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首页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最强退伍兵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大唐:你这李承乾也太稳健了吧? 镇国王侯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帝国再起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逆天明末三十年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5章 战略思维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高谷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道:“以工代赈,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一书中,齐景公之时,民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悦乎游,民足乎食。”

“而后赵宋大规模使用,尤其是皇佑二年,范文正公在杭州之时,恰逢浙江饥荒,殍殣枕路,范文正公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饥民有所得。”

“但是,以工代赈却有三点弊病。”

“其一是靡费较高。赈灾放粮,标准只需让百姓饿不死即可,每个府县在城外选择一块空地,组织一部分人手建立营地施粥,每人每日差不多二两粮食便足够了,但是以工代赈不能这样做,因为不论是修河还是筑城,都是力气活,灾民做工,就不能喝粥了,必须吃干饭,吃饱了才有力气,不然很容易达不到我工部的标准,到时返工,费用就会更高了。”

“其二是不宜管束。工部修工程,所用徭役必然全都是男人,女人是干不了力气活的,而男人聚集在一起,本就容易聚众作乱,现在还是灾年,百姓本就是人心惶惶,惴惴不安,一旦有些风吹草动,立刻就会有人竖起反旗造反。而且如今灾民许多人都是逃荒出来的,本就处在外地,人生地不熟,以工代赈再把男人抽调出来做工,女人留在家里,那男人必然会担忧家中安危,但是没完成工程之前,朝廷肯定不会答应放男人回去,这时候一样很容易出乱子。之前朝廷征发徭役的时候也发生过这类事情,是有前车之鉴的。”

“其三是耽误农时。如今刚刚入夏,正是农忙之时,男人是农忙主力,需要开垦、播种、施肥、除草,还要看顾田地秧苗,不能让动物祸害,否则到秋收很容易歉收,甚至绝收,朝廷在这时候向来是不会征发徭役修河筑城的,陛下要以工代赈,那必然要做用男人,家中田地无人打理,臣以为百姓不大可能会积极响应。”

高谷滔滔不绝了三点,将以工代赈的弊端得条理分明,听得在场众人纷纷点头。

朱祁钰一样听明白了高谷的意思,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腻歪,思考了一下,道:“在朕看来,这些是弊病,但不是顽疾,肯定是有办法解决的。”

高谷脸色一黑。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啊?我都得这么明白了,为什么陛下还要坚持以工代赈呢?只是那是大明子,他也不能反驳,只得问道:“陛下有办法解决?”

众人都望向朱祁钰,等着他拿出解决办法来。

朱祁钰笑了笑,道:“其实简单。”

“先靡费较高这一点,按照高尚书的法,如果单看这一次以工代赈,那的确有可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放开看整个朝廷,那就不会有问题了。”

高谷有些迷茫,出声问道:“放开看整个朝廷?”

朱祁钰点点头,道:“对,看整个朝廷。”

高谷还没想明白朱祁钰的法,一旁的陈循倒是想明白了,出声道:“高尚书,陛下是整个工程的费用。”

高谷脑子有点没转过来,扭头看向陈循,等着他解释。

陈循向朱祁钰拱手行礼,随后对着高谷问道:“高尚书,如果不算赈灾,只是修河,工部今年的预算应该是二十万两银子吧?”

高谷点点头,这笔预算是年初就定下来的,是为了给黄河及其支流修缮堤坝的费用,每年大抵都是这个数。

陈循又问道:“那只算赈灾,朝廷起码也要花费掉十万两吧?”

“也许不够。”兵部尚书于谦在旁边插嘴道。

陈循点点头,道:“就先按照十万两计算。”

“那么,如果这次赈灾用以工代赈的法子,修河的二十万两银子加上赈灾的十万两,那可就是三十万两银子了。”

“有这三十万两银子,你去修河......”

陈循还没完,高谷立刻出声道:“那至少可以多修一条河了。”

见高谷终于明白了,朱祁钰笑着问道:“高爱卿,你明白了?”

“臣明白了。”高谷立刻回答。

却没想到朱祁钰却收敛起笑容,道:“不,你没明白!”

高谷登时就懵了,迷茫地看向朱祁钰,王直陈循等人也一样看了过来。

只听朱祁钰缓缓道:“你身为六部尚书,大明肱骨,却只考虑了工部的事情,而没有去想想其他衙门的能力和需求,凡事只想自己,而不是通盘考虑,这就是你糊涂的地方。”

高谷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连忙起身叩首,道:“陛下言之有理,臣知错。”

“那你就,你错在哪里?”朱祁钰低声道,语气中蕴含着一丝怒气。

朱祁钰的问话让高谷顿住,不就是没有通盘考虑的事儿么?还有其他错误?这可怎么回答?

倒是吏部尚书王直突然出声道:“陛下,臣有话想。”

“王老大人请讲。”朱祁钰道。

王直是永乐二年进士,正统八年就当上了吏部尚书,在朱祁钰登基的时候还坚定不移地支持他,他可以训斥高谷,但是实在不好意思驳了王直的面子。

只听王直缓缓道:“其实高尚书的错不仅仅是他一个饶错,还是在座所有同僚的错。”

“我等身为各部衙主官,身居朝中高位,本就应该多替陛下考虑,凡事不能只想自己衙门的利益,而是要多题陛下考虑,想想朝廷大势,照菇朝廷上下的方方面面。”

“而我们现在呢?多少人都在明哲保身,只做好手底下的事情,这是不合格的。”

“陛下组织我等每日早朝之后开会,其实也是希望我等对于朝政有通盘的思考,这样所施行的政策才能通行下。”

“臣等错了。”完,王直转身面向朱祁钰,缓缓下跪扣头。

其他人听了王直的话,也是一齐起身下跪,齐声道:“臣等有错,请陛下责罚。”

朱祁钰看着堂下跪着的一群人,心中舒服了很多。

的确,就像王直所的那样,他组织各部衙主官开会,调节矛盾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还是希望朝廷在提出什么政策的时候,可以多加考虑,免得顾头不顾尾。

他一直认为,作为高层,所提出的政策制度,都必须多思考,多听取意见,尽量照菇方方面面的利益,而不是只考虑自己。

其实许多时候,朝廷上提出的政策都是好的,只是在执行过程中扭曲变形,走歪了路而已。

北宋的王安石不就是个例子吗?

青苗法难道不好?青黄不接时放贷给百姓,夏收秋收后还贷,百姓可以度过难关,朝廷也有所受益,只不过王安石的性子是出了名的倔强,人送外号拗相公,只想到了政策,却没考虑到下面执行的问题,即使是在司马光提醒之后仍然顽固不化,结果就是地方官吏强行放贷,威逼百姓,被贪官污吏玩成了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最终导致熙宁变法的失败,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所以,只看顾眼前利益、没有战略视野的朝廷重臣,压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重臣,只能是一个高品级的循吏而已。

其实经过登基以来的接触,朱祁钰就发现了这一点,如今朝廷上下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合格的官员,甚至是政客,但是几乎没有政治家,因为政治家是要有自己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针的,而如今大明的这些官员,都被培养成了处理事务的高手,却不存在什么理念。

朱祁钰知道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自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的职位之后,百官就变成了纯粹的执行者,不应该存在什么执政理念,虽然后来因为精力不济,又建立了内阁,由殿阁大学士和翰林学士组成参谋团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这会儿的内阁还不是后来的内阁,权势更是远远赶不上人家,君不见后世的内阁阁臣几乎都是要从各部尚书提拔的么?

再看看现在的内阁,商辂,虽然是正统十年状元,但是和正统八年就当上吏部尚书的王直怎么比?还有最近回去奔丧的彭时,资历更浅,是正统十三年的状元,和胡濙这位能被宣宗托孤的老臣怎么比?虽然内阁目前还有个陈循,但是他更多的还是以户部为主,在内阁的存在感并不强,更多还是以户部尚书示人。

所以,朱祁钰也是打算抓住这样一个机会,来教育一下如今六部这些大臣,让他们能够提升自己的战略思维,为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做准备。

是的,朱祁钰已经做好了计划,准备选一批老臣进内阁,让内阁尽快达到嘉靖万历朝的水平,协助自己管理大明,自己也好抽出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征服脚底下这个球?

喜欢重生之景泰大帝请大家收藏:(m.6xsz.com)重生之景泰大帝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每日躺赚一万四,这班我死也不辞! 工业中华 山野之最牛村长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修仙之走近科学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我开的火锅店,鬼差吃了都说好 阴孕难违 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 未拾 世子你别乱来 贫僧唐三葬,葬天葬地葬众生 重生:权势巅峰 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 都市之苟成仙界大佬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穿书之嫡妻悠闲 猛鬼故事情怀篇 我独御众敌 六岁金丹大佬在乡野
经典收藏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开局穿成奶娃子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大秦二世公子华 梁臣美景夜公子 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 陈武风云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立渊传 足球风暴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乱宋 还政于朝之归魏 立汉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新刺客列传 海军之陆战荣耀
最近更新 比武招亲,我竟成了女王爷的夫婿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重生:我成为了公敌 一把大狙闯大明 他是奸细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大魏芳华 奋斗在沙俄 神话版三国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我在模拟中瞎玩却发现模拟是真的 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三塑强汉 北雄 乱世边军一小卒 大楚第一逍遥王 诡三国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