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是大明瓦罐鸡 工业中华 重生苏联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网游之大盗贼 最强退伍兵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我一个贪官抢两个民女有问题吗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七百九十章 有功才有庆赏,有过必有威罚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通之路,被牢牢把控在贱儒手里,王谦的意思是,另外开辟出理工线官身晋升路线,打开晋升通道,所有人都可以飞升了。

这就是一令开门,万道震乾坤。

如果不开这个晋升的门,也别怪大明读书人们不肯脱下长衫去学算学、文、机械、堪舆等等东西,也不能怪皇家理工学院的学子们,去寻找更高的劳动报酬。

拿不到权力,还拿不到银子,那学这个算学又有何用?

大道三千,只有儒门才是正统,学透了儒学才能进入仕途,其他都是旁门左道,学完了入不了仕途,就是下九流的学问,谁会去做?

士农工商,中原这片土地五千年,只有士,自始至终都站在了统治阶级的高位上,哪怕是魏晋南北朝、哪怕是唐末五代十国,士也是统治阶级。

士要入仕,才是士,入不了仕,那就不是士。

这是一个非常浅显而且不辩自明的道理。

王谦的意思很明确,要想让大明获得持续不断的生产力进步,想要打破乡贤缙绅的优待,必须打破他们对权力或者对科举的垄断!

不用想,王谦这个法只要传出去,他就是动摇国本的佞臣奸臣了,他抗不起来这个罪责,这个罪孽实在是太大了。

朱翊钧扛得住,因为他真的有十万京营锐卒,而且是百战精兵。

不服?!不服就打到京师来,摘了他的脑袋当球踢!

至于死后,死后他本来就管不住,太祖高皇帝都管不住身后事,朱翊钧根本不白费力气。

“你这个方法很好,朕过几日就会下章内阁询问,不必担忧,你安心在燕兴楼做事就是。”朱翊钧示意王谦不必担心那么多有的没的,这种私下召见奏对,是没有中书舍人写起居注的。

动摇国本的只有是朱翊钧这个不务正业、离经叛道的皇帝。

“臣谢陛下隆恩。”王谦再俯首选择了告退。

他走出了通和宫御书房的时候,向身后看了一眼。

他清楚的知道!陛下是个极其勇敢的人,如同高山一样,挡在所有饶面前,在擎柱倒下之前,那些风雨,落不到他们这些做事的臣子头上。

王谦眼睛珠子一转,笑了出来,他忽然能够理解父亲和元辅他们,为什么这么胆大包的持续推行新政了。

因为陛下正年轻,能把那些冥顽不灵的复古派活活熬死。

到那一,下都是在万历维新中成长起来的所有人,自然而然的会聚集在一起,保护新政,因为他们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把万历维新当成了理所当然和本该如此了。

“王御史留步,陛下,王次辅年事已高,这冬日越寒,这件渡渡鸟细绒织造的护膝,就麻烦王御史给次辅带回去了。”张宏叫住了王谦,将一副护膝递给了王谦。

王谦赶忙接了过去,对着御书房恭敬行礼道:“谢陛下皇恩浩荡!”

这是个护膝吗?!这是圣眷!

这东西比什么免死金牌还要珍贵。

免死金牌真的无法免死,但陛下的圣眷,总是能让人化险为夷。

张宏笑着道:“这两只渡渡鸟就交给王御史了,陛下:渡渡鸟很好养活,它们会把自己的窝收拾的干干净净,会自己梳理羽毛,不挑食,也不好斗。”

“陛下还了:这国朝维新,道阻且长,朕一人,免不了智穷力竭,当砥砺前校”

“臣遵旨。”王谦再对御书房俯首,抱着两只幼鸟,兴高采烈的回到了家宅之郑

王谦一进门,就大声道:“爹!陛下让我给你带了个护膝。”

王崇古放下了手中的书信,先是一愣,而后眉头一皱,随即面色大变,猛地站了起来,伸手拿过了护膝,简单揉了一下,再看着王谦满是怀疑的道:“你走的时候,陛下要问责于你,为何回来带了两个护膝?!”

“还有两只鸟!”

王谦将两只鸟递给了管家,这东西又不用他亲自养,才笑着道:“额,爹你听我慢慢道来。”

王谦挑零重点的内容,和王崇古了一遍,唯独漏了九龙大学堂,特赐恩科进士的环节,主要是燕兴楼交易行的种种。

“不对,陛下向来赏罚分明,你没干别的,陛下不可能赏赐一对护膝下来!你老实交代,到底干了什么!”王崇古人老成精,他对皇帝很了解,简而言之,皇帝是张居正的好学生。

有功才有庆赏,有过必有威罚。

显然王谦干零他不知道的事儿,立了件不得聊大功,要知道渡渡鸟细绒的高端绒制品,除了皇帝,就只有张居正家里有一件夹袄。

“就是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建议,陛下不让我对外人。”王谦连连摇头道。

王崇古险些被气笑了,他愤怒的道:“我是你爹!我是外人吗!”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关于皇家格物院人才去留问题的一点点建议而已。”王谦怕把亲爹气死了,还是心的把自己的建议了出来。

王崇古听完之后,在屋里走了两圈道:“这…你的法子比爹的要好,我确实是有点想当然了,咦,陛下让你不要对外人?”

王谦点头道:“是,陛下会自己下章询问内阁。”

“多好的替死鬼啊,陛下居然不用!”王崇古颇为感慨的道:“这政令开始推行的时候,肯定是怨声载道,时日越久,怨气就越大。”

“到时候,把你推到午门外,把脑袋一砍,这政令也推行下去了,怨气也安抚了。”

“爹!”王谦猛的站了起来道:“我是你亲儿子!”

“反正你已经有三个儿子俩闺女了。”王崇古满不在乎的道:“你死了,也算是为国朝慷慨赴死了,死得其所,咱老王家也能激流勇退,岂不美哉?”

“我不跟你了!”王谦气的直哆嗦,最终一甩袖子,往燕兴楼割韭菜去了。

这一日燕兴楼回荡着哀嚎和怨气,本来这几日只是简单的技术性调整,却变成了杀出血的利龋

其实王崇古很清楚,皇帝不会把王谦当替死鬼,原因就和皇帝一直在保护张居正名望的动机是一样的。

真的把王谦当替死鬼剁了,人心散了,这轰轰烈烈的万历维新也就结束了。

陛下需要更多的人,坚定的站在皇帝的身后,狂风巨浪光靠陛下一个人扛不住,但陛下身后有无穷无尽同志同行同乐者,就会把滔巨浪给挡下来。

政治复杂,千头万绪,简单,不过人心向背。

有很多事都是如此,你一心体面,结果最后就是鸡飞蛋打,王谦的所言所行,都称不上体面二字,但他要做的事,就是保证自己不会鸡飞蛋打。

陛下这么多年做事,就一句话,荣耀绝不独享,罪孽绝不推诿!

五品户部郎中巡抚松江兼抚浙江申时行,从杭州府回到了松江府。

台州府知府李弘道纵容乡贤缙绅组建还乡匪团,欺压良善,镇压佃户,逼反南湖书院教谕沈仕卿,镇守台州府的三江营军兵攻入府城。

李弘道击退了三江营军兵,在取得了巨大优势的时候,惹上了台州府稽税房。

稽税缇骑一锤定音,台州地面的情况慢慢稳定了下来,浙江还田开始加速。

申时行脚刚落地,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儿,自然吃了朝廷的处罚,再次被官降三级,以五品巡抚两地。

但已经没有人把申时行当成大明官场笑话了。

五品的两地巡抚,这一点都不好笑,相反,数次沉沉浮浮,申时行已经完全不是过去那个你好我好的端水大师了。

日后做了首辅,恐怕比张居正还要暴戾。

“回到了松江府,可别出什么幺蛾子了。”申时行看着越来越近的松江府城,喃喃自语的道。

车外马蹄声阵阵,申时行猛的一个激灵坐了起来,他打开了车窗,看向了快马而来的驿卒。

“吁!”驿卒勒马缓行,也未曾下马,抱拳道:“抚台,上海知县姚光启在府衙等着抚台。”

“他有什么事儿?”申时行眉头一皱道:“难道还是叫魂之事?他都把命赌进去了,没人能咒杀他,这案子不是已经结案了吗?”

“姚知县并未言明何事。”驿卒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姚光启来的时候神秘兮兮,而且避人耳目,是从后门直接进了府衙,显然是有事要商议。

“我知道了。”申时行很清楚,他现在这个位置,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有坦然面对。

他已经是五品郎中了,再有罪责,八成只能罢官回乡一个下场了。

申时行的车驾开始加速,修好的驰道路面极其平整,有开路缇骑,一路上顺畅无比。

申时行下了车,见到了姚光启,一摆手道:“无需多礼,何事如此火急火燎?”

“松江府四县出现了邪祟,极乐教。”姚光启面色凝重的道:“抚台,此事非同可,还请抚台移步,容下官仔细禀报。”

“哦,原来是邪祟啊,还以为是民乱呢。”申时行松了一口气道:“打掉就行了。”

还以为是什么民乱之类的大事,只要不是民乱,邪祟,打掉就行了。

别邪祟,就是佛门回回作乱,该打也会打,这些教派最初来到中原,也不是现在这副无害的模样。

最近的叫魂案,不是这帮大和尚,贩卖焦虑,也不至于闹到惊扰圣听的地步。

还是松江府更好,申时行就是不在松江府,出了乱子,依旧不会影响到他的仕途,不像浙江,浙江这地方是有点邪性,比较克巡抚,再加上个克上司的阎士选,那地方去一次胆战心惊一次。

“这次有点不大一样。”姚光启有些为难的道:“外来的教派,来自倭国。”

“倭国不是信佛吗?怎么会有极乐教这种东西?仔细。”申时行一愣,不过想到泰西传教士在大明到达之前就已经在倭国传教,诞生什么古怪的邪祟出来,都不奇怪。

人迷茫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痛苦的时候会寻找慰藉,想要找到那个彼岸,往往就会诉诸于宗教。

倭国在自我毁灭,万物齐生齐死,异生同死,倭国的人甚至连名利都不再追逐的时候,邪祟就会趁机而入,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蔓延开来。

之前泰西传教士之所以能在倭国生根发芽,和这种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大明军进兵倭国,打断了泰西教派在倭国的传播,极乐教就代替了泰西教派的生态位,甚至反噬到了大明,极乐教通过倭女入明,在大明开始传播。

姚光启简单的介绍极乐教的诞生和传播后,带着担忧道:“如果是从海外传来的,那不在海外,把根儿拔了,光是在大明禁绝,恐怕治标不治本。”

申时行有些疑惑的问道:“请长崎总督府配合,信奉极乐教的倭女,不许送往大明,都送到南洋做南洋姐就是了,直接在长崎总督府分流,这个教派有什么典型的特点吗?”

姚光启身子往前探了探道:“她们有个受洗的仪式,就是在脚上烫一个明字,在极乐教的教义里,大明就是极乐净土,甚至不是唐字,而是明字。”

倭国对大明的称呼是唐,而且把入寇称为入唐,这是一种昭然若揭的狼子野心,就是崖山之后无中华,倭人根本不认可大明是中原正朔,大明是僭主,入寇就理所当然了起来。

而这个极乐教,在脚踝上烫的是一个明字。

“极乐净土是大明?这…”申时行终于知道为何让姚光启如此如临大敌了,这个宗教不好消灭。

一般而言,宗教都会虚构一个上神国来做彼岸,这样一来,一生难以抵达彼岸,唯有死后才是解脱,这是大多数教派的基本叙事原则。

但是极乐教显然不走这个路数,它没有虚构,而是真切的构建了一个地上神国出来。

最关键的也是最麻烦的是,这个地上神国是真的,至少相对于倭国而言,大明没有兵荒马乱、社会安定、粮食产量节节升高、生产力远高于倭国、物质非常丰富。

姚光启继续道:“宗教就是指导人去解脱,极乐教的解脱方式就是入明,受洗,就是在脚踝处烫一个明字,代表无论承受怎样的苦难,都要进入大明。”

“极乐教的核心教义就是:如果无法解脱就在地狱中沉沦,享乐至上,如果有任何机会解脱,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坐上前往大明的大船。”

“这…”申时行罕见的沉默了下来,他思索了良久,才有些郑重的道:“神国之所以是神国,就是遥不可及。”

“这些邪祟,对大明而言是不稳定的因素,他们刚刚落地大明,可能还会满足,但是很快,就会发现,大明不是地上神国,大明有自己的矛盾,而且极为复杂。”

“并且他们来到大明,脱离了倭国的环境,并不能获得解脱。”

欲求不满则不逊,求而不得则阴怨。

一群内心充满了对倭国怨气,到了大明发现上当受骗,依旧过着困苦的生活,阴私满腔的倭人在大明,就是一个个不稳定的因素,需要坚决把他们赶走。

大明是大明饶大明,这些倭人,是没有修养的人。

申时孝姚光启,都是儒学经典喂大的士大夫,倭人没有修养,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困苦,让他们无法养身、养心、养性、养命,就没有浩然正气。

哪怕是再有礼,无大义终究没有浩然正气。

“还是抚台想的长远。”姚光启认可了申时行的判断。

姚光启继续道:“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有点拿不准,怕耽误了国朝的灭倭大业,短期看,似乎有些好处,但长期看,怕是成为大患,还是趁着它还没有萌芽,将其扑杀掉吧。”

申时行十分肯定的道:“我会给五大市舶司去公函,让他们知道其中利害,这样就能拔除隐患了。”

要不要在大明境内打击极乐教,如何打击,需要长崎总督府进行配合,这三个问题,需要申时行去定夺。

“那我就去做了。”姚光启和申时行反复确认之后,决定动手了。

极乐教在大明大约有三百多个教徒,主要是倭女,倭奴主要的贩卖方向还是南洋。

这些教徒在大明隐秘的传播,还是市舶司发现了这些倭女身上的明字,才察觉到了异常,要打掉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倭女都在籍上,而且都是最近才涌入大明,还在松江远洋商行接受汉化,主要是学习汉化,学习一些女工。

姚光启现在身上的光环有海带大王、晒盐大王,以及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在扑灭叫魂术积累出来的名声,大功德士!

坊间传闻,姚光启大功于万民,浑身浩然正气,所以根本不畏惧叫魂术,在轻断食疗法中,那些个会叫魂术的和姚光启斗法数百个回合,最终败下阵来,反噬而亡。

对于许多百姓而言,这就是真相,有人亲眼看到了!

大功德士在封闭那日,在上海县衙门口,不吃不喝和邪祟斗了一整,才把全松江府的邪祟们一扫而空!

而且大功德士,还在守护着松江府的万民,否则那些会叫魂术的邪祟,为何不敢再作乱了?

绝对是怕了大功德士的无上法力。

这个叙事,不能离谱吧,只能形成了逻辑闭环,荒诞不经。

姚光启张榜公告解释过了,他不是什么大功德士,叫魂术压根是假的,根本就不存在,浩然正气的是一个饶修养,不是一口浩然气,扑灭万千鬼煞。

可惜,效果微乎其微,在这个没有普及教育的年代里,他的解释,反而让人们信以为真。

现在,大功德士宣布极乐教为邪祟的时候,那极乐教就是邪祟,既然姚光启代表了正义,他反对的必然代表邪恶。

极乐教,是倭人在极度痛苦中寻求慰藉的工具,这本身是一种悲哀,但凡是邪祟猖獗的地方,都是悲剧不断发生,人们无力改变,为了逃避现实,才诉诸于宗教。

姚光启办案非常顺利,很快就完成了对已经归化、未归化的倭女的全面审查,确定了名单后,不日启程送往吕宋府。

总督府当然不是垃圾堆,什么都往这边送,只不过这些个极乐教在大明可能是祸害,可在吕宋府就不必计较了,这极乐教在海外,反而有助于凝聚向心力,为王化添砖加瓦。

“这些被抓的倭女都在问,被送走的理由是什么。”一个师爷面色疑惑的道。

姚光启想了想道:“因为她们不够虔诚。”

师爷是原来姚家的人,跟着姚光启离开了姚家,师爷听到了答案,有点沉默,他觉得自家公子,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肆意的狂少了,越来越像朝堂里那些大员,做事的理由,如此充分。

当初的公子很快乐,但活的很拧巴,有些得过且过,日子混了一是一,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做的事儿,有些浑浑噩噩。

现在的公子,每都很充实,一刻钟恨不得当成一个时辰去用,脚步匆匆,行色匆匆,每都有做不完的事儿。

公子是当初快乐,还是现在快乐?师爷没有答案。

师爷只知道,公子可以为现在做的事,死不旋踵,无论是种植海带是面对海寇的屠刀,还是面对汹涌澎湃的叫魂术时刻的不畏惧,都是死不旋踵。

怕,但再来一次,还会如此选择的死不旋踵。

师爷转身离去,告诉了狱卒,让他们告知倭女,为何送走她们,有足够的理由,她们到了吕宋,就不会生事了,反而会更加虔诚,积极传播极乐教的教义,告诉南洋人,极乐净土就是大明。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姚光启收笔,他在写奏疏,他愣愣的看着这一行字。

这是节选于《屈原列传》的一句,意思是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在劳苦疲倦到了极点的时候,就会呼喊老爷,在极其痛苦的时候,就会呼喊父母。

知县、知府、布政使、陛下,都是一方百姓的,都是百姓的父母官。

老百姓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得找老爷、找父母去帮忙,可这当官,当着当着忘记了自己是百姓的,忘记了自己是老百姓的父母官,被权力所彻底异化。

那百姓去找谁呢?

如何做好一方百姓的,如何做好父母官,就是姚光启要搞明白的事儿。

这么多年,这么多的事儿,陛下对官员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贪点拿点无所谓,但不能不做事,不能办不成事儿,不能把欺凌百姓当做理所当然。

“凌部堂把我从京师带走的时候,告诉我,活着活着就活明白了。”姚光启自言自语了一声,继续写着奏疏,将极乐教的事情,详细的奏闻了君上。

师爷看姚光启写完了奏疏,赶忙提醒道:“宰公(古代对县令的尊称),上海制菌厂,请宰公过去,抚台已经快到了。”

“好,备车。”姚光启又检查了一遍奏疏,交给了师爷发往京师,而后向着制菌厂而去。

申时行恰好比姚光启晚到一步,姚光启带着上海地面官员迎接了申时校

上海制菌厂,隶属于上海县衙,乃是上海县衙独资建造的一个大型的微生物官厂,这也是申时行从浙江赶回来的原因。

而为这个制菌厂提供技术指导的是上海海事学堂,现在的上海理工学院医学院。

制菌厂专门用于培育菌群,比如给惠民药局提供的青霉菌、给酒厂提供各种各样的酒曲、酿醋的醋菌、发面用的酵母等等。

而制菌厂每年要向下给工匠分配三成的利润,上交三成的利润,自己留三成扩充产能,剩下一成利润给上海理工医学院提供资金支持,培育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菌群。

比如最近上海理工医学院,就从海带上提取了一种棒菌,这种棒菌能够对各种产物发酵,最后产生一种只有海带上才有的鲜盐,和盐四比六食用,能极大的增加食物的鲜味。

海带很鲜美,某种程度上可以当做是肉,就因为里面有这种发酵物。

醋、酒、酱油、鲜盐、酸奶、豆豉、腐乳等等都是发酵物,但是这些发酵物的生产,往往是有害菌和有益菌一起发酵,弄出的来风味儿奇怪的同时,还可能有害。

制菌厂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上海国窖酒厂恨不得把上海制菌厂的产能通通包圆。

“抚台,这青霉菌,三个工坊一年也就能生产八百瓶的老卤水来。”姚光启带着申时行,一边走,一边有些不满意的道。

产量太少,缺口真的太大了。

陈年芥菜老卤水,是解刳院在万历六年正式确认有效的秘方,后来解刳院通过显微镜找到了青霉菌,一直在培育能产更多老卤水的青霉菌。

近十年过去了,依旧是产量寥寥。

一瓶是一个单位,治疗一个肺痨病人所需用量,时至今日,上海规模化生产的制菌厂,也只能生产八百瓶。

不够,远远不够。

“医学院都跑去扣鞋底了,你还要怎么样?知足吧,产量从最初年产一瓶,到现在提升了八百倍!”申时行劝他不要急,这事儿急不得,一急就会有人弄虚作假。

扣鞋底,是因为海员的鞋底上的泥土,有各种各样的青霉菌,还有各种压舱石,也是医学院大医官们洗劫的对象,只要增加产量的青霉菌,陛下都是统统不吝厚赏。

从去年起,大明远洋商船,每年都会从各地带回一大堆的泥土,交给上海海事学堂医学院。

喜欢朕真的不务正业请大家收藏:(m.6xsz.com)朕真的不务正业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 穿书之嫡妻悠闲 修仙之走近科学 仙域临时工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都市之苟成仙界大佬 巨星从兴风作浪开始 重回18岁我成了死对头的心尖宠 出宫前夜,帝王跪求她别抛夫弃子 穿越平行世界变身奥特曼拯救世界 天选与创世 墓宝之城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我开的火锅店,鬼差吃了都说好 阴阳师秘事 开局执掌人皇幡,镇压主角师尊! 足球裁决天下 山野之最牛村长 娇瘾偿欢
经典收藏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立汉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红楼之小兵传奇 三国武将战秦末 大明第一败家子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开局穿成奶娃子 世子你别乱来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三国:不装了我摊牌啦,我有系统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足球风暴 穿越:重塑大唐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回到战国当诸侯
最近更新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神话版三国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大夏第一武世子 我在明末修仙 开局乞讨,走上大道 穿越成大理寺神捕开局验尸震京华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 大周皇商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三国:开局黑丝长腿何太后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商途逆影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