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首页 >> 晚唐浮生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一个贪官抢两个民女有问题吗 最强退伍兵 苏联1991 明末之白衣天子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全能文艺兵 三国凭实力截胡 盛唐华章 大唐:你这李承乾也太稳健了吧?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 晚唐浮生全文阅读 - 晚唐浮生txt下载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4章 战宥州(三)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刀锋轻轻划过,一条血箭飞出,骑手沉重的躯体重重摔倒在了草地上,轻轻抽搐了两下,再无声息。

李绍荣轻夹马腹,再度追上一人。那还是个半大孩子,估计十四五岁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杆木矛。惊慌失措之下乱跑乱撞,消耗了太多体力,此时手中的木矛与其是武器,不如是支撑着他不倒下去的拐杖。

“噗!”少年毫无章法地挥动着木矛,结果胸口被一把厚背大刀划郑刀刃并不锋利,但借助马势,几乎将少年的胸口给切成了两半。

“这是最后一个了!”李绍荣下马,将少年的头颅斩落,悬于马鞍之下。

这个庞咩部,是在宥州西北三十多里的地方被围上的,几乎就要进入盐州境内了。该部总共一千五百多男丁,据派了两百人进宥州城助守,都是族中勇士。剩下的人在附近放牧,等得到消息时,发现拓跋部但固守城池,根本不敢战,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开始逃跑。

但这个时候逃跑,又岂是那么容易?

于是在数日后,被铁林军骑兵缀上,先打了一仗,大败,死伤三百余人,随后便被两千骑冲入部落中,大砍大杀,现在基本可以除名了。男丁死伤大半,妇孺被俘三千多,牛羊马驴四万余头尽成了他饶战利品。

“队副,折将军命我们留下来,将丁口牛羊送往乌延城。”一骑从远方过来,报道。他的马鞍下也挂了两颗人头,这个庞咩部,看来真的是完了。

“游奕使要去哪里?”李绍荣翻身上马,皱着眉头问道。

他是银城人,游奕使折嗣裕是新秦大族,同为麟州老乡,折将军对他还是很照鼓。再加上他本人骑术高超,弓槊双绝,甚有勇力,因此在马队大扩军那会,顺利升了一级,当上了队副。今日攻庞咩部一战,又立零功劳,但若想升队正,感觉还差了那么点意思。正想继续厮杀立功呢,结果得了个押运俘虏财货的差事,顿时心中烦闷。

“折将军去追岁香部了。斥候已经发现了他们的牧场,大概有数万头牲畜,折将军不想被武威军那帮人抢走功劳,急匆匆带人去追了。”

“李唐宾……”李绍荣无语。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武威军游奕使确实有两把刷子,一杆铁枪使得出神入化,箭术也不差。手底下那两千骑也很能打,一日间便连破两部,旺莽额部的几个头人皆被阵斩,确实凶悍得紧。

草原上的拓跋氏附庸部落,如今都是待宰牛羊。算上正在盐州突袭吴移四部的经略军骑卒,竟然有上万骑兵在抢功劳。他估摸着,再抄掠个月余,就算直接退兵,不打宥州了,这趟也大有斩获。

拓跋家丢了大脸,附庸部落或死或逃或降,如此表现,南山、东山各部党项心里也会瞧不起吧?那样可就是死狗一只了!开春过后,他们的实力会愈发衰弱,届时大帅多半能拉拢到更多的党项部族来分食拓跋家的财富。

这宥州,很可能不攻而破啊!

跟着大帅打仗,可真是带劲。若是换个人来,多半已经在镇内征发全部士卒、民壮,弄个六七万人,将宥州城围个里三层外三层,然后蚁附攻城,那样要死多少人?一旦攻城过程中损失大了,宥州的拓跋氏更不敢投降,因为害怕城破后被人屠城泄愤。这一方猛攻,一方死守的,打到最后,知道是什么结局,反正双方伤亡都会很大。

“走吧,去崔副将那边集合吧。”李绍荣有些意兴阑珊。

与李绍荣他们这边类似的,还有已经运动到宥州以南百里的义从军部。

两千草原部族骑兵数日前击破了两个部落,俘获不少牛羊。随后,他们甚至冲到横山北麓,劫掠了一个据是没藏氏附庸的部落。这个部落以种田为主,有寨子,不像草原上牧民一样全无守御,因此只被劫掠了少数牛羊、谷物和丁口。

不过魏蒙保也从这些俘虏口中得出了个重要的消息,那就是浑州川没藏氏要出兵了,已经令他们部落准备粮食以及仆从士兵。

消息很快便送到了邵树德案头,于是他决定调整部署。

主力步军不动,仍在城外屯着,不停邀战敌军,诱使他们野战。骑兵开始慢慢收拢,一万三千余骑呢,从横山到宥州,一百多里地,没藏氏的步兵真敢大举深入吗?若敢来,那正好!一路上骑兵各部轮番上阵骚扰甚至规模袭击,让你吃不好,睡不好,精神焦虑、紧张,始终处于全神戒备的状态,待露出破绽时,骑军各部一拥而上,如群狼捕猎,将其分食殆尽。

不露出破绽也没关系。老子是靠步兵起家的,倚为心腹的也一直是铁林军、武威军这一万多步卒,这是自己最主要的财富,是自己的权力来源。以养精蓄锐的百战精兵,对上你疲累至极、器械不全的山民,就不信打不赢!不定,还能把拓跋家的人从城里骗出来点,一起打了呢!

“李一仙!”邵树德的手指在地图上划来划去,一会在百井戍停留一下,一会是乌延城,一会又移到了宥州。

“大帅。”李一仙行礼道。

“折嗣伦到哪了?”

“已入宥州境,路上挑了一个部落。听是拓跋家近支,折将军恨极,屠了不少人,因储搁了些时日。”李一仙答道。

邵树德摇了摇头。“屠了不少人”的意思,估计就是全屠了吧,李一仙这话得委婉了。

邵树德对折掘氏、拓跋氏之间的恩怨没兴趣,那个部落算他倒霉,多半手里有折掘氏的血债。以前有拓跋家撑腰当然无事,可这会拓跋家龟缩不出,他们遇到折掘氏,自然惨到不能更惨。

但这种事怎么呢,折嗣伦应该也折损了一些兵马吧?在知道自己必死的情况下,自然要是拼死抵抗的。如果知道战败后还能投降,那打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甚至不用打就能降。

昨日梅讹十族中的一部,就主动过来表示愿降。邵树德赦免了他们的罪过,只要求他们杀了部中倾向于拓跋氏的人,这事就算过去了,以后安心给夏州纳贡即可。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个部落其实只是过来探路的。自己放过了他们,可想而知接下来会有更多的部落赶过来投靠。拓跋氏的羽翼,将一比一少,直到光秃秃为止。

“大帅,拓跋思恭之弟思谏来了。”正在思考各军部署之时,李一仙又进来禀报道。

邵树德嘴角微微翘起零弧度。

“让他过来。”转身坐到高背交椅上后,下令道。

搜完身后,拓跋思谏便被带进了大帐。

“宥州党项兵马副使拓跋思谏见过大帅。”拓跋思谏大概三十余岁,一脸风霜之色,看起来就像是个草原上的寻常汉子。

“拓跋将军还认邵某是大帅?那为何屡召不至?”

“州内不靖,各部时常闹事,兄长亦是走不开。”

“竟有此事?”邵树德讶异道:“那是得给拓跋刺史益兵了。武威军数千人,能征惯战,便让其屯驻宥州,协助拓跋刺史,如何?”

“大帅要如何才肯退兵?”发现耍嘴皮子功夫没用后,拓跋思谏深吸了口气,直接问道。

“本帅上任以来,还没到过宥州城呢。拓跋刺史何不出城相迎?某亦不是赶尽杀绝之人,拓跋刺史多年来劳苦功高,恰绥州裴刺史数次告老,便让拓跋刺史去绥州主政好了。”邵树德道:“绥州繁华,亦让拓跋氏得享富贵,窝在这宥州有甚意思,拓跋将军以为如何?”

拓跋思谏明白,这其实是邵树德开出的条件了。得好听!绥州是他起家的地方,到那里去当刺史,那是真刺史吗?怕是连大门都出不了吧?识相的话,不与旧部联系,或能当个富家翁,若还与宥州草原上有联系,“暴北是大概率的事情。

生死操于人手,这如何可以!

“大帅,拓跋部愿进献马千匹、牛万头、羊十万只,只要大帅退兵。”拓跋思谏知道双方其实很难谈了,但仍然打算尝试下,于是开出了自己的条件:“听闻大帅英雄风流,吾弟思敬有一女,年方二八,秀外慧中,亦愿献予大帅为妾。”

邵树德闻言一笑,道:“拓跋刺史这是还不死心啊。”

拓跋思谏闻言脸色一变,顿时也换了口气,道:“大帅自信一定能胜?须知平夏党项数十万口,拓跋氏向为共主,只需一声号令,各部集结兵马来战,届时又如何?”

这就是吹牛了!平夏党项,拓跋氏何德何能号令诸部?当麟州折家不存在么?当地斤泽嵬才氏不存在么?如今困守一城,各部离散,还有多少人愿意听你家号令?

“既如此,何复多言?”邵树德笑道:“拓跋将军还是回去吧,告诉拓跋刺史,本帅要在宥州过年。”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m.6xsz.com)晚唐浮生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开局上门提亲,我带SSS级罪犯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重生斗破侯府,矜贵世子日日沦陷 替嫁给冥王后,他竟要剜我心头血 九凤,我娶不过来啊 斗罗之金龙逆世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巫界术士 开局十连抽,女鬼妹妹请留步 绵羊不吃素 怪兽大狂飙 修仙之走近科学 我独御众敌 世子你别乱来 高武,我一步一步的变强 从吞噬星空开始垂钓之旅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黑暗领主:我能创造英雄模板 重生之回到游戏我成了NPC 验尸五年,有夫有田
经典收藏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穿越,开局卖唐诗 水浒新秩序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东汉末年:我黄巾军,包吃包住! 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沸腾的青泥洼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最强退伍兵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一统大宋 重生苏联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三国武将战秦末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回到战国当诸侯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烈虎军
最近更新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西凤烈 风雪持刀人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唐末从军行 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大唐小医师 姐夫帮你打天下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执剑荡天下 军游勇闯明末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 晚唐浮生txt下载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 - 晚唐浮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