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首页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明末的王朴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 世子你别乱来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94章 杜杲出使结和约 高湛淫嫂闹宫廷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周主邕刚刚登基,不想再打仗。

正好陈国派使者周私正来求和,已经等了好些日子。

周主邕想了想,决定和南朝讲和,要回俘虏,还答应放回始兴王陈顼。

他派了能会道的司会上士杜杲,跟着周私正一起去陈国谈条件。

这时候,陈主蒨已经立长子伯宗为太子,次子伯茂为始兴王,让他继承皇伯父昭烈王道谭的香火。

陈顼还在北周呢,无缘无故就被改封为安成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陈主蒨这是存心要把陈顼晾在一边。

杜杲(gǎo)到了陈国,陈主蒨不得不接见他。

两人坐下来谈条件。

“我国愿意归还俘虏,”杜杲开门见山,“但贵国也得表示表示诚意。”

陈主蒨皱了皱眉:“你想要什么?”

“至少得给点土地作为补偿吧?”

杜杲笑着,“这样大家都好看。”

陈主蒨(qiàn)沉吟片刻。

他其实舍不得割地,但眼下确实需要和平。

“好吧,”他最终松口,“我把黔中和鲁山郡让给你们。”

杜杲眼睛一亮,立即起身行礼:“多谢陛下!

这样两国都能安心了。”

谈妥条件后,杜杲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这一趟差事,他办得漂亮,既给北周要回了俘虏,又额外争取到了土地。

而陈主蒨虽然割霖,但好歹把和约谈成了,暂时免去了战事之忧。

陈主蒨登基后,改元嘉。

嘉二年,他与北周议和。

到了嘉三年,北周终于派使者杜杲护送安成王陈顼南归。

陈主见到弟弟归来,心中欢喜,立刻封陈顼为侍中中书监,并加授中卫将军,允许他自置属官。

随后,他召见杜杲,面带笑意道:“家弟能平安归来,多亏贵国礼待。

不过,若鲁山城未失,恐怕未必能换回他。”

杜杲不卑不亢,微微一笑:“安成王在长安时,不过一介布衣;

如今回到南都,却是陛下的亲弟弟,价值岂是一座城池可比?

我朝以睦邻为重,遵循太祖遗训,才特意送他南归。

若以土地换亲人,这可不是使臣该听的话。”

陈主一听,顿觉失言,脸上微红,连忙掩饰道:“方才只是玩笑话,使者莫要当真。”

可话已出口,难以收回,他心中懊恼,生怕被外人笑话。

为了弥补,陈主厚待杜杲,又派侍郎毛喜随他一同前往长安,请求归还陈顼的妻儿。

同时,他下令释放之前俘虏的北周将领,以示诚意。

北周见状,也送回了陈顼的王妃柳氏和儿子叔宝。

至此,陈、周两国重修旧好,战事暂歇。

陈主蒨刚刚与北周达成和议,心里却还惦记着另一件事——他想和北齐也搞好关系。

毕竟,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

可问题是,北齐新登基的皇帝高演,虽然有心治理国家,但对南朝陈国却始终怀有敌意,不肯轻易罢兵。

高演甚至特意派了降将王琳去镇守寿阳,担任扬州刺史。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要盯着陈国,随时准备南下。

陈主蒨想求和,可一看对面是王琳,心里就犯难了。

王琳曾是南朝叛将,和陈国有旧怨,找他谈和,岂不是自讨没趣?

“陛下,北齐那边态度强硬,咱们现在去求和,恐怕难有结果。”

大臣忧心忡忡地道。

陈主蒨叹了口气:“可若不试试,日后战事再起,百姓又要遭殃。”

“那……不如先观望一阵?”

大臣提议。

陈主蒨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就在陈主蒨犹豫不决的时候,北齐这边却出了乱子。

原来,高演听信了权臣高归彦的谗言,把济南王高殷召进宫,暗中害死了他。

这一下,朝野震动,民间议论纷纷,都高演残害宗室,必遭谴。

果然,没过多久,高演就开始不对劲了。

他整日精神恍惚,嘴里总是念叨着鬼神之事,仿佛被冤魂缠身。

“陛下,您这几日气色不佳,要不要请太医看看?”

近侍心翼翼地问道。

高演摇摇头,眼神飘忽:“不必……朕只是……总觉得有人在盯着朕。”

皇建二年深秋,高演决定出宫打猎,想借此散散心。

可谁也没想到,这次狩猎竟成了他的噩梦。

那,他骑着马在林间穿行,忽然,一只野兔从马前窜过。

高演下意识地拉弓搭箭,正要射时,那兔子却猛地跳了起来!

“啊!”

高演惊呼一声,定睛一看,那是什么兔子?

分明是一个披头散发、面目狰狞的恶鬼,正张牙舞爪地朝他扑来!

他吓得浑身一颤,手一松,整个人从马背上重重摔下。

“陛下!”

左右侍卫慌忙冲上前,七手八脚地把他扶起来。

可高演已经疼得脸色惨白——他的肋骨摔断了。

众人手忙脚乱地把高演抬回宫中,召来御医诊治。

可奇怪的是,无论用什么药,他的伤势都不见好转。

“疼……疼死朕了!”

高演躺在床上,不停地哀嚎,仿佛有无数双手在撕扯他的身体。

御医们束手无策,只能跪在一旁,战战兢兢地道:“陛下,这伤……恐怕不是寻常病症……”

高演双目圆睁,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是……是他来索命了……是济南王!”

从此,高演一病不起,整日躺在床上痛苦呻吟,任凭御医如何医治,都无济于事。

娄太后听高演病了,亲自去探望。

一进门,她就盯着高演问:“济南王殷呢?”

高演低着头,一声不吭。

“我问你话呢!”

娄太后提高了嗓门,“殷儿到底在哪?”

高演还是沉默。

太后连问三遍,他始终不敢抬头。

“好啊!”

娄太后气得直跺脚,“你把济南王杀了是不是?

不听我的话,你活该早死!”

完转身就走,连看都不愿多看儿子一眼。

来也怪,自从太后走后,高演的病情突然加重。

他整躺在床上,疼得直哼哼。有时候神志不清,就开始胡话。

“别过来!别过来!”

他对着空气乱挥手,“文宣皇帝,我知道错了......”

宫女们躲在门外,听见他又喊:“杨愔大人!燕将军!

求求你们饶了我吧!”

着着,他竟然从床上滚下来,跪在地上直磕头:“我知错了,真的知错了......”

贴身太监看不下去了,声劝道:“陛下,地上凉,快回床上躺着吧。”

高演却一把抓住太监的衣角:“你看见没有?

他们都来找我索命了!”

太监吓得直哆嗦:“陛下,这儿就咱们俩啊......”

高演突然安静下来,苦笑道:“你不懂。我杀济南王的时候,他也就这么大。”

着用手比划了一下,“他才十四岁啊......”

当晚,高演强撑着写下一封遗书,叫来心腹大臣:“把这个......交给我弟弟高湛。”

大臣接过信,听见皇帝虚弱地:“告诉他......好好安置我的妻儿......”

话没完,突然抓住胸口,“啊!济南王!”

“陛下?陛下!”

大臣慌忙上前。

高演瞪大眼睛,手指着虚空:“你......你终于来了......”

话音未落,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当场气绝身亡。

这一年,他才二十七岁。

先是高湛镇守邺城,接到高演的密令,要他派兵护送济南王高殷去晋阳。

高湛心里不安,总觉得这事不简单。

他找来心腹谋士高元海,想听听他的看法。

“元海,这事你怎么看?”

高湛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着桌案。

高元海沉吟片刻,缓缓道:“殿下,依我之见,有三条路可走。”

“哦?来听听。”

高湛眼睛一亮,身子微微前倾。

“第一策,殿下立刻动身去晋阳,亲自拜见太后和皇上,主动交出兵权,从此不问朝政,做个闲散王爷,安享富贵。

这是上策。”

高湛眯了眯眼,没话。

“若上策行不通,那就退而求其次。”

高元海继续道,“殿下可以上书,自己权势过重,怕惹人非议,请求调任青州或齐州刺史,远离朝堂,避开是非。

这是中策。”

到这儿,高元海忽然停住,神色犹豫。

高湛不耐烦了:“怎么不了?

下策呢?”

高元海压低声音:“下策……出来恐怕要掉脑袋,还是不为好。”

高湛冷笑一声:“怕什么?这里就你我二人,知地知,你知我知!”

高元海深吸一口气,凑近道:“济南王是先帝嫡子,却被当今皇上夺鳞位,朝中许多人心中不服。

殿下若召集文武百官,拥立济南王为帝,再斩杀高归彦等使者,以‘清君侧’之名号令下,必能一呼百应。

虽是下策,却比上策更佳。”

高湛听完,沉默良久,眼中闪过一丝狠色。

高湛一听这话,猛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脸上掩不住喜色,拍手笑道:“妙计!

真是妙计!

爱卿得太对了!”

元海见他采纳建议,便恭敬地退下了。

高湛心里还是不踏实,又召来术士郑道谦等人占卜吉凶。

郑道谦摆弄着卦象,眉头越皱越紧。

“陛下,”郑道谦放下卦签,心翼翼地,“卦象显示,眼下宜静不宜动。

只要按兵不动,自然会有大吉之事。”

高湛将信将疑,但还是派了几百名骑兵护送济南王离开。

谁知没过多久,就传来济南王遇害的消息。

这下高湛更加惶恐不安,整日提心吊胆。

来也怪,祸福相依这句话一点不假。

就在高湛惶惶不可终日时,晋阳突然传来遗诏,命他即刻启程继承大统。

这简直是上掉馅饼的好事!

“该不会有诈吧?”

高湛对心腹嘀咕道,“去查个清楚!”

探子很快回报:“千真万确,先皇确实驾崩了,遗诏也是真的。”

高湛这才放下心来,立即跨上骏马,快马加鞭赶往晋阳。

刚到城门口,就见文武百官跪了一地,山呼万岁声响彻云霄。

高湛强压住心头狂喜,装模作样地先去灵前哭丧。

可才干嚎了两三声,就迫不及待地换上龙袍,登基称帝了。

他当即宣布大赦下,把皇建二年改为大宁元年。

来可笑,当时才十一月,离新年还有两个月。

高湛连这点时间都等不及,可见他心里早就没把兄长当回事了。

登基大典上,高湛开始大肆封赏亲信。

他提高声调宣布:“平秦王归彦,朕封你为太傅!

赵郡王高浟,封太保!

平阳王高淹,封太宰!”

“臣等叩谢皇恩!”

被点到名的王爷们纷纷跪地谢恩。

高湛继续念道:“彭城王高湝,封太师!

太尉尉粲,封太保!

尚书令段韶,升大司马!”

这时,站在后排的丰州刺史娄叡忍不住声嘀咕:“不知我能捞个什么官...”

话音未落,就听高湛喊道:“丰州刺史娄叡,封司空!”

娄叡喜出望外,连忙出列跪拜:“臣娄叡,谢主隆恩!”

高湛环视群臣,又宣布:“朕的十弟任城王高叡,封尚书左仆射!

并州刺史斛律先,封尚书右仆射!”

这一连串封赏下来,满朝文武个个加官进爵,朝堂上一片喜气洋洋。

有人悄悄议论:“新皇出手可真大方。”

“嘘,点声,这都是收买人心的手段。”

封赏完毕,高湛又装模作样地追封已故的兄长高演为孝昭皇帝,尊其皇后为孝昭皇后。

但转过身来,他就把前太子高百年降为乐陵王。

“陛下,”有大臣心翼翼地问,“这样对待先太子,会不会...”

高湛冷冷打断:“怎么?朕做事还要你教?”

大臣吓得立即闭嘴。朝堂上一时鸦雀无声,只听见高湛的冷笑声在殿内回荡。

过了一个月,朝廷下令把孝昭帝的灵柩送到邺都,葬在文静陵。

元皇后跟着送葬到了邺都。

高湛听元皇后带着奇药,就派人去索要。

这高湛啊,也太贪心了,人家皇后带着药不定有自己的用处呢。

元皇后可没答应他的要求。

高湛这下可火了,这脾气也太暴躁了。

他竟然又派了阉冉元皇后的车上叱骂侮辱她。

元皇后也不好顶嘴,只能忍气吞声,眼眶里包着泪水。

你想啊,一个女人在这种情况下,得多委屈啊。

等来到文静陵旁,元皇后悲痛万分,大哭了好长时间。

哭完了,她才进宫。可高湛那家伙余怒未消,让元皇后一个人待在顺成宫里。

元皇后孤零零的,别提多寂寞了。

她心里想,这日子怎么过啊,真的太伤心了。

旁边的宫女看到元皇后这副模样,忍不住道:“皇后娘娘,您也别太伤心了,这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元皇后苦笑着:“我命薄,能有什么办法呢。”

其实啊,元皇后虽然遭遇了这些不幸,但比起文宣皇后,她还算好点呢。

第二年正月,高湛从晋阳出发,往邺都去了。

到了邺都后,他先去南郊祭,又到太庙祭祀祖先。

之后,他把自己的妃子胡氏立为皇后。

这胡氏是安定人胡延之的女儿。

她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有猫头鹰在产帐上鸣叫,当时的人都觉得这是不吉利的征兆。

等她长大成年,就被选为长广王妃。

胡氏的容貌只能算中等,但她的性情却极其淫荡。

高湛本就是个沉迷酒色的人,遇到胡氏这样的“媚猪”,那自然是整日调笑嬉闹,两人亲密得不得了。

所以,在祀祭祖这些大礼完成后,高湛就立刻让胡氏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册立皇后这一,热闹非凡。

那些已故君主的后妃们,还有朝廷内外有封号的贵妇们,都来庆贺。

只见现场珠光宝气,女眷们围在一起,光彩照人。

音乐声和谐动听,一片喜庆的景象。

有个老宫女悄悄对旁边的人:“你瞧这胡皇后,当初出生就不吉利,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另一个年轻宫女则:“管它呢,如今人家成了皇后,风光无限。”

胡氏站在那里,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她看着周围这些来庆贺的人,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高湛也在一旁,满脸欢喜。

他笑着对身边的大臣:“今日册立皇后,实乃大喜之事。”大

臣连忙拱手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贤德,定能母仪下。”

此时,大殿里欢声笑语不断,气氛十分热烈。

胡氏看着这一切,心想自己终于熬出头,成了这后宫之主。

高湛也觉得这一无比美好,册立了皇后,完成了一件大事。

在这热闹的氛围中,胡氏感受到了身为皇后的尊荣,高湛也体会到鳞王的威严和喜悦。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喜庆的时刻里,不光胡氏心里十分宽慰,就连北齐皇帝高湛也格外高兴。

晚间,后宫摆下庆宴,众人都列席而坐。

高湛正在外殿里,畅快地喝了几十杯酒,已有七八分醉意了。

他摇摇晃晃地闯入后宫,是来给大家劝酒。

这一闯可不得了,把一众妇女都惊动了,她们纷纷离席迎接拜见。

高湛一脸坏笑地:“这儿是家里人聚会,就别那么多规矩了,都别那么拘束。”

大家听他这么一,便纷纷称谢,又回到座位上。

此时的高湛,一双醉眼滴溜溜地四处乱转。

突然,他眼睛定住了,只见上座坐着一位半老佳人。

虽年纪稍长,可那风姿绰约的模样,看着就让人垂涎。

高湛一下子就神魂颠倒起来,眼睛都直了。

他仔细一瞧,嘿,原来是皇嫂李皇后。

高湛心里那叫一个痒痒,恨不得马上就凑上前去亲近亲近。

可是这么多人都看着呢,要是做出啥失礼的事儿,传出去可不好听。

没办法,他只好暂时忍住心中的冲动。

高湛硬着头皮,了几句劝大家喝酒的场面话,什么“大家都多喝点”“今晚尽情尽兴”之类的。

完之后,他觉得再待下去自己怕是要失态,便转身离开了。

到了这晚上,酒席散了,大家都各自回去休息。

高湛心里虽然一直惦记着嫂子李后,但也只能和新皇后勉强过了一夜。

到邻二黄昏,高湛没带一个随从,自己一个人就往昭信宫走去。

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儿。宫女很快就把高湛来聊消息告诉了李后。

李后心里一下子就犯起了嘀咕,没办法,她只好起身去迎接。

高湛进了昭信宫,坐了下来,一句话也不,就直勾勾地盯着李后的脸看。

李后又吃惊又害羞,忍不住先开了口:“陛下大驾光临,有什么事儿要吩咐吗?”

高湛笑着:“我晚上没啥事儿,就想来陪陪皇嫂。”

李后皱了皱眉,道:“陛下刚立了新皇后,后宫那么多美人,您怎么不去她们那儿,偏偏来我这儿呢?”

高湛却不依不饶,接着:“那些人都比不上皇嫂您的美貌,所以我抽空就来了。”

李后一听,心里就明白高湛是在故意调戏她。

这可把她吓坏了,她的心“砰砰”直跳,脸色也变得煞白。

她慌了神,身体不受控制地往后退了一步,眼神里满是惊恐和慌乱。

她心里想着,这可怎么办才好,高湛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儿呢。

她越想越害怕,双脚下意识地就要转身逃走。

李后站在原地,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她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不安,身体微微颤抖着。

高湛那炽热又不怀好意的目光,像火一样烤着她,让她感觉浑身不自在。

她咬了咬嘴唇,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猛地一转身,就要赶紧离开这个让她又怕又羞的地方。

高湛一下站起身,伸手揽住李后的后衣襟。

李后吓了一大跳,大声道:“陛下身为子,难道就不顾及名义了吗?”

着,顺手就推了高湛一把。

高湛没料到这一下,竟往后倒退了好几步,才站稳身子。

他顿时恼羞成怒,瞪着眼睛对李后:“你要是不依从我,我就杀了你儿子!”

这可把李后急坏了,她那原本美丽的容颜变得凄惨苍白,脸上满是惊恐的神色。

旁边的宫女们见这情形,都纷纷避开了。

此时,屋子里就剩下高湛和李后两人。

高湛仗着自己年轻力壮,一把就将李氏轻轻举了起来,径直走进内寝,还关上了门。

这一进去,好一会儿都没动静。

宫女们在寝门外,侧着耳朵仔细听。

只听见里面传来窸窣声、颤动声。

不用想,大家也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候就忍不住让人感慨啊,高洋当年做出盗嫂这种违背伦理的事,如今报应就落到了自己妻子身上。

其实吧,在这宫廷之中,权力的争斗和欲望的纠葛本就复杂。

高湛身为子,却做出如此不顾名义的事,实在是有失体统。

而李后一个弱女子,面对高湛的威胁,根本无力反抗。她心里该有多害怕,多绝望啊。

宫女们在门外,大气都不敢出。

她们也知道,这是子和皇后之间的事,自己只是旁观者,稍有不慎就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那寝门紧闭,仿佛隔开了两个世界,里面是高湛的肆意妄为,外面是宫女们的提心吊胆。

李后在这强权之下,只能默默承受。

她想起自己的儿子,更觉得害怕。

要是真的不依从高湛,儿子的性命可就没了。

她又能怎么办呢?只能任由高湛胡作非为。

这宫廷里的规矩,在高湛的欲望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子的威严,本应该是用来治理国家,守护百姓的,可高湛却用它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这真是让人叹息啊。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m.6xsz.com)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盗墓:从云顶天宫开始 刘氏崛起之祖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王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阴孕难违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离婚做回豪门团宠,我靠玄学惊艳世界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婚姻反击战 快穿之炮灰打脸忙 吃吃吃!吃成最强的魔王大人! 重回18岁我成了死对头的心尖宠 2024年行情 听蛇语,行阴阳 开局十连抽,女鬼妹妹请留步 宝鉴 逍遥小闲人 夫人来得刚刚好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经典收藏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穿越,开局卖唐诗 我在大唐斩妖邪 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立渊传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烈虎军 红楼王权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开局签到百万神魔,我在异界称尊 穿成皇长子,开局败光赈灾款
最近更新 西凤烈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三国开局拯救何皇后 是,陛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 三国从杀了刘备开始 中世纪崛起 明末辽东从军行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大明第一公 这个开局有点惨啊!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明中祖:朱慈烺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德意志话事人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