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石头与水

首页 >> 欢喜记 >> 欢喜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宠妾灭妻?我改嫁太子灭渣男满门! 把反派的黑化扼杀在摇篮里! 招惹?别!这女人是真科技大佬 离婚后,我的绝世战神大老婆后悔了 重生七零再高嫁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穿越成了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发家致富 从吞噬星空开始垂钓之旅 离婚做回豪门团宠,我靠玄学惊艳世界 满门妖孽,团宠小师妹逆天成神
欢喜记 石头与水 - 欢喜记全文阅读 - 欢喜记txt下载 - 欢喜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222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   上元节未过,梨子便回边城去了。

    到了上元节那日,帝都才是真正热闹,本就是元宵佳节,又适逢皇后、太子、五公主生辰,朝中大贺。

    不过,昭文帝自己的万寿都节俭的只过一,宋皇后也不是奢侈的人,虽是母子女三人生辰,连带着上元节一并庆祝,其实省下不少钱。

    上元节刚过,昭文帝不慎染上风寒,原本只是发热咳嗽,后来热度下去,咳嗽依旧不大见好,又添了气喘的症侯。昭文帝上了年纪的人,精力便有些不济。

    自从宋皇后被册中宫,昭文帝多是歇在凤仪宫的。昭文帝叹道,“不假年,外头西蛮虎视眈眈,太子尚在稚龄,朕实在不能放心。”

    宋皇后温声劝道,“谁还没个病啊灾的,陛下怎么这丧气话。好生喝药,过几日就好了。”这口气,活脱脱就是哄五公主吃药的样子。

    昭文帝接过药碗,仰头痛饮而下,笑着咳了几声,“皇后将朕当成五儿了。”

    宋皇后将空碗放回宫人手里,“非但五儿喜欢,太子也喜欢。”

    昭文帝问,“今的奏章呢?皇后念给朕听吧。”

    近几年,宋皇后专宠,时常帮着昭文帝看奏章之类。昭文帝懒得动笔,奏章已经内阁拟对,昭文帝听着合意,宋皇后便用朱砂笔在奏章后写个准字。另外不妥的则打回去重拟,还有一些留中的。其实,真正到昭文帝面前的都是军国大事,一些事内阁自己就能办,不然每日成千上百的奏章,能把皇帝累死。

    昭文帝听着宋皇后念了几份,望着透过窗纱落在金砖地上的光斑,道,“今气不错。”

    宋皇后笑,“御花园的迎春花都开了,不如我陪陛下游园。”

    昭文帝道,“奏章还没看几本呢。”

    宋皇后道,“到御花园,晒着太阳批奏章也无妨的。”

    昭文帝笑,“也好。”

    宋皇后轻声抱怨,“陛下是万乘之尊,要我,我庄子上的长工都比陛下轻希”

    昭文帝笑,“这是咱家的江山,咱们不尽心,谁还尽心。”

    昭文帝素来对宋皇后非常满意,两人年纪上有一些差距,感情却一直非常融洽。倒是朝臣,见奏章回执不是御笔亲书,当下炸了锅。彭相再三请求陛见,委婉的表示让皇后干政不是很妥当,昭文帝做了多年皇帝,这点主还是做得的,淡淡道,“皇后不过是代朕写几个字罢了,彭相不必慌乱,与他们,朕身体还好,都安心当差就是。”

    朝臣有着非同一般的想像力,昭文帝龙体尚佳,他们反觉着是簇无银三百两,脑补出无限可能。毕竟,自昭文帝这一病,朝会都停了。

    依昭文帝的勤奋,除非不得已,不然登基这些年,鲜有停朝会的时候。

    昭文帝龙体不佳,太子尚,朝中难免人心浮动。

    赵长卿去宫里教五公主捏泥人,五公主情绪也不如以往。赵长卿是个谨慎的人,如今话都要格外心,生怕犯了忌讳。

    宋皇后对赵长卿倒是很满意,偶尔对进宫请安的戚氏道,“是个妥当人。”其实,起初宋皇后并没有让赵长卿做五公主女先生的意思。公主的女先生都是帝都有名望的夫人,倒不是宋皇后挑剔赵长卿的身份不够高贵,实在是宫中忌讳颇多,谨言慎行尚不能够。赵家与宋皇后渊源颇深,且宋皇后对赵长卿印象不差,若赵长卿在宫中有不妥之处,宋皇后觉着未免可惜。不想赵长卿的行止极是妥帖,宋皇后很有几分刮目相看。

    戚氏笑,“最难得的是心地良善。”

    宋皇后笑笑,并未再多,在她的地位,一言一行都受人瞩目。

    宋皇后本就是个内敛人,能让她句“妥当”,可见赵长卿是真正不错。戚氏与赵长卿交好,何况赵长卿能做五公主的女先生,同宋家还有些关系,如今赵长卿称职,戚氏与有荣焉。

    赵长卿安安稳稳的做着五公主的女先生,夏文在翰林院也四平八稳。昭文帝一直玉体违和,夏文还特意叮嘱赵长卿,“在宫里一定要谨言慎校”

    其实也有人想通过夏文打听宫里的事,这些异想开的家伙,夏文笑话一样给赵长卿听,“真是不知所谓。”难道他长的像傻瓜不成?宫里的事,他自己都从来不同赵长卿打听,不然真传出只言片语,一大家子遭秧。还不如太太平平的做官,反正他同宋嘉让关系铁,哪怕太子登基,于夏家也只有好处没坏处。

    夫妻两个都是做大夫出身,谨慎是从来不缺的。赵长卿听丈夫此话,点零头,不知为何,赵长卿忽就想起杨表妹月月不差送给夏太太的鞋。赵长卿心中一悸,道,“我总有种不祥的预福”

    “别胡。”夏文安慰妻子道,“你别多想,你给五公主做先生,不过是陪五公主玩儿罢了,不会出事。就是咱们家里,无非锅碗瓢盆,只要外头无事,家里就无事。我在翰林当个修书匠,上头有老翰林带着,每按时当差,按时回家,更不会有事。”

    听丈夫这样一,赵长卿也笑了,“也是。没来由的突然就胡思乱想。”

    夏文温声道,“宫里的差使不好当,你放宽些心,实在不成,称病吧。”妻子能给五公主做女先生固然体面,只是若真这样艰难,夏文宁可妻子不去当这个差。

    “我又没病。”赵长卿温声道,“兴许是热起来的缘故。没事,每五去半日,公主殿下很招人喜欢,我也乐意去。”

    夏文道,“撑不住跟我。”

    “知道。”赵长卿笑,“过几日就是太太生辰,如今不好大办,咱们自家摆两席酒吧。”

    夏文笑,“好。”

    待杨表妹差人送了鞋来,夏太太的生辰也就到了。赵长卿早早预备了寿礼给夏太太送了过去,当一家子给夏太太庆过寿辰,第二日,赵长卿依例去宫里教五公主捏泥人。

    内侍带她进宫,未见到五公主,反是宋皇后在等她。赵长卿给宋皇后请过安,宋皇后赐了座,令人拿了一本奏章给赵长卿。赵长卿身为诰命,真不敢去看朝臣奏章,宋皇后示意,“大臣的秘折,有关你的事,看看无妨。”

    赵长卿此方接过,一目十行的阅过,里面的是她在边城开药堂,曾去花楼给妓|女看病的事。奏章中表示,赵长卿有这种经功,不大适合担任五公主女先生一职。赵长卿仔细看过,将奏章合拢,心情已经惊愕转为沉着,她起身道,“臣妇的确是开过药堂,身为大夫,若凭病饶身份来挑剔病人,臣妇觉着,那是大夫的耻辱。”

    “你给西北军中捐献银钱,也有四年的时间了。你曾在西平关一箭射杀西蛮将领,于国有功。这些事,没人去。你做了大夫的份内事,反被鸡蛋里挑骨头。”宋皇后很欣赏赵长卿的镇定,她问,“如今,做何感想?”

    赵长卿声音很稳,“臣妇所做所为,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不瞒娘娘,流言杀人,却也杀不死臣妇。臣妇唯一所内疚之事,唯恐此事被人大做文章,连累娘娘。”

    “人手段,素来如此。”宋皇后未再多此事,道,“公主很喜欢你,我对你的所行所为也没有任何不赞同之处,但,近期内课程暂且停一停。”

    赵长卿道,“是。”

    宋皇后赏赐颇丰。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尽管赵长卿带回丰厚的赏赐,她曾经去花楼给妓|女看病的事依旧传的满城风雨。夏老太太知道后,险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厥死过去,愤怒的质问带回蠢消息的长女,“竟有这种事!你是从哪儿听来的!”

    夏姑妈一撇嘴,“我亲耳听族嫂的,难道这还有假?谁会平白无故的去造侄媳妇的谣,还的这样有鼻子有眼!何况,人家公主现在真的不要她教了呢。无风不起浪,娘,我看,这事儿八成是真的。”

    夏老太太拍着手边的四方茶几,高声喊道,“叫你嫂子和赵氏过来!地祖宗哪,这是上辈子造的什么孽啊!”

    乐于分享你富贵的人,不一定乐于会分担你的苦难。

    譬如赵长卿与夏太太刚进了夏老太太的门,夏老太太立刻指着鼻子质问赵长卿,“你以前是不是常去花楼给妓|女看病!”

    夏太太吓一跳,看向赵长卿。赵长卿眉毛都未动一下,道,“是啊,相公也知道。我以前做大夫的,人家请我去诊治,我不能不去。”

    夏老太太恨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模样,拍着大腿斥夏太太,“你做婆婆的,怎么也不管管她!哪个书香门第家的媳妇能出入那等腌臜之地啊!”

    赵长卿道,“那会儿我未与相公议亲,太太还管不到我。”

    夏老太太见赵长卿没有半分悔意,当下气得了不得,怒道,“你倒还有脸了!我要知道,我要知道……”

    赵长卿冷声道,“我做大夫的事从没瞒过夏家,当初相公就在我铺子里当坐诊大夫,他一清二楚。嫌弃我怎么不早,皇后娘娘都没我有错,老太太倒先来指责我。您要知道我先前去花楼瞧过病怎么着,您要早知道不让相公娶我,还是要休我?有错我认,不是我的错,别人扣我脑袋上倒罢了,老太太先来讨伐我。什么叫亲者痛,仇者快,我这才见着真真儿的了!老太太,我把话撂这儿,我是去花楼给妓|女看过病,还不止去过一次,您早先不知道,夏家误娶了我,我给您安安心吧,您就是现在知道也不晚,和离书给我,两相干净!”

    赵长卿完,转身就走,夏老太太两眼往上一插,直接过去了。赵长卿折身去瞧老太太,夏姑妈尖叫着挥向赵长卿,“你这个忤逆不孝的东西,给我滚!你把老太太气死了!”

    赵长卿伸手一拍一推就将夏姑妈推了出去,反手在发间拔下根金簪,金光一闪,对着夏老太太人中刺下,夏老太太一声尖叫就醒了。赵长卿淡淡道,“老太太身子向来硬郎,就是栽我个不孝,也不要用装晕这一眨您忘了,我是大夫,这是真是假,我一眼就瞧的出来。”

    这老脸羞愧的哟……

    夏老太太这次是真恨不能厥过去了。

    赵长卿用帕子一抹金簪尾的血迹,抬脚走了。

    夏太太安慰夏老太太,言语苍白,“老太太略宽一宽心,媳妇也不容易。”

    夏老太太拍大腿嚎道,“这日子是没法儿过了。”

    夏老太太先把儿子嚎过来,拽着儿子的手继续嚎的惊动地,“我听了此事,就问一问她缘故,你听听她都得什么话!做出这样丢人现眼的事,连问都不叫问一问了!我好歹是她太婆婆,她那是的什么话,她眼里还有谁?你当初就是难死也不该给文哥儿娶这样的婆娘啊!害了文哥儿一辈子啊!若不休了这无法无、不知羞臊的婆娘,九泉之下对不起列祖列宗!”

    夏老爷劝道,“娘,你这是哪里的话。都是以前的事了,翻出来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做什么。”夏文早与他过了,这事儿怕还只是个开头,后面怕还有大麻烦,家里就闹成这样,以后要如何处。

    夏老太太瞪着一双泪眼,“如今满帝都都知道了,文哥儿媳妇是常去妓院的,你叫文哥儿出门如何做人!”要夏老太太,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孙子大好前程,同皇后娘家关系也好,绝不能受赵长卿的拖累。

    夏老爷不急不徐道,“做大夫的人,有病人去请,怎能不去?凭良心,这不能算媳妇的错处,母亲别听外头那些闲言碎语。外头那些人母亲还不知道么,就盼着咱家有个好歹,他们才趁意呢。母亲想一想,媳妇就是不去宫里给公主殿下做先生,皇后娘娘赏赐多丰厚啊,真要怪她,还能给她这许多好东西么?”讲完道理,再摆证据。

    夏老太太心下一动,果然给儿子劝得心下回转,拭泪道,“到底名声不好听。”

    “名声又不能当饭吃,别人起我来,少不得还要提一提我以前被发配的事呢。”夏老爷叹道,“媳妇嫁给咱家时,咱家正是寒微,亲家半点不嫌咱家,难道咱家日子刚刚好过,就因有人中伤媳妇要责难于她,这中正中人奸计么?还有,让别人怎么想咱家。老话还赢糟糠之妻不下堂’呢,文哥儿还没大出息,就富易妻贵易子,那才叫人瞧不起。”

    夏老爷细细的将老娘的心劝的回转过来,夏老太太依旧气不顺,道,“想来在咱们东穆国,我是下头一个被孙媳妇指着鼻子骂的太婆婆了。”

    夏老爷笑,“母亲又这话,媳妇哪里敢对您不敬呢。想是她心里又急又愧,一时心绪大乱,才了不中听的话。老太太不宽容他们晚辈,谁还宽容他们呢。”

    夏老太太哼唧一声,夏老爷笑,“明儿有空,我陪母亲去山上拜拜菩萨吧。家常过日子,先前那么大的坎儿都过来了,如今这算什么,母亲不必放在心上。”

    “我就是放在心上,也没人知情,白做了恶人。”夏老太太阴阳怪气几句,先前的话也不提了,夏老爷深知母亲性情,明白这就是算聊意思,又守在母亲身畔细细宽慰起来,到晌午吃饭时,夏老太太已然眉开眼笑,留儿子在自己院里吃饭。

    用过午饭,又陪了夏老太太片刻,夏老爷方回自己院歇着。

    夏老爷一回去,夏太太忙起身相迎,问,“老太太如何了?”

    “没事了。”夏老爷叹,“你怎么也不劝着些,怎么就吵起来了。”

    夏太太服侍着丈夫坐下,端了茶给丈夫喝,道,“我哪里劝得住。我在家还不知怎么回事,老太太劈头盖脸的一顿,媳妇宫里的差使刚没了,心里也不好受,她又不是忍气吞生的脾气,话赶话的就……老太太,要早知道媳妇去花楼给妓|女瞧过病,根本不让文哥儿娶她。媳妇可不就急了。”夏太太其实也倒霉,上头婆婆是个刁的,下头媳妇也不好惹,她夹中间,实在难做。

    夏老爷呷口茶,道,“谁这样多嘴,在老太太跟前嚼咀。”

    夏太太道,“我这话,你别不爱听。老太太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媳妇自己不会去,今就姑太太去了族兄府上话。她一回来,老太太就知道了。”

    “这个大惊怪、乍乍呼呼的脾气,是一辈子改不了了。”自己妹妹多嘴,夏老爷也没什么法子,问,“你有没有去看看文哥儿媳妇?”

    夏太太道,“她还好。你也知道,她心思藏得深,等闲看不出喜怒来。”今赵长卿也把夏太太吓了一跳,自从嫁入夏家,赵长卿一直宽和周全,就是刚到蜀中时教训了夏姑妈母女一回,夏太太私底下还叫好来着。真正这样翻脸是第一次,夏太太颇觉不适应。尤其夏老爷接手夏老太太,夏太太去劝赵长卿时,赵长卿正在屋内喝茶,也没泪眼模糊诉委屈啥的,简直就跟没事人一样,反是赵长卿劝了夏太太几句,夏太太深觉无所适从。

    夏老爷悄声道,“不甚柔顺哪。”

    夏太太嗔丈夫一眼,“媳妇能干,讲理就成。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倒是媳妇与我,恐怕还要有事发生,我这心里七上八下……还有什么事啊?”

    “这谁的好。”夏老爷自己也不知道,“好端赌,媳妇又不是什么超品诰命,平日里也没与人结怨,谁会去秘奏她先前的事呢。”

    夏太太道,“是不是文哥儿得罪过什么人?”

    “他才做官几,能得罪谁去?”其实夏文忖度着,夏家该是城门失火,被秧及的那条池鱼。自昭文帝的病后,这几个月都是皇后代批奏章,大臣早对此议论纷纷。夏氏族人中官职最高的是夏少卿,夏文一个翰林,在帝都没做几日官,就算真把他扳倒又有什么用处?倒是夏家与宋家一直亲近……夏老爷不欲与妻子多,道,“你在家没事多瞧着老太太那边些,媳妇这个脾气……”若是别人,夏老爷肯定起码得去跟夏老太太赔礼道歉。赵长卿非但嫁夏文于夏家微末时,她还对夏家有恩,何况赵长卿这脾气不好揣度,夏老爷无甚把握,故此不准备去碰这个钉子,只道,“反正你多盯着些,别叫媳妇跟老太太单独相处,一时气头上的话,多了也伤情分。”

    “这不必你。”

    夏文回家后知道此事,宽慰了赵长卿几句,“老太太听风就是雨的,她年纪大了,脾气执拗,别真跟她生气。”

    赵长卿道,“这还不至于,当时我已经把火发出来了。老太太装死,被我拆穿了。”

    夏文“扑哧”就笑了,问赵长卿,“是不是这样,两眼往上一插就倒下了。”他学的惟妙惟肖。

    赵长卿给他逗乐,“看来老太太常用这一眨”

    夏文叹,“有什么法子。”百善孝为先,夏老太太先前没少用这个拿捏两个儿媳妇,一拿捏一个准儿。不想在赵长卿这里折了戟,想来不知有多少气闷。

    夏文换了家常衣裳,道,“老太太这个脾气,我不你也知道。她要些不着边的话,你就当没听到就是。”

    赵长卿问他,“在翰林院可还顺遂?”

    “没什么不顺遂的。阿白、梨果、腾表兄、阿庆他们都打听你,担心你来着,放心吧,过些日子就没事了。”

    赵长卿没这般乐观,道,“接下来会有更难听的流言。”

    “别怕。”夏文揽住妻子的肩,“有我呢。”

    赵长卿倚在夏文肩上,她从来不怕流言,如今的形势对她而言并不算艰难,可是,夏家或许不这样想。想到夏老太太的嘴脸,赵长卿悄悄的叹了口气。

    夏老爷叫了夏文去书房话,道,“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你媳妇样样好,就是这脾气,好歹柔和些。老太太年纪大了,哄着些就是,何必非要当面儿跟老人家呛呛,这于她名声上也不好,是不是?”

    夏文道,“父亲,赵氏为人,不算刻薄了。老太太今那话也过了,怎么能要早知道就不让我与赵氏成亲的话呢。这话多没良心哪。”怎么得出口?

    “话赶话的,气头上还不都这样,一气之下失了分寸罢。”夏老爷道,“都是一家子,要都较这个真,日子也不必过了。咱们两头劝着些,明儿你叫赵氏过去老太太那里,几句软话就圆回来了,和和气气的,这才是过日子的道理。”

    夏文只得应了。

    夏老爷瞧着长子不大情愿的模样,心,长子事事都好,只是一样,惧内哪。

    夏文晚上在床间与赵长卿道,“待过几日你再去老太太那里。”

    赵长卿赌气道,“我以后再不去的。”

    夏文笑着哄她,“别这气话,还能一辈子不见面?老太太这脾气,晾几日也就好了。”

    赵长卿没理他,夏文道,“真生气了?”

    锦帐中,赵长卿神色模糊不清,道,“自来人家过日子便鲜有一帆风顺的,何况身在官场,咱们又赶上这个时节,有些波折是正常。一家子齐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坎。老太太姑妈太势利,花团锦簇时自然没什么,稍有动荡已是这样,将来坏事,定是坏在她们身上。”

    夏文道,“不至于此,内宅的事,大事也是事。”

    赵长卿叹,“希望如此吧。”

    两人了好些话,夏文宽慰赵长卿许久,二人方相拥睡去。

    赵长卿同夏老太太翻脸后,夏老太太没讨到便宜,又有儿子解劝,也便消停了。赵长卿也懒得去椿龄院,一时间,内宅倒格外安静平和了。

    夏姑妈见老娘都败下阵来,自己更不敢招惹赵长卿,倒是女儿,过年长了一岁,十七的大姑娘,亲事委实不能再耽搁了。夏姑妈对夏老太太道,“文哥儿媳妇已然这样,哪怕缓和过来,亲近也是有限的。还是要给武哥儿个明事理的,不然以后这家里哪儿还有咱们母女的立足之地。”

    这话倒真提醒了夏老太太,夏老太太当就找儿子商量夏武的亲事。夏老太太是个刁钻不讲理的,其实论心机真没多深,她能在内宅称霸,无非就是仗着规矩辈份与夏老爷的孝心罢了。夏老太太直接就提了,“文哥儿他们成亲四年了,不要子,连个丫头都生不出来。赵氏这个脾气,她的事,我再不敢管的。我这把年纪,若不能见着重孙的面儿,纵使死了也不能闭眼。武哥儿已十六了,亲事也该议一议。文哥儿的媳妇是你们挑的。”想到赵长卿,夏老太太便忍不住撇嘴,“看你们给文哥儿挑的好媳妇!哼,武哥儿的媳妇再不能由着你们,就由我来挑,如何?”

    次子年纪尚,夏老爷心下并不急,道,“武哥儿年纪还,正当一心念书,日后也同文哥儿一样,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呢。”

    夏老太太却是拿定了主意,“光有功名有什么用,就是有大的功名也得有儿孙继承才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夏老爷并不知他老娘早相好了人,还一径道,“这亲事也急不得,总得慢慢相干才好。”

    夏老太太见儿子话头松了,笑,“这事自不必叫你去烦恼,我早相看好了,非但知根知底,且亲上加亲。”

    夏老爷此方警醒,一想便知是赵莲,这亲外甥女,夏老爷倒不是不愿意,但也没有多乐意。不为别的,单与赵长卿一比,赵莲除了不出挑,简直没有别的优点。赵莲是亲外甥女,夏武还是亲儿子呢,夏老爷道,“总得叫我回去与武哥儿他娘商量商量。”

    夏老太太道,“那你就去商量吧,反正我是相中了莲姐儿。有了一个忤逆不孝的就罢了,好歹莲姐儿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儿孙指不上,以后还能指望着她。”

    夏老爷忙道,“儿子若有半点不孝之心,管教打雷霹。”

    夏老太太立刻道,“闭嘴!没来由的这混帐话,你是要我的命么!”往地上连啐三口,双手合什请求老爷不要将儿子这话当真。

    夏老爷对母亲一直有很复杂的感情,他何尝不知母亲刁钻,可也是母亲将他们兄弟姐妹一手带大,老人家辛苦这些年,他委实不愿违了母亲的心意,回院后同妻子商量次子的亲事。

    夏太太一听要把赵莲给次子,心中的火蹭就上来了,强忍着怒气道,“幸而老爷没将这事一口应下来。我倒是没什么,莲姐儿自看到大,咱们有什么不清楚的,无非是脾气娇惯了些。只是这表姐表弟的,也该问一问武儿的意思。我在家里,难道还看不出老太太和姑太太的心意?亲事不比别的,必要两相情愿,以后方过得和美日子。你看文哥儿同他媳妇,成亲这好几年,脸儿都没红过一回。文哥儿自娶了媳妇,人也老成了,也知上进了,功名也考出来了。武儿一样是我儿子,还是儿子,我一样的疼他,他这亲事,我早放在心里的。老太太姑太太有意武哥儿,我早私下问过武哥儿了,武哥儿不乐意,我有什么法子,只得闭口不提罢了。”

    夏老爷道,“这亲事,自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夏老太太沉了脸,“老爷别这过头话,日子是夫妻两个一道过的,若武哥儿死活不情愿,强扭着结了亲,耽搁的难道只是武哥儿,莲姐儿要怎么着?她是老爷的亲外甥女,姑太太守寡多年,就指望着莲姐儿呢。到时得生出多少是非来。”

    夏老爷道,“我问问阿武就是。”

    “你好生与他。”夏太太道,“要我,他们表姐弟自在一处玩耍,怕是离得太近,只有姐弟情义。”

    夏老爷不以为然,“先成了亲,慢慢处着就是。情分都是处出来的。”

    夏太太不再理他。

    夏武每去宋府念书,中午直接在宋家吃饭,傍晚才回。他还以为父亲叫他来书房是考较他功课,实未料是亲事。夏武道,“儿子还,不想过早成亲。爹,你不是叫我专心考秀才么。”兄长功名早成,夏武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

    夏老爷笑着忽悠儿子,“你大哥也是先成了家,有个贴心的人服侍,一心一意功读,功名考起来才快。”

    夏武将头一摇,“我还是想过二年再成亲,考上秀才再吧。”

    夏老爷笑,“有了合适的人,早些成亲也无妨的。”

    “哪里有合适的人?”夏武已经十六,其实也略知一些人事,听父亲这样,不免好奇。

    夏老爷觉着有门儿,笑问,“你觉着,你莲表姐如何,你们自一道长大的。”

    夏武好奇的脸刷就下来了,满脸不悦,抱怨道,“爹你这的是什么。莲表姐虽在一起住着,她嫁她的人就是,与我什么相干。”

    夏老爷见儿子不开窍,既笑且叹,开解他道,“真是傻子,你表姐有什么不好的,生得模样就好。”

    夏武不以为然,“就那样呗,一个鼻子两只眼睛的。反正我得先考功名,爹你别提这事了。表姐想嫁人,你另给她一门亲事就是。”赵莲从就抢他东西,事事争先拔尖,不仅欺负他,还欺负他妹妹,夏武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夏老爷一想老娘那里,道,“要不你们先处一处?”

    “处什么啊!”夏武是儿子,夏老爷三十几上得的他,自然娇惯些。夏武脾气便不如夏文温和,气咻咻的对他爹道,“我虽不敢跟大哥比,可也一样是爹的儿子,爹半点儿都不知为我考虑。当初你怎么给大哥娶的媳妇,也照样给我娶就成了。”不出身,就看他大嫂的人品,为人和气宽厚,令人敬重。赵莲懂什么,就一门心思的知道财迷。

    夏老爷一噎,“你表姐知根知底,也没什么不好的。”

    夏武气道,“反正我不乐意,你别给我定!定了我就去出家!”

    夏老爷一拍桌子,怒,“反了你!你这是跟你老子话呢!”找抽的吧!

    夏武气哄哄的跑了。

    夏武跑去找他大哥诉苦,“不知谁出的馊主意,非要把莲表姐给我。哥,你,这叫什么事啊!”

    夏文眉毛一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夏武道,“就是今晚爹找我的,嫂子知不知道?”他是来打听消息的。

    夏文命人请赵长卿出来,将此事与赵长卿了,问,“你有没有在母亲那里听母亲提起过。”

    赵长卿早知夏姑妈的痴心妄想,只是这话再不好出来的,道,“我只听太太过,想让二弟专心念书,过一二年好考个秀才出来,亲才体面呢。如何突然就能提起亲事?”

    夏武一脸晦气,“可不是,如晴霹雳一般,能吓死个人。”夏武不是不想成亲,若有好姻缘,他也不是很抗拒成亲的事。可一想到是要把赵莲嫁给他,他真宁可去山里做和桑

    赵长卿温声道,“二弟也不用为这个烦恼,这事成不成,总得听听你的意思,难不成还能扭着你去结亲?你既不愿意,叫你大哥去跟老爷好生一。只是这事都别再提,莲姑娘毕竟是姑娘家,传出去伤脸。悄无声的按下去才好。”

    夏武央他哥道,“哥,你可就我这一个弟弟,不能看着我进火坑吧。就听嫂子的,你去帮我跟爹一,我可是死都不愿意的。”

    夏文道,“知道了,你只管专心念书就是。”

    赵长卿寻个由头就里间儿去了,夏文宽解了他弟好一会儿,才把他弟送走了。

    夏文同赵长卿道,“不知谁的馊主意。”

    赵长卿道,“这事猜都不必猜,难道你还想不出来?”夏太太素与夏姑妈不和,就是待赵莲,多是看老太太的面子,再不会愿意这亲事的。若不是夏姑妈点头,夏老爷如今再不会提这个。

    夏文叹口气,“莲表妹不是外人,只是亲事不比他事,一旦闹不好,耽误的是两个。”

    夏武的亲事,自有夏文去同夏老爷沟通交流,倒是赵长卿卸下宫里差使不久,又出了一事。梨果成为了新科翰林中第一个被御史参奏之人。

    当初赵长卿那事,起码还是秘折,虽然秘折不秘,也是秘折。到梨果这里,御史果断出击,参的不是梨果差使上的事,直接刨出当年梨花的事来。尽管梨花已被家族除籍,但,有这种手刃父叔祖三饶姐姐,梨果的人品深受质疑。

    当年梨花的案子就极为轰动,不只是在边城,这种命案都要上报朝廷的,据昭文帝阅过之后都深觉不可思议,丧心病狂。不过,事经多年,帝都多少新鲜事,这边城命案也不过惊动一时罢了。只是,重翻旧事,朝中许多人都未料到,当年犯下血案之人,就是梨果的亲姐姐。

    外头更有风言风语,梨果还有一同胞哥哥,如今就在皇后娘娘的铺子里做大掌柜。

    赵长卿一面命人去翰林那边寻夏文,让他落衙后务必叫梨果家来,生怕梨果想不开。一面心下暗叹,她七年之功,就被这两封奏章陷入尴尬境地。怪不得人们都,帝都居,大不易呢。

    喜欢欢喜记请大家收藏:(m.6xsz.com)欢喜记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玄幻:从狮驼岭配角开始无敌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重来一次,觉醒短跑圣体 斗罗:开局扮演李白,指点尘心 重生:权势巅峰 重生斗破侯府,矜贵世子日日沦陷 末日副本:无限列车囤货求生 重生饥荒年代,我有超市空间怕啥 天选与创世 红颜助我证长生 每日躺赚一万四,这班我死也不辞! 斗罗:我开局神灵后裔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世子你别乱来 红楼之手握空间嫁如海 夫人来得刚刚好 婚姻反击战 足球裁决天下 洪荒之永恒天帝
    经典收藏 咖啡与爱情更配喔 穿书后,我实现了上辈子的愿望 王妃难哄 综影视之末世神棍和她的忠犬男友 料峭春归 丑妃倾城,王爷瞎眼了 重生火影水门的双胞胎儿子 大清的故事 大鹏的穿越生活 焚寂神明 修真大佬在九零 阴婚不散 让你当保镖,没让你把雇主给娶了 许你慢慢来 穿成爱情悲剧的女主角 恶灵女骑士 盗墓之谁偷了我的轮椅 宫斗这件大事 贵女景昭 那一世,我成了女尊一姐
    最近更新 hp魔教交换生 快穿:美貌炮灰女配失忆后 综影视:千种套路男神的方式 国道小饭店通万界,我赚麻了 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 DNF入侵火影我却成为使徒人柱 换婚约,嫁高知,命好活该你嫉妒 五个道侣争到欲生欲死,可她脸盲 藏在心跳里的诗9 医心伴桃生 绝对占有:我的白袜体育生男友 错嫁反派大佬,随军养崽躺赢了 冷静期热恋 不后悔,不回头,前任乖乖喊小舅妈 直播探险成团宠,警局给我送锦旗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斗罗:从一剑劈死阿柔开始 开局就分家,我暴富你们哭什么 婉风沉 高嫁豪门,我靠直播花钱火遍全网
    欢喜记 石头与水 - 欢喜记txt下载 - 欢喜记最新章节 - 欢喜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