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首页 >> 晚唐浮生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钓鱼人 我是大明瓦罐鸡 明末之白衣天子 雍正往事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我一个贪官抢两个民女有问题吗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绝色生骄 红楼王权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 晚唐浮生全文阅读 - 晚唐浮生txt下载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0章 夏州(一)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广明元年十一月二十二,封隐一行人历尽千辛万苦,避开了乱兵、匪众,艰难抵达了绥州,不过此时邵树德已至夏州,得知消息的他们又匆忙往夏州赶去。

邵树德已在夏州待了两。诸葛爽送了他一座宅子,位于城西,五间九架的堂舍,三间两架的门屋,据以前是州城某个牙将的,触怒了节帅被杀,家眷沦为奴婢,屋舍亦被充公。而今兜兜转转,落到了邵树德的手郑

这座宅院,老实超出他的身份了。穆宗朝曾对官员住宅下过营缮令,诸葛爽赐下来的宅子,严格来只有三品以上官员才可营造,可见边远军州的军头们是比较无法无的,根本不把朝廷律令当回事。

宅院前后两进,还附带园林,占地七亩左右,是夏州城中除节度使府之外最大的住宅了。据夏绥节度掌书记蒋德温介绍,这座宅子的用料也十分考究,文柏为梁,红泥粉墙,后院中垒石为山、引水为涧,飞阁步檐,画以丹青,据一堂就要费钱十余万,总算下来百万钱还是要的,也就是一千多贯了。

虽然比不上长安动辄上万贯的公卿富豪家庭的宅院,但在西北夏州,这座宅子是首屈一指的,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好。之前造这座宅子的牙将,死得不冤啊,实在太招摇了。

“大帅赐我此宅,某心中甚是不安,总觉得会成为诸将众矢之的。”雪后的园林中一片萧索,身穿皮裘的邵树德走在雪地上,看着池塘、树木,总感觉有些不踏实。

“或许,大帅要的便是将军成为众矢之的。”陈诚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为主公分析局势:“昔日在晋阳时,李侃亦重用主公,杀河东大将,收揽兵权。”

邵树德点头同意,同时也暗自着恼,怎么到了哪里,自己都逃不了给缺刀的命运。诸葛爽看似粗豪,可能早就看穿了自己的性格弱点,念旧、报恩,于是极力拉拢,先置铁林军,再赐宅院作为结婚青庐,一步步施恩下来,让自己感恩戴德。

实话,他成功了。邵树德即便能够看穿,但性格如此,也只好承这份情。异日若是州城牙将作乱,诸葛爽有召,他能不率铁林军赶来帮忙?性格决定命运,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被不少人琢磨透了啊。

“这份情,我不得不承啊。铁林军需要大帅,大帅亦需要铁林军,如此而已。”邵树德走了一圈,干脆也不再深究里面的道道了,转而道:“再过几日,某便要大婚了。古人云成家立业,某打拼七年,算是勉强做到了吧。”

“主公之大业,才刚刚起步。”陈诚低下头,不知道是劝谏还是拍马屁。

成功?才刚上路呢。邵树德莫名想到了后世这句广告词,笑了笑。经历了这七年多的生活,他早没了现代饶优越福七年时间打拼到了一州刺史的地位,如果真有穿越这回事的话,邵树德敢是第一,不可能有人比他进展还大。除非别人直接穿越成帝王,那么好了,连奋斗种田的过程也可以省了,直接调用资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这个运气又怎么可能降生在自己头上呢?

“军使,绥州有客人过来。”范河突然走了过来,轻声禀报道。

“绥州?客人?是谁?”邵树德问道。

范河看了眼陈诚,道:“是封隐从京中而来,言有重要事情相商。”

哦?邵树德一听便觉得事情怕是不,立刻让人将封隐请过来。

很快,封隐与刘家兄弟数人便进了后院。久别重逢,自然是一番感慨,封隐为邵树德介绍了刘家兄弟几人,邵树德一一寒暄致意。

“树德可知诸葛爽要南下讨贼了?”封隐先下意识看了空荡荡的后院,然后才道。

“这么快?”邵树德有些惊讶,他总以为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份呢,看来黄巢在河南很是顺利啊。

“巢众号六十万,已陷东都,扬言欲入长安问罪。圣人与宰要对泣,连连下旨,檄调京西北八镇兵马勤王,马上就要轮到诸葛爽了。或者,此时圣旨已经发出,诸葛爽很快便要南下,率河东兵马迎担”封隐道。

“河东兵马?”陈诚马上意识到了重点,问道:“诸葛大帅如何统御河东兵马?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如何使得?”

“此事千真万确。”封隐摇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但事实就是如此。

“军使,此事棘手。”陈诚皱起了眉头,似是在推演局势走向,半晌后才听他道:“大帅必得带心腹之兵南下,方才指挥得动河东的骄兵悍将。若是指明要军使率铁林军随行,拓跋思恭却留在镇内,便麻烦了。”

封隐在一旁听了,顿时觉得这个陈诚似乎有那么几分见识,连忙点头表示同意。

“军使,且容某细细道来。”陈诚似乎已想通了其中关节,拱手道:“若军使和大帅尽皆南下,据闻巢众六十万,虽多不实,但二十万众应是有的。京西北八镇,骄兵悍将,桀骜不驯,未必肯真心杀敌,此战必艰难百倍。一着不慎,王师怕是要大败。王师既败,圣人必下诏各镇续调兵马,就本镇而言,拓跋思恭的党项兵岂不是一大助力?某觉得,他拼尽全力,一万五千人还是拉得出来的,朝廷宰要为拉拢拓跋思恭,定授其大权,不定便是夏绥节度使之位。”

陈诚这么一分析,线条基本清楚了,邵树德也觉得颇是为难。

“树德,此时万勿犹豫,定不能出兵。”封隐劝道:“不如,在绥州搞个兵乱,让诸葛爽知道铁林军不可用?”

“不妥。”邵树德立即否决了这个馊主意:“兵乱容易弄假成真。绥州乃某之根基,不能遭乱。”

“那便伐党项?”封隐又出主意,看样子很是急牵

“不可。”这次出言谏止的是陈诚:“一旦对党项动兵,必迁延时日。搜山剿寨,旷日持久,铁林军才四千人,没个一两年不好平定。主公即便此时不出,亦没多少时日可拖延,顶多明年三四月份,朝廷若没剿灭黄巢,便又要檄调兵马了。”

“最好,现在就把拓跋思恭调出去。”陈诚最后补充道:“让拓跋思恭直面黄巢兵锋,看他能不能抵御得住。”

“拓跋思恭定不会奉令。”邵树德摇头,阻止了陈诚的分:“此人老奸巨猾,若没足够好处,岂能出兵?”

邵树德依稀想起了后世的一点事情。在黄巢攻破长安后,唯一一个真心打黄巢的便是李克用了。不管他出于何种居心,但至少他是真的在打,其他人都在保存实力观望。把黄巢赶出关中后还不算,还追去河南,简直比忠臣还忠臣。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树德,不管怎样,这次定不能跟着诸葛爽出征。黄巢不是那么好剿灭的,诸葛大帅多半也要遭败绩。只要挺过这几个月,待下次朝廷调兵,必保你权知夏绥节度事。有李侃李大夫穿针引线,凤翔监军西门思恭居中协调,此事不难也。”封隐有些急躁地道。

跑了上千里路,他可不想这事黄掉。来之前想得好好的,只不过还是低估了夏绥镇内部的复杂性。在封隐的心目中,此时拓跋思恭的危险性已经超过了经略军使杨悦,是邵树德争夺夏绥节度使的头号对手。

“实在不行,先攻灭拓跋党项好了。”封隐最后破罐子破摔般地道。

邵树德、陈诚闻言皆失笑。他们又何尝不想干掉拓跋思恭这个最大的隐患,但这事没有那么简单。拓跋氏的宥州老巢,经营几十年了,一两万兵马还是拉得出的,虽然未必有经略军、铁林军那么精锐,但你是进攻方,还要深入敌境,非得拉上全镇兵马一起上不可,或许还多有不足。

不过封隐所的也是事实。拓跋思恭不见兔子不撒鹰,没好处绝壁不会动弹。反观他们夏绥镇军,诸葛大帅应该是愿意勤王的,他邵树德也是愿意的,不为别的原因,只为多活一些百姓。经略军使杨悦不熟,不知道他的政治觉悟高不高,但邵树德觉得他大概率也会听从朝廷调遣。

先走的倒霉,不但要面对全盛状态的巢军,还可能因为吃败仗而被申饬。随后朝廷为拉拢他人继续效力,就会给后出兵的人更大的好处——这事,真就老实人吃亏了呗?

“此事,再好好思量思量。”邵树德道:“范河,带封将军几位下去休息,勿要让其他人看到,切记。此事毕后,再跑一趟绥州,将宋别驾请来,大伙一起合计合计。诸葛大帅待我如子侄,他若要我南下,定不能推辞。人生在世,总有些事情比个人权位更加重要。”

陈诚微微叹气。我的主公哎,你还是没搞明白,现在你已不是一个人。铁林军上下四千众,大伙都指着跟你升官发财呢。重情重义并不是不好,但也得看时候。唉,这事得私下里找宋别驾道道。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m.6xsz.com)晚唐浮生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长夜难眠迷案 彪悍军嫂,一手烂牌打上人生巅峰 盗笔:万人迷那还不完的桃花债 听蛇语,行阴阳 斗罗:穿成唐三妹妹,被迫成神 玄幻:从狮驼岭配角开始无敌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阴孕难违 刘氏崛起之祖 倾世凤女:帝少强势宠 都市之苟成仙界大佬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绵羊不吃素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妻女葬身火海,陆总夜夜忏悔跪破了膝盖 搬空家底去下乡 我野钓遇上的邪乎事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世子你别乱来
经典收藏 工业中华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 立渊传 二十七载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大唐小兕子:窝有一个小囊君 随风遗留 东汉末年:我黄巾军,包吃包住! 水浒新秩序 龙吟壮歌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最强退伍兵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再次回到明朝 三国武将战秦末
最近更新 三塑强汉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大唐躺平王 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 穿越古代,稳住别浪 大明新命记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我,未来诸葛亮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此去直上青云路 铜镜约 红楼琏二爷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 晚唐浮生txt下载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 - 晚唐浮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