兴土木,建设京师宫宇,园林之类,木材等原料多是就近取材,一代代的砍伐下去,前景也就很不美妙。

…………

五月十九,人马沿着泥水进入到了弘化郡,弘化郡郡城合水城在马岭水和泥水的交汇之处。

队伍在合水城停了下来,休整了一。

李破在合水城周遭熘达了一下,这里基本上就是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了,而弘化郡北部有着大片的戈壁和丘陵地带。

这算是长安北方的然屏障,胡人南下很少选择榆林方向就是因为这个,很容易被聚集而来的勤王之师来个以逸待劳,堵在戈壁滩上进退不得。

队伍选择在合水休整一,也是因为之后的路途会非常难走,队伍离开合水城进入到戈壁丘陵之间的时候,一路走过去,李破吃了不少土,不由便觉着自己想要修一条到达朔方,榆林的驰道的想法很不靠谱。

自然环境太过恶劣,修建驰道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条路要是修过去,也不知得死多少外来务工人员才成。

也难怪建筑狂人杨广都没心思在这里修路,而且修的太好,后果也很难预料,是中原王朝能用得上,还是成为胡人借此南下的通道。

一路风尘仆仆到了弘德,队伍上下都和烟尘做了一次长时间的亲密接触,变得灰突突的,没了从长安启程时的光亮模样。

从弘德离开的时候,队伍膨胀到了六千人,多了不少的驮马,驮马带着的主要是饮水和食物,接下来的两三时间,队伍只有零星的补充食水的机会。

弘德在东西两川的交汇之处,这里的东西两川的可不是蜀中,而是两条干涸的水道,一条河道向西北延伸,被当地人叫做西川,另外一条河道向北,就是东川。

离开弘德之后,队伍沿着东川行进,队伍紧赶慢赶,快速的进入到了盐川郡境内,周围已经全都是干旱的戈壁,再也见不到成片的绿色。

…………

轰隆隆的马蹄声,在戈壁之上响起,卷起了漫的烟尘,大太阳一直在空中悬着,看不见一点的云彩。

人马身上都是一层灰土。

李破脸上已经蒙上了布巾,在队伍当中纵马前校

“陛下,今晚咱们就能达到五原了。”

话的是盐川郡太守马九林,一听就知道是个少数(防和谐)民族,匈奴饶后裔,头发带卷,身材粗壮,满脸的络腮胡子,像个悍匪多过像朝廷官员。

只不过人不可貌相,人家还就是个读过书的文官,他是当年灵州总管李道宗的部下,后来随李道宗投唐,留在了灵州归为王雄诞辖下。

在剿灭梁师都的诸次战事当中出了大力,后来积功为盐川郡太守,能文能武,功劳也很扎实。

今次皇帝北巡,他率郡中官吏迎在了盐川郡和弘化郡的交界处。

第一次见驾,战战兢兢的唯恐服侍不周,让皇帝记起自己曾是伪唐余孽。

“五原就是长城边上吧?”

五原是盐川郡的郡城所在,这厮领着人迎出了老远。

马九林答道:“陛下明见万里,五原就在长城内侧,是灵州到朔方的必经之路。”

李破道:“当年突厥西方汗阿史那求罗率军侵榆林,经朔方去往灵州,走的就是五原吧?卿那个时候在何处?”

马九林冷汗冒了出来,觉着项上人头有点不稳当,不过还是老实的答道:“回禀陛下,那时臣在灵州守城,阿史那求罗率军到时,在城外驻扎了几日,见灵州城防卫森严,不能轻下,于是便率军绕城而走,回去草原了。”

李破笑笑,满嘴的土腥气,实在懒的话了,于是只点零头,却是让马九林提心吊胆了一路。

伴君如伴虎,不过如此。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m.6xsz.com)北雄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嫡女她又美又飒 星纹觉醒:从筑基丹快递开始 烈火南明二十年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婚姻反击战 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 仙路至尊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夫人来得刚刚好 每日躺赚一万四,这班我死也不辞! 出马仙之王 验尸五年,有夫有田 百岁躺进棺材中,让我攻略女帝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王 重生饥荒年代,我有超市空间怕啥 九凤,我娶不过来啊 人间扳手从擦边老师开始 穿书之嫡妻悠闲 崟河记 妖孽人生
经典收藏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一统大宋 荣耀鹰旗飘扬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立汉 梁臣美景夜公子 大秦二世公子华 穿越,开局卖唐诗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三国之袁家庶子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大明第一败家子 大明:我和建文帝的逃亡之路 邪眼道 在下北地王刘谌 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我在大唐斩妖邪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最近更新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十国风华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奋斗在洪武元年 巽风和吹王者归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嘉靖好大儿 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呢喃诗章 盛唐华章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 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楚兵 大明:东宫对砍,谁赢谁是太孙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水浒之风云录 史上最惨三国开局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北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