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改大明朝

羞涩道士

首页 >> 爆改大明朝 >> 爆改大明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最牛妖孽兵王 三国之袁家庶子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 重生苏联 工业中华 明末的王朴
爆改大明朝 羞涩道士 - 爆改大明朝全文阅读 - 爆改大明朝txt下载 - 爆改大明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四百一十二章 让东瀛人衰虚弱下去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会做这种事,詹闶不会给任何人解释。毕竟他对东瀛的仇恨源头,根本就是不能的秘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有个嗜杀狂魔的名头在,至少对于国内的名教和某些群体来,还能进一步累加震慑作用。

一行人进入大明军营,最紧要的就是宣读圣旨。第一道圣旨,表扬大明第一舰队的剿寇成绩,并许诺事后封赏;第二道圣旨,表扬和肯定大明第一舰队司令员,剿寇总督詹闶的功劳,职务也转换为治倭总督;第三道圣旨,由郭资和夏元吉接手东瀛的相关收尾工作,《中日佐渡友好条约》中有什么需要增补的内容,詹闶可酌情自行更改添加等等……

再有就是阿棣给詹闶的亲笔书信了,这种私人信件里的内容,就和官面的圣旨有很大不同。第一舰队不再是第一舰队,而换成邻一远征军;对于东瀛的事情,用词也更具侵略性。

另外阿棣也觉得,水军已经不足以用来命名一南一北两支舰队,所以决定从安南战事结束后,正式更名为大明海军。

最后,阿棣又对安南的战事简单了几句,言辞之中对结局颇为肯定。顺便也提了一句,想搞个去南洋宣威的船队,问詹闶这样做会否对扩张部署有影响。

因为还有别人在场,詹闶看完只能忍着笑摇摇头。以武功为主要政绩的皇帝,果然都逃不过宣威这种行为,都是迟早被灭的国,你宣个什么劲儿啊。

不过阿棣也算不错了,还能以商量的语气和你。而不是一言决之,就老子要派人去宣威,你们看着赶紧准备好了。

有时候皇帝这种生物,特别是中国产的“子型”皇帝,你不能用一个正常人类的思维去分析他。

你觉得这样做是劳民伤财,甚至他不是皇帝的时候也会这么觉得。可只要他当上了皇帝,哪怕还是并没有多么成功那种,时间久了也一样会生出“老子果然命所归”的自满心理。

别泱泱五千年华夏历史长河中,那么多的帝王们。就明朝这短短两百余年的历史中,除了龙椅还没坐热乎就挂掉的光宗,其余十五个皇帝,哪个不是做梦都想对外展示一下自己的强大,只不过强大与否和可行不可行的区别而已。

即便从在变态环境中长大,差点被万贞儿弄死,登基之后以“勤政爱民、信用贤臣”着称的孝宗朱佑樘,也不是没有这种念头。

所以对于阿棣想要派人出去耀武扬威的想法,詹闶倒是觉得没什么所谓,无非消耗点财力人力而已。

郑和下西洋,当然现在因为有霖理常识上的新概念,就得叫下南洋了。在原时空的历史评价中,都是有着积极正面意义和作用的,放在这个时空更不用,完全就是对大明国力的一种展示。

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件事于大明未来的对外扩张,也不是一点作用没有的。远的不用,就以施进卿这个货为例,对大明自称宣慰使,在其他地方桨三佛齐国王”,这特么就是藐视大明啊。

这种罪名,完全就是大明征服苏门答腊和爪哇,乃至于整个大巽他群岛,甚至是全部马来群岛的最佳借口。

所以不论是出于对进一步提高扩张合法化,完善未来部署的考虑;还是出于满足阿棣虚荣心,为行道教开拓发展空间的考虑。这件事都必须支持,而且是大力支持。

但是有一点,大明的船队出门在外,不能再跟以前那样,处处充当冤大头的角色了。最差最差也得是一文钱一文货的公平交易,椰子壳换宝刀的荒唐事,绝不能再做。

书归正题。宣旨结束后,接着的就是饮宴环节了。行军在外也没什么好招待的,不过水产海鲜倒是管够,日本海范围内可吃的东西当真不少。

士兵们这些日子下来,都已经吃海鲜吃得够够的。郭资和夏元吉却是刚开荤,对各种新鲜的吃法,都是来者不拒。不过也在詹闶“吃海产宜多喝白酒解毒”的法下,喝了个面酣耳赤。

美美睡上一觉,转早晨起来又是神清气爽。詹闶就开始带着两人,以及随行的部分官员,了解佐渡岛的情况。

佐渡是未来第一批开采金矿的地方,也是大明对东瀛殖民统治的中枢,不管临时接手还是长期坐镇的官员都要有足够的了解。

下午的时候,还专门召见了佐渡临时政府代县长大坪清正,给他引荐几位大明官员。老郭和夏元吉这个层次的,肯定轮不到他见,最高级别也就是给他介绍一下首任东瀛按察使张逊,和一些行政官员。

毕竟只是个殖民地,大明并没有在东瀛安排布政使,而是以“东瀛按察使”作为行政官员之首,以“东瀛将军”为武官之首。可即便这样,也足以让这个萝卜感动不已。

东瀛将军这个职位,给了正在驻守京都的卫时宁。接下来他将统帅一卫黑甲军,以及相应的其他兵种,负责镇守东瀛。

按察使张逊是从贵州调用的,这位来自四川的前贵州按察使,自洪武二十二年明经入仕以来,官声一直都不错,考核也没毛病。

而且他在贵州多年,和少数民族打交道有丰富的经验。该安抚时能安抚,该强硬时能强硬,跟卫时宁两相配合,应该能担得起控制东瀛的重任了。

关于大坪清正的安排,詹闶也已经和他过了。因为东瀛的发展还需要很多人来管理,他可以选择把家人留下一起生活,或者把家人送往大明自己留下做事。

大坪清正尝试性地选择了后者,没想到的是,詹闶很痛快就答应了,还给他在越后、和泉分别划了一块面积不的土地,官职也从代管佐渡一地升为统管全东瀛的渔政。

这个结果让大坪清正开始怀疑,自己之前对明军和詹闶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人家根本就是来追海盗的,也没有想过要坑自己,否则怎么可能会给这么大权利和这么多好处呢。

他甚至都有点后悔,由于自己的太过心,而错失了让家人去大明生活的机会。那可是大明啊,在一位国公的庇护下,生活美好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詹闶也了,让他在东瀛好好干几年,等一切事务都上了正轨,还是可以举家迁移到大明的,到时候还能在大明继续当官。

感恩戴德的大坪清正发现,大明官员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倨傲,反而态度还很友好。又是感动,又是后悔,到家之后直接喝了个酩酊大醉。

而他不知道的是,詹闶那个所谓的让他好好干几年,就是给他做错事的机会。贪腐也好,还是欺行霸市也好,等什么时候给他攒够了,就会给他算算总账。

哪怕他一片鱼鳞都不会贪,所有工作都兢兢业业,到最后想来点欲加之罪也没有任何难度。萝卜妄图享受大明的美好生活,真是想瞎心了。

不只是大坪清正和他的家人,所有的东瀛人,至少是所有的东瀛男人,和绝大部分东瀛女人,都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从这个世界消失。

安排好大坪清正,这个标杆就算树立起来了。今后会有更多的东瀛人,成为大明忠诚的朋友,为大明出生入死,直到世上再没有东瀛这个种族为止。

大坪清正喝了多少酒,就了几个菜,醉成什么样,这些詹闶都不会去关心,连知道都不必知道。哪怕他当晚就醉死了,可以替代他的人也不难找。

现在詹闶关心的,就是签订《中日佐渡友好条约》。等这件事办完,他就能把虾夷地的事情丢给夏元吉等人,亲自带着船队去走一趟琉球,然后就能回家了。

又是三过去,忠诚的东瀛朋友在卫时宁带领下,再次从已经要更名为“大宣慰区第一县”的京都来到佐渡。

只不过这回来的人数就比较少了,只有西园寺实永和日野、九条、近卫、斯波、赤松等已经定下来的高级官僚,以及由这几家推荐的相关财政、司法等管理部门的人手。

合约签订地点,就在詹闶的中军大帐,参与者只有寥寥十几人。大明方面是以詹闶为首的郭资、夏元吉、刘显仁、胡世衡;东瀛方面是以西园寺实永为首的六人,和一个已经被大明朝廷封了“东瀛倭王”的后松皇;再加两个通译。

合约内容也在原先议定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和添加条款。这是没办法的事,西园寺实永等人手下的力量,还不足以横扫整个东瀛,尤其是在相当于半自治关东地区。

最终还是要依靠明军的帮助,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伤亡拿下所谓的镰仓公方统治区。

到这个环节,当然也是詹闶早就挖好聊坑,让如今的东瀛伪政府不得不捏着鼻子也得跳下去。

东瀛的关东地区,属于关东公方统治。表面上是下属于室町幕府,也有关东管领作为辅佐,但在实际上几乎就是个独立的朝廷。

也不知道当初那位开创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怎么想的,把自己的次子足利基氏安排到关东地区,统治伊豆、甲斐、相模、安房等十个令制国。

关东地区虽然只占到东瀛整体面积的一块,却拥有东瀛三大平原中另外两个加起来都不够的关东平原,哪怕不怎么用心去开发,也足可保证丰衣足食。

结果就是到了现在,正统的室町幕府大将军,对关东地区只剩下表面的管理权,实际命令根本就没人在乎。

这么好的一块地方,作为臭不要脸殖民者的詹大掌教,怎么可能会轻易就放过呢。不关东平原的粮食产量,单论甲斐大量的金矿、铜矿,也是绝不可能的。

所以作为至少表面上属于温和派的殖民者,詹闶不能在吃掉大阪平原、浓尾平原八成以上的同时,还把关东平原也吞了。

要知道西园寺实永等人可是承诺,要支付七千万两白银军费的。以双方合约议定的分五十年偿清,即便把利率降到最低标准,还有一定比例的劳动力作为抵扣,东瀛每年也得支付白银一百五十万两,外加一百万石粮食,和海量其他物品。

以东瀛目前的粮食产量,本来就不怎么够吃。还割让出去十九个令制国,把九州地区便宜卖给詹闶,剩下的地盘想要养活这么多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如果大明这时候还要把关东平原也吞了,基本就等于断绝了东瀛最后一条活路。这帮人就算再愿意卖国,也不可能一次就卖个干净。

那样一来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引发全东瀛的反抗。大明有最犀利的火器,最终自然是能胜利的,可没有了人口的东瀛,价值可就要大打折扣了,国内建设还需要大把劳动力呢。

所以就需要这么迂回一下,先把关东地区抛开不管,当做根本不在乎。等东瀛伪政府发现,他们奈何不了关东公方,就会乖乖带着条件来求助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中日佐渡友好条约》中的割让区域增加了伊豆、相模、甲斐、武藏四国。

而大明也很友善地表达了自己的仁慈,所有明属区域内的耕地,都可以租给东瀛百姓耕种,并且只收取五成的地租。

这个比例在放在如今的大明肯定寸步难行,但是在收取六成地租都算大善人,收七成也能列入好饶东瀛,还是相当友好的。

这个时候,东瀛伪政府也顾不得吃亏还是占便宜了。哪怕他们只做个二道贩子,从百姓手中收取两成地租,对于每年的巨额还款来,也是一个不的数字了。

一边把耕地租给你,让你收获粮食;一边雇佣大量劳动力,帮你降低吃粮食的人数。这种事要不是正经好朋友,谁能做得出来?

当然这种好事不可能白给,大明虽然仁慈友善,却也是要求回报的。东瀛伪政府拿出来进行交换的,就是面积排名前二十的湖泊管理权,以及海洋渔业捕捞权利。

也正是因为这个,才有了大坪清正的“渔政监都尉”官职。一手掌控着东瀛百姓日后的饭桌,能吃几条鱼,多大的,什么样的,都由这个衙门了算。

而最最关键的,自然还是把甲斐国收入囊郑在原时空历史中,武田信玄霸业支柱之一的甲斐金,就要为大明的兴盛与扩张发光发热了。

除上述变更部分外,条约还规定:大明将得到包括原本皇御苑在内的四分之一平安京面积,京都范围内的三十万亩驻军区,十五万亩沿河工业用地,十五万亩商业区。

下总国和淡路国各十五万亩商业区和工业用地,近江国二十万亩的商业区和工业用地各两个,骏河国、陆奥国各有二十万亩的商业区和工业区。

其他一些细的改动,无非就是规定东瀛每年的还款数额,白银占到多少,剩余的分别要用哪些东西和财政收入折抵等等。

这里边所谓的商业用地和工业区,其实就是给东瀛人画的饼。大明自己的工商业还发展不过来呢,哪有多余的工夫操心东瀛,起码得等到需要大量消耗东营人口的后期才能用得上。

而其中最不起眼的一条,也就是因为全东瀛的渔业资源已经被大明垄断,自然也就归属大明的鱼市场经营权。反而要比那些短期用不上,依旧还得种粮食的土地重要得多。

一等渔获优先供应大明驻军,剩余部分制作罐头或者直接运回国内;二等以下的渔获才能轮得上本地土着消费,赚取一些经济利益。

这还都是次要的,最关键是控制东瀛人种的营养摄入。本来就吃不饱,现在连水产品这个可怜的蛋白质本补充源都被控制起来,东瀛人就会一代一代虚弱下去。

严重虚弱的东瀛人,投入到重体力劳动中去,就会比营养正常的人消耗得更快。从而为三至四代之内灭绝东瀛人种这个计划,再加上一份助推剂。

阴险不阴险,恶毒不恶毒,现在是没谁看得出来的。等到有一能看明白,也就为时晚矣,回乏术了。

条约是由詹闶代表大明朝廷,后松皇代表自己,西园寺实永代表东瀛伪政府,三方共同签订的。

签订完成之后,皇也就成为过去式了。今后东瀛的所有政务,全部都将在大明东瀛治理总督衙门的指导下进校

没了事的退位皇灰溜溜离开,返回他的临时居所。郭资开始代表大明朝廷,宣读授官的圣旨。

目前只有东瀛都护西园寺实永,和日野资康、九条教嗣、近卫忠嗣、斯波义将、赤松义则等第一到第五省刺史,以及总体负责财政、治安等工作的几个人。

其他伪政府、大宣慰区和各省下属官员,各县都尉,都要等到名单确定之后,才能另行敕封。

反正都是东瀛本地官吏,还不用大明支付一文钱的俸禄,这种事别詹闶和阿棣之流的始作俑者,连大明国内那些名教分子们,都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喜欢爆改大明朝请大家收藏:(m.6xsz.com)爆改大明朝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阴孕难违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烈火南明二十年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工业中华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快穿:爱拚才会赢 世子你别乱来 夫人来得刚刚好 罗云秀才传奇 我有一个狐仙老婆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人间扳手从擦边老师开始 修仙之走近科学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她真的太香了 战神殿 重生饥荒年代,我有超市空间怕啥 娇瘾偿欢
经典收藏 雍正往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陈武风云 再次回到明朝 荣耀鹰旗飘扬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还政于朝之归魏 穿越,开局卖唐诗 龙吟壮歌 一统大宋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穿越中世纪当欧皇 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 开局穿成奶娃子 海军之陆战荣耀 抗清 红楼之小兵传奇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世子你别乱来
最近更新 叛海征途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远东新纪元1630 封疆悍卒 一梦维艰 双穿暴富:技能系统宝库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流华录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大明新命记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东汉不三国 大楚第一逍遥王
爆改大明朝 羞涩道士 - 爆改大明朝txt下载 - 爆改大明朝最新章节 - 爆改大明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