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敌军杀进来了?”
萧铣本在休息,却突然被外面嘈杂声响惊醒,此刻他看着前方士卒,惊恐问道。
这士卒同样是慌乱道:
“守城将士虽然有所防备,但敌军攻势太过猛烈,我们根本抵挡不住。
那马展一举登上城楼,他已经带领兵马,朝府衙杀过来了。”
虽然萧铣不曾亲眼目睹,但他也能想象到马展神威,必然是远超他的想象。
他们煞费苦心经营的襄阳城,在马展面前,却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不行,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虽然萧铣有些胆战心惊,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看着这士卒喊道:
“即刻传令,调集所有兵马,我们这就突围!”
萧铣自然不会想着和马展硬碰硬,那可是马展啊,哪有这么好对付?
强如宇文成都都被马展碾压,他们却是被宇文成都碾压的存在,如此之大的差距,根本无法弥补。
所以,摆在萧铣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立刻突围。
如果他可以尽快离开襄阳,前往关中投奔李渊,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要是他继续留在这里,那就真是生死难料了。
随着萧铣命令传出,这士卒连忙拱手而去,看着士卒离去身影,萧铣并没有在房中等着,他立刻换了衣裳,快步走向外面。
也就是此时,萧铣抬眼看到了迎面走来的杜伏威,显然杜伏威也得到了消息。
萧铣犹豫了一下,直接道:
“杜首领,敌军杀进来了,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尽快调集兵马撤离了。”
杜伏威目光微微闪动,看得出来他多少有些后悔,想当初他便是建议萧铣,实在不行就投降朝廷算了。
可最终,他还是听从了萧铣的建议,选择投靠李渊,以期获得更大的利益。
结果现在,李渊的援军还不知道在哪里,马展就已经攻破了襄阳城。
他们的挣扎,显得那么可笑。
但现在这些,已经无济于事,随着马展杀入城中,他再想要投降,已经为时晚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时间紧迫,杜伏威点头道:
“梁王所言极是,我们即刻突围吧!”
二人皆是下令,召集在附近的部署,片刻之后,他们身边便是聚集了数百人,见准备得差不多,两方匆匆离开府衙。
来到府衙之外,他们左顾右盼,并未发现敌军踪迹,这让二人微松了口气,然而不等他们行动,一支箭矢破空而来。
“咻!”
在杜伏威身边的一名士卒,直接应声倒地,将众人惊得瞠目结舌。
也就是这时,后方有声音传来:
“负隅顽抗者死!”
听得此言,杜伏威与萧铣相视一眼,二人脸上露出苦笑,显得颇为无奈。
他们已经尽快了,但终究还是慢了一步,想不到敌军已经到了府衙之外。
远处那道身影逐渐靠近,哪怕是夜色之中,也能感受到那强大的压迫福
来人面容越发清晰,让萧铣和杜伏威彻底放下侥幸之心。
因为出现在茨不是别人,正是马展到了。
如果是其他人在此,或许他们还有反抗的勇气,但想到马展神威,他们非要与之为敌,只是找死罢了。
“时也,命也!”
萧铣表现得很光棍,在确定没有突围的希望后,他没有半句废话,将手中的佩剑丢在地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在他做出表率后,杜伏威也跟着如此,一众士卒面面相觑,但老大都放弃抵抗了,他们又能如何?
马展走近,他手提铁锏,身上的战甲早就被鲜血染红,他认出萧铣和杜伏威的身份,却依旧神色平静,波澜不惊。
反正在攻城之前,马展就已经给过他们机会,只是他们并未珍惜,以为凭借自己的力量,能够挡住马展攻势。
现在城池攻破,他们自然会被押送回江都城,交给杨林处置。
事实上,就算萧铣等人直接突围,也无法逃出生。
要知道,马展只带了一万大军攻城,城外早有大军严防死守,萧铣和杜伏威出去,也只是自投罗网。
在马展的威慑下,众人战战兢兢。
后方兵马亦是陆续赶来,将萧铣等人尽数拿下,随着马展视线离开,他们反而是如释重负,松了口气。
——
襄阳城就此拿下,并没有什么波折。
马展一边令人将捷报送到江都,一边派遣众将,将其他被反贼占据的城池收回。
随着萧铣和杜伏威被擒,这些所谓义军,已经是群龙无首,哪怕马展没有亲至,他们也全无反抗之力。
除了极少数城池,还拼死抵抗了一波,大多城池守军,都是望风而降。
对于义军将士来,他们当初跟随萧铣、杜伏威起兵,是因为受不了杨广的压迫,只能殊死一搏。
可现在,杨广已经死了,萧铣、杜伏威也被俘虏了,他们再打下去,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直接投降。
这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也省了马展不少功夫。
自他出兵以来,不到两个月时间,江南各方势力尽数臣服。
虽然匆忙之下,不可避免有些问题没有解决,但这都是以后的事。
现如今,杨林和马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镇压反贼,让局势稳定下来。
等到下太平之后,才能励精图治,让下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这些城池中,马展留下一些人维持秩序,便是领兵回到江都。
他自然知道,平定江南不是结束,接下来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恐怕在此期间,李渊已经调兵遣将,对河北之地动手了。
马展虽然相信以姜松等人实力,面对李元霸也有一战之力,但要奠定胜利,还得他亲自出手才校
反正马展早就和杨林达成一致,接下来一段时间,马展负责对外征战,平定乱世。
至于稳定局势,安抚百姓的重任,则是交给了杨林。
现在的杨林终究是老了,再无盛年的威势,留守后方确实是最合适的安排。
并且,马展也相信以杨林的手段,肯定能够做好此事。
喜欢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请大家收藏:(m.6xsz.com)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