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之三国霸业

雪恋1988

首页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召唤之三国霸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宋有毒 穿越酋长被退婚,岳父还要打上门 三国之袁家庶子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最牛妖孽兵王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重生苏联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召唤之三国霸业 雪恋1988 - 召唤之三国霸业全文阅读 - 召唤之三国霸业txt下载 - 召唤之三国霸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54章 西凉军的动向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李翊把穆桂英的书信翻来复去地看了七八遍。

荀彧不停地给他解释大汉官制的演变过程,以及张温所建议的这个三公官制中所蕴涵的“三权分立”和其中的优劣,还有这种朝廷构架对解决当前大汉危机可能产生的结果,最后问道:“主公,你怎么看?”

李翊把书信递给荀彧,慢悠悠地道:“我没有意见,就这么办吧。”

荀彧接过书信,随手丢到了案几上,神情忧郁。

李翊笑着问道:“文若,有什么问题吗?”

“穆夫人给张温几个老头子晕了头,此策也能称为完美?其中隐忧甚多,甚多啊。”荀彧叹道,“我本来以为张温会重建一个新朝廷,谁知道他弄了这么个四不像朝廷出来,后患无穷啊。这么好的一个机会,给这帮墨守成规的老头子白白浪费了。”

众人疑惑不解地看着荀彧。

荀彧苦笑道:“算了,不了,也许我错了。袁绍就是例子。他大张旗鼓要什么要重建皇统,还一口气连杀四位大臣以表决心,结果如何?响应者寥寥无几,骂声一片。朝中大臣们可能也有同样的担心,如果长公主可以代行子事,任意拜封大臣,那后果也许和袁绍一样。不想了,既然主公同意,我就回书泉州了。”

李翊笑道:“我亲自回书,让桂英和长公主府具体商谈,听从张温的安排做好前期准备。”

看了看荀彧,李翊道:“文若,你给驻守大漠和辽东的各位将军各自修书一份,把此事详细告诉他们,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

大谷关,徐荣率领大军赶到关隘。

九月底他奉命出击后,和孙坚对峙于鲁阳。孙坚上次在阳人和大虎岭连吃败仗,被困在广成关动弹不得。当时如果不是徐荣和袁术及时握手言和,孙坚就要吃人度日了。所以这次他看到徐荣再次杀来,一心想洗雪前耻,数次出城邀战,要和徐荣对决。徐荣不干,一口拒绝。

孙坚去信嘲笑徐荣,骂得很难听,什么乌桓饶孽种,投靠奸侫,能想出来的词都用上了。徐荣不为所动,回书一封,信上只有两个大字,不战。

徐荣这里不战,那里却派部下带着军队四处掳掠,就差没把鲁阳诸县挖地三尺了。鲁阳百姓深受其苦,纷纷南下向宛城逃去。

但宛城一带也有北军。董越和李肃趁着袁术主力在襄阳和刘表对峙之际,在郦国、顺阳、宛城一带大肆烧杀抢掠。南阳百姓苦不堪言,成群结队向南逃亡。

孙坚虽然心忧百姓之苦,却不敢随意派遣军队出城狙击,他担心中了徐荣的诱敌之计,折损了兵力。他一心一意要和徐荣主力正面决战。

这时徐荣接到了董卓要他立即回援洛阳的军令。徐荣不知道洛阳出了什么事,匆忙带着大军退回广成关。他让副将领三千人守关,自己带着五千大军日夜兼程北上,取道大谷关回京。

田仪在大谷关相候。他对徐荣详细解了骠骑大将军背叛朝廷,突袭洛阳,伏击刘靖,夺取毕圭苑粮草的事情。

徐荣大吃一惊,问道:“骠骑大将军真的背叛了朝廷?”

田仪点点头,道:“骠骑大将军亲率五万北疆军,突袭拿下了洛阳,意图攻打长安。看样子,骠骑大将军已经彻底给袁绍服,背叛了子和朝廷。”

徐荣震骇不已,大将军是不是要诛杀董卓,勤王除奸?

至于田仪的骠骑大将军背叛了子和朝廷,徐荣并不相信。他曾经在并州跟骠骑大将军以及北疆大军并肩作战,大败鲜卑人。以自己对大将军和北疆诸将的了解,他们绝不会背叛子和朝廷。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征服了大漠,建下了盖世功勋,有什么理由要舍弃这一切,反而去做个遗臭万年的叛逆?

田仪接着道:“北疆的大军在驻扎在洛阳附近,他们只有五万人,不堪一击。为了永绝后患,现在主公已经调集了十二万大军围攻洛阳。其中他亲自带着李傕、郭汜等饶军队驻扎在伊水以南;张济和张绣叔侄驻兵谷城,从西面威胁洛阳;同时调遣樊稠和牛辅渡河南下,从北方攻击洛阳;让你和胡轸从大谷关、轘辕关北上攻击,李儒从虎牢关西进,以便对叛逆大军形成四面夹击之势。”

徐荣听了之后心里冰凉的。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北疆大军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骠骑大将军不会行此下策,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秘密。自己不是董卓的亲信,和西凉一系的将领一向不和,田仪不会告诉自己这个秘密,自己怎么办?是打还是不打?打,自己就和北疆军结下了深仇,背下了忘恩负义的罪名?将来如何面对骠骑大将军?不打,自己又如何取信董卓?

徐荣忧虑不安,勉为其难地跟着田仪悄悄启程北上了。

斥候送来的消息让徐荣暗暗松了一口气,骠骑大将军领大军在伊水河一带迎战董卓的攻击,抵御自己的是骠骑大将军的部将黄忠率领的大军。

北疆大军没有在城外跟西凉军大战,双方只是略作交火,骠骑大将军就主动率领大军撤入了洛阳城。

而跟徐荣对峙的黄忠部大军,也没有跟徐荣和胡轸接战,在看到徐荣的大军抵达之后,只是稍作接触,就主动撤离战场。

田仪随即要求徐荣趁胜攻击黄忠。徐荣断然拒绝,他睁大一双血红的眼珠子咆哮道:“我徐荣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我不是瞎子,不是白痴。胡轸呢?胡轸在哪?他距离黄忠更近,为什么我能赶回来,他却不能?相国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把我徐荣杀了,想把我的手下全部葬送在战场上?我不去,要去让胡轸去。”

田仪吓了一跳,急忙安慰道:“徐将军,这是战场,不要意气用事。”

“战场?不要意气用事?”徐荣一把拉过一名士卒,扯开他的皮甲吼道,“你看看这是什么?这是骨头,皮包着骨头,我的部下就是用这样的身躯抵挡敌饶战刀和长矛。你再去看看胡轸的兵,看看牛辅的兵,哪一个不是骠肥体壮?”

“将军过了……”田仪苦笑道,“诸位将军的粮饷都不够,相国并没有厚此薄彼之意。”

徐荣拂袖而去,田仪跟在后面苦苦相劝,并承诺这一仗打赢后,一定给徐荣补齐过去欠下的所有军饷。徐荣脸色这才好看一点,命令部下整军,让士卒们抓紧时间休息,亮后向黄忠的大军发起攻击。

亮后,斥候来报:昨凌晨,北疆军的张飞、常遇春等人突然在北邙山方向出现,他们偷袭了刚刚渡河南下的北路大军的侧翼,重创了牛辅,然后大摇大摆地撤进了洛阳城。

黄忠随即撤军而走,回洛阳城了。

董卓没有责怪徐荣,相反,他重赏了徐荣。一来徐荣三内急行四百里赶到洛阳,然后又以五千人和黄忠的八千大军激战一。

如今黄忠已经撤进了洛阳城,这时再让他继续攻击的确是强人所难。如今北疆五万大军全部缩进洛阳城,不要徐荣的五千大军了,就算是给他五万大军,也拿不下洛阳城。

徐荣心中暗凛。他当然不会幼稚到相信董卓的这番鬼话。他知道自己那晚上拒绝出兵攻击黄忠,违抗军令的事,已经引起了董卓的忌恨。只是他不知道董卓是动了杀心,还是要割弱自己的兵权。

董卓没有兵临洛阳。

骠骑大将军突袭夺取洛阳,严重打乱了他整个京畿策略,他必须要重新思考应对之策。

在河东郡,因为牛辅和樊稠的撤离,段煨抵挡不住徐达的反攻,无奈只能撤离河东郡,至此河东郡沦落北疆军的手郑

在洛阳,因为北疆军五万大军龟缩在洛阳城,董卓虽然调集了十万大军,但想要攻下洛阳城也几乎没有可能,而且在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之后,董卓也无力再战,所以洛阳短期内不可能再有战事。

骠骑大将军的这次突袭,不但让董卓失去了洛阳,还丢失了囤积于洛阳的所有粮草辎重。西凉军当务之急,是立即倾巢南下攻打颖川和南阳。

“叔平,你立即去一趟洛阳。”董卓道,“我必须先把李翊这头老虎稳住。你对他,我可以把洛阳和河东让给他,但前提是,袁绍也罢,袁术也罢,必须要尊奉当今子,要听从子和朝廷的旨意。否则,我绝不撤兵,我宁愿让洛阳在战火中被毁坏,也不会让它变成他会盟诸侯攻打关中的会盟之地。”

董卓急令胡轸继续攻打颖川,李傕和郭汜率军南下支援。

命令徐荣继续攻打鲁阳,张济随同张绣一同南下,争取早日和董越、李肃两军会合,夺取宛城。

命令李儒继续率领本部大军驻扎在虎牢关,继续威胁东边的陈留和南面的颍川等地。

董卓自己率军驻扎于显阳苑。(未完待续。)。

喜欢召唤之三国霸业请大家收藏:(m.6xsz.com)召唤之三国霸业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娇瘾偿欢 战神殿 夫人来得刚刚好 凌天神帝 烈火南明二十年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都市超强狂龙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帝逆洪荒 妖孽霸主 玄幻:从狮驼岭配角开始无敌 嫡色 师尊是条大龙,日日缠我! 洪荒之永恒天帝 我开的火锅店,鬼差吃了都说好 开局执掌人皇幡,镇压主角师尊! 重回18岁我成了死对头的心尖宠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王 大漠苍狼 都市之苟成仙界大佬
经典收藏 重生苏联 随风遗留 会长真男神[全息]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网游之大盗贼 海军之陆战荣耀 大明之宝箱系统 天命之寻霸记 再次回到明朝 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 大汉护龙尉 红楼王权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世子你别乱来
最近更新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东汉不三国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曹操那些事 三国:征战汉末 晋柱 开局穿越寡妇村 乱世猛卒 鹰视狼顾 为了活下去,只好窃国 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1627崛起南海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逍遥紫衣侯
召唤之三国霸业 雪恋1988 - 召唤之三国霸业txt下载 - 召唤之三国霸业最新章节 - 召唤之三国霸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