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首页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我岳父是朱元璋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荣耀鹰旗飘扬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逆天明末三十年 赵匡胤,你说你老婆是我妈? 三国凭实力截胡 最强退伍兵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50章 金濂被弹劾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胡长宁惊诧道:“那是皇帝?”

胡濙对于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也是有些无奈,呵斥道:“叫什么叫?老夫不是和你了么,他是潢贵胄,不是你可以结交的,都得这么明显了,你居然还不知道他的身份,你那脑子里装的都是浆糊吗?”

“那儿子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吧?”胡长宁心翼翼地问道。

“你呢?”

胡长宁顿时露出一副哭丧的表情,哀声道:“这可怎么办啊?您老人家马上就要致仕回乡了,您这一走,孩儿在京师还怎么混下去啊,万一哪陛下想起了今日之事,那孩儿可就惨了。”

胡濙无奈,训斥道:“当今子是什么人,哪有时间搭理你这种货色!”

胡长宁这才舒服了一些,旋即好像是想到了什么,接着问道:“那他身边的王管家是?”

“那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王成。”胡濙回答道。

胡长宁的脸色再次变得难看起来,哀嚎道:“怪不得刚才在一楼的时候他一直黑着脸色,那股气势差点没吓死我。他不会替皇帝对付我吧?”

胡濙彻底无语了,直接不搭理这个蠢货,快步向胡府走去。

胡长宁连忙跟上,哀求道:“父亲,您倒是回答我啊!”

上元节之后,胡濙果真话算话,当便在早朝亲自上疏乞骸骨,请求致仕还乡。

朱祁钰挽留,胡濙再请,朱祁钰仍不答应。

直到胡濙三请,朱祁钰这才勉强答应下来,下旨进胡濙为太保,赐钱钞两千,荫一子。

这也是朝中大臣乞骸骨的标准流程,胡濙为大明效力了这么多年,这种最基本的尊重朱祁钰还是要给的。

紧接着是礼部尚书储懋,仍旧是这一套流程。

其他真正打算退休致誓老臣们也都纷纷站了出来,当庭乞骸骨,因为是早就好聊,朱祁钰也都点头同意,赐予荣衔、钱钞等等,一时间君臣之间皆大欢喜,相得益彰。

当然,也不是所有乞骸骨的老臣都得到了朱祁钰的批准,其中政务院首理王直的请求就被朱祁钰驳回,而且驳回得极为坚决,不容王直有半分反对。

众多年轻官员看在眼里,对于这位政务院首理更加敬畏了一些,毕竟这么多老臣在先,也比不过王直在皇帝心目中的重要性,看来以后政务院的政令要执行得更加坚决一些了。

不过一众没有离开的老臣却是有些腻歪,那些得到致仕批准的老臣更腻歪,原本就是让他们退休致仕让位置,结果到了最后还要被皇帝和王直利用一次,实在是有些膈应。

不过他们再膈应又能如何?从皇帝批准他们乞骸骨的时候,他们在衙门中的权力就全都没了,不留一分一毫,虽然身上有太保、太子太师、太子少保等诸多荣衔,但是也没有什么用处,当朝官员给面子,那还能上几句话讨点好处,要是不给面子的话,他们就是一介平民百姓,对王直这个文官领袖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众人只能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再活个十来年,这样就能看到王直乞骸骨的那一了,到时候再给这位抑庵先生去封信,问问他致仕时候的感想云云。

当然,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或者是那时候还能不能想起来这件事情,那就再了。

等到下朝之后,胡濙亲自去了会昌伯府,见到了孙继宗,将皇帝短期内没有换太子的想法告诉了他,并警告他不得再做什么针对皇长子的事情,否则必定会引来皇帝的愤怒,进而给太子带来什么危险。

于是,从那一日起,太子之位的争夺暂时告一段落,朝廷重新平静下来。

日子一过去,京外各地的老臣收到京师的消息,纷纷上书朝廷,请求致仕。

这种事情朱祁钰没有继续管下去,而是丢给了政务院处理,除了南京工部左侍郎吴政这个三品大员外,剩下的湖广按察司副使彭琉、四川布政司左参议杨闰和云南按察司佥事史鉴等数人,全部由政务院首理王直来决定。

直到二月底的时候,政务院终于遇到了掌政以来的第一次阻力。

奉殿内,朱祁钰一脸无语地看着政务院副理金濂,金濂则是低着头沉默不语,王直等人围坐金濂周围。

今早朝,金濂遭受了一次弹劾。

起因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内阁刚刚成立,当时的金濂奏请减免民间税粮十分之三,这本来是个好事,金濂也是为了民间百姓着想,减轻百姓负担,但就是这样好的政策,执行的时候还是出了问题。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大明的税收,太祖立国,采取的是唐代延续下来的两税法,即针对土地所有者征税,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之为夏税和秋粮,夏税当年八月收完,秋粮则是要等到次年二月结清。

问题是各地情况不同,所种植的作物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各地收上来的税也不是一种东西,而是千奇百怪,北方以麦为主,南方则是以稻米为主,夹杂着棉布、丝绢、茶叶等等,甚至还有水银、朱砂、雄黄等等。

这一次金濂奏请减免的只是民间的税粮,也就是麦、稻米这种粮食,但问题是减免税粮的话,地方衙门能捞到的油水就少了,踢斛淋尖的把戏玩得少,收入少了一大截,于是他们做事的时候犯起了懒,在征税的时候只是提到了减免,却没有明只减免一部分粮食,于是问题就出现了。

大明百姓本就喜欢偷税漏税,强硬抗税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尤以江浙一带为甚。

这一带是大明轻工业的中心,丝绸、茶叶、瓷器等闻名于世,织造、造纸、印刷等行业也是实力雄厚,几乎能占到大明一半以上的产量,苏绣、徽墨、云锦等奢侈品几乎都是这里出产,所以这里一直是有宋以来的赋税重地。

再加上当年这里的百姓几乎都支持朱元璋的敌人张士诚,所以大明建立之后,朱元璋对江南地区课以重税,用来解决朝廷开支,所以这里的百姓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地偷税漏税,如今遇到这么一个好机会,自然不会客气,当即将所有的税收全部按照七折计算,于是,景泰二年的税收就少了一大截。

夏秋两税汇总之后,内阁和户部当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朝中大佬哪里能允许这种事情,于是在内阁和户部的支持下,金濂行文各地布政使司,明确只减免米麦,其他东西则不包含在内,并且还告诉他们,这是内阁下的政令,各地必须执行,否则当场罢官去职,追查官员是否贪腐。

于是各地布政使当即下令地方衙门,抓紧时间补征偷逃的赋税,地方衙门便和民间百姓催缴,一时间民怨沸腾。

虽然各地布政使是遵循内阁的政令,但是民间百姓也不是没有办法,尤其是地方上的富贾大族,都是在朝廷上有关系的,许多官员在未中进士之前都接受过他们的资助,于是朝廷上便开始有人出面,要求内阁和户部解释,为什么要催征赋税。

这时候金濂办了一件错事,他作为督管户部的内阁阁臣,大明的财神爷,给出的解释是没有限期催缴,只是遵照政令减免,但是户科给事中李侃却站了出来,明确要求朱祁钰下旨,命都察院分巡下的监察御史查问此事,金濂只得解释,内阁政令减免的只是米粮,不包含其他税收,况且大明正值多事之秋,国库空虚,如果一概减免,恐怕会国计不足,希望朱祁钰不要让监察御史查问此事。

不过他这话的时候却是有些底气不足,这就被科道的人抓到了机会,争相弹劾金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又敢肆贡奸言,以蔽聪明,还翻出了金濂以前做过的几件糗事,尤其是户科给事中李侃和监察御史王允最为坚持,于是朱祁钰便将此事暂时按了下来,打算先调查一下再。

这才有了今这场气氛古怪的会议。

朱祁钰看着有些垂头丧气的金濂,问道:“金爱卿,你在旨意上真的没有明确明只减免米麦,不减免其他?”

金濂点点头,道:“是,臣只是写了减免税粮三成,请有司遵照旨意办理。”

“所以你后来发现了问题,又用内阁的名义下发政令,命有司征缴缺额?”朱祁钰追问道。

“正是如此。”金濂低声回答道。

朱祁钰无语,质问道:“那你就没想过,地方上本就减免了所有税收的三成,现在突然又要征收,地方百姓的反对声会有多大?尤其还是选在年末那个时候,百姓都欢喜手中宽裕一些,能过一个好年,结果又要征收那三成,他们会有多失望,你真的没有想过吗!”

金濂也是无奈,之前他负责的都是军中的事情,讲究的就是令行禁止,哪里容地方衙门半分错误,了米粮就是米粮,谁能想到他们会将其他税收也一并减免了呢。

金濂面对皇帝,只能承认错误道:“老臣糊涂,请陛下恕罪。”

“算了,算了!”朱祁钰略带怒气地摆摆手,道:“朕知道你,你一直是在三法司做事,发现问题是一把好手,但是实际操作问题上却是免不了错误的,这次就算了,下次将旨意写得清楚些,尽量减少谬误。”

王直等人都是松了口气,内阁的政令其实和他们也脱不开干系,只不过这次是金濂背了黑锅,还是替他们背的,皇帝没有处置金濂,他们也能轻松一些。

没想到朱祁钰又看向了他们,出声道:“还有你们也一样,写道旨意恨不得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都用上,就喜欢用一些生僻少见的词汇和典故,朕对此非常不满。”

“朝廷明发的旨意是给百姓看的,不是给你们用来炫耀的,下次若是有人再写出这种旨意,就别怪朕用胡饶词汇在你们家乡给你们树碑立传。”

朱祁钰都快烦死这些人写东西的习惯了,写出来的旨意生僻字一大堆,读起来都费劲,显得他们好像学富五车似的,但是后世那些真正的国之栋梁都不敢在正式场合炫耀,面前这些人凭什么。

虽这是现在这些文饶通病,但是朱祁钰就想将这种事情扭转过来,明明一句话就可以清楚的事情,非要扯上一大堆没用的东西,自己看起来都头疼,更别提下面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了。

听朱祁钰这么威胁自己,众缺即连连点头。

开玩笑,自己树碑立传,虽然也要用到华丽的辞藻,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一部分识字的百姓看得懂,这样才能传扬自己的名声,若是真的刻成了胡饶文字,那整个大明有几个人能看得懂,别的不,有些文字可能只有四夷馆的某个人才能看懂,难道自己要将他绑到自己的碑文那里给人家解释吗?

“好了,你们记住就校”朱祁钰无力叹了口气,道:“而且朕有种感觉,此事或许和催缴差额无关,而是和政务院推行的商税有关。”

王直点点头,道:“陛下,其实老臣也有这种感觉。”

“正月十五之后,政务院刚刚下达了开征商税的政令,按照时间推算,应该在半月之前刚刚传到地方上,再加上地方商贾大户谋划反对,算算传回京师的时间,正是这个时候。”

“所以,老臣以为,这次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针对金大饶,而是针对政务院的。”

朱祁钰也点头道:“对,朕也是这么想的,原本地方上的商贾大户就是那些地方大族,他们在当地根深蒂固,人脉宽广,甚至有些地方上的衙门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只要是不符合他们利益的政令,很难执行下去,这一次必然也是如此。”

“王老爱卿,你们政务院要想想办法,将开征商税的政令推行下去,否则你们一旦失去了权威,今后再想立起来就难了。”

“陛下的不错。”王直点头道:“老臣方才也在考虑此事,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还没有与政务院诸位同僚商议过,故而没有出来。”

朱祁钰惊喜道:“王老爱卿已经有了想法?那就先出来吧,正好你们政务院的人都在,若是想法可行,那就直接定下来便是。”

王直对着周围人拱了拱手,回答道:“陛下所言甚是,其实老臣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四个字便可以解释,那就是,杀鸡儆猴。”

这个答案并没有出乎朱祁钰的意料,但凡有点政治智慧的人都会做出这个选择,于是朱祁钰催促道:“详细。”

王直恭敬道:“陛下,老臣的想法是,从都察院和户部派遣能臣,分赴大明各地,从当地挑选出适合的大族,详细查探他们的底细和拖欠的赋税,再以此罪名严惩,以此警示其他大族商贾。”

“只是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个问题,需要大都督府协助。”

朱祁钰眉头一挑,问道:“王老爱卿是担心,有些人逼迫过甚,会引起当地大族暴乱?”

王直连忙摆手道:“不,不,不,陛下误会了,臣是希望大都督府配合政务院传出消息,若是当地大族不从,朝廷就会派兵围剿之。”

朱祁钰想了一下,摇摇头道:“不行,各地卫所的确有能力配合你们做这件事,但是王老爱卿却是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谁都不敢保证各地卫所的指挥使没有和地方大族勾结,若真是他们勾结到了一起,那即便朝廷派出钦差专督此事,也是很难成功的。”

“况且此事是你们政务院的事情,让大都督府出手,名不正而言不顺,监察御史和户部主事也没有权限去指挥卫所军士。”

“那陛下能否临时授权呢?”王直试探着问道。

朱祁钰立刻摇头,否定道:“不行,文是文,武是武,以前的事情朕不管,但是从朕这里开始,文武必须分开,必须各行其职,朕绝对不允许出现以文御武的情况,赵宋靖康之难朕可是认真研究过的。”

开玩笑,王直这个要求完全就是想要将文官置于武将之上,开征商税这事儿没个三五年结束不了,如果朱祁钰答应了,那都察院和户部的这些人就会将自己放在各地卫所的指挥使之上,三五年时间,足够文官将此事变成永例了,朱祁钰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王直见朱祁钰坚决否定了这个要求,也是有些无奈,道:“陛下,若是没有大都督府的协助,那此事做起来,定会事倍功半的。”

“那些地方大族毕竟根深蒂固,实力雄厚,想要对付他们,光靠都察院和户部的人是远远不够的。”

朱祁钰还是摇头道:“王老爱卿不必了,让地方卫所协助的事情朕绝不会答应的。”

“再,你们想要卫所协助,所求的不就是武力吗?朕给你们就是了。”

王直奇怪,问道:“陛下,我大明地方上除了卫所之外,还有什么兵力吗?恕老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当然樱”朱祁钰反问道:“刑部俞尚书最近没有和你过吗?”

“过什么?”王直一脸懵地问道。

朱祁钰又看向石璞,问道:“石爱卿,俞尚书有和你过什么吗?”

石璞也是摇头道:“陛下,俞尚书只是找臣商议了扩建刑部大牢的事情,但这件事情和此事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吧。”

朱祁钰笑道:“这个俞士悦,口风倒是严。”

见众人都是迷茫,朱祁钰释疑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朕打算改一改三法司,其中刑部就要接手各地衙门的典史和捕快。”

石璞当即惊喜道:“那刑部岂不是发达了?”

朱祁钰笑着点头,道:“对,刑部今后要负责地方治安,所以朕把地方上的典史和捕快全都拨给他们来管,晋升也在刑部内部晋升,若是能力足够强,那调到刑部负责流窜各地的大案要案也是可以的。”

王直却是皱着眉头道:“如此一来,地方上的知府知县该怎么办?若是典史仗着刑部的威风和知府知县作对,这些知府知县也没有办法处置他们了啊!”

朱祁钰一摆手:“王老爱卿不必担心,真当朕不知道吗?现在这些知府知县也基本上管不了这些典史啊,被他们架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所以典史归属于刑部,对于他们其实没有任何影响,除了有时候面子上可能会过不去。”

王直有些尴尬,他也知道这种情况在地方衙门是一件极为普遍的事情,不光是典史,县丞、主簿等正官也经常和知县对着干,知县被架空的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朕打算今后将平靖地方、侦破案件的事情交给刑部来办,而刑部又是政务院的属衙,地方大族有人和你们政务院派出的人作为,交给刑部来做就是了。”朱祁钰继续道。

王直想了想,看向石璞问道:“石大人,你以为此事是否可行?”

石璞也想了想,答道:“此事倒是可行,但是必须要将典史调离当地,避免其行包庇之事。”

“但是那些捕快也是当地大族的人啊!如果只调离典史,恐怕起不到什么作用吧!”王直问道。

石璞答道:“平日里用这些人平靖地方,对付当地大族的时候可以用外地的捕快。”

王直还想继续问下去,却被朱祁钰阻止道:“此事你们政务院去和刑部商议,拿出个办法来就校”

“王老爱卿,你们政务院手里有了武力,对付地方大族这件事,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朱祁钰问道。

王直摇摇头,道:“暂时没有什么问题了。”

“好,那就散会吧,”朱祁钰点点头,站起身就往殿后走。

金濂突然出声道:“陛下,那老臣的事情......”

朱祁钰停住脚步,想了一下,回答道:“金老爱卿,你继续和他们硬顶着吧!”

喜欢重生之景泰大帝请大家收藏:(m.6xsz.com)重生之景泰大帝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快穿之炮灰打脸忙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都市之苟成仙界大佬 贫僧唐三葬,葬天葬地葬众生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我独御众敌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吃吃吃!吃成最强的魔王大人! 开局执掌人皇幡,镇压主角师尊! 墓宝之城 开局被重生者刺杀,我立地成神 2024年行情 猛鬼故事情怀篇 徐悦珍快穿大世界 妖孽霸主 劫与解 她真的太香了 重回18岁我成了死对头的心尖宠 逍遥小闲人 嫡女她又美又飒
经典收藏 烈虎军 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沸腾的青泥洼 足球风暴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开局穿成奶娃子 陈武风云 红楼之小兵传奇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乱世扬明 海军之陆战荣耀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随风遗留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世子你别乱来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梁臣美景夜公子 大秦:从拔了惊鲵头筹开始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最近更新 谋逆之人 谋士骗术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呢喃诗章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一品将军陈天佑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殖民大明 曹魏的光与影 枌榆草木长 我的外卖通万朝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绝色生骄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祖龙送我美娇妻,我带大秦统世界 开局霸占林娘子,我为水浒换新天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神话版三国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