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宫内,夜色如墨,烛火摇曳,映照着周芷若那张温婉中藏着坚毅的脸庞。
她静坐于铜镜前,手中把玩着一缕青丝,眉宇间不经意地流露出一抹愁绪。
这时,一名侍女匆匆步入,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带来了一个足以撼动后宫风云的消息:“
娘娘,奴婢刚从御书房那边探得,陛下让太子与徐大将军的爱女联姻,意在巩固朝纲,谁料太子殿下性情刚烈,拒婚不,还被陛下狠狠责罚了一顿,此事如今已闹得满城风雨。”
周芷若闻言,手中的发丝轻轻滑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惊讶,亦含深思。
她缓缓站起身,踱步至窗边,望着窗外那轮被云层遮掩的明月,心中五味杂陈。
张无忌夜宿杨瑶寝宫的消息,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她原本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这不仅意味着帝后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嫌隙,更让周芷若敏锐地察觉到,一场关乎储君之位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这倒是一个意外。”
周芷若轻声呢喃,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凉意。
她转过身,对侍女吩咐道,“你先退下吧,此事我自有计较。”
侍女领命,恭敬地退出了房间,留下一室的静谧与周芷若的沉思。
室内再次归于平静,周芷若的思绪却如潮水般汹涌。
她回想起张无忌昔日对自己的柔情蜜意,再看看如今这风雨飘摇的后宫局势,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悲凉。
很快,这份悲凉便被一种更为坚定的信念所取代——为了张辰,她的儿子,她必须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不是张辰今年尚且年幼,仅有三岁,尚未到谈婚论嫁之龄,周芷若几乎要去求张无忌安排他与徐妙云的联姻。
徐妙云可是徐达的掌上明珠,其背后的势力不可觑。
若能联姻成功,无疑将为张辰的储君之路铺设一块坚实的基石。
想到这里,周芷若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那是属于一个母亲为了孩子未来不惜一切的决心与智谋。
夜色渐深,永和宫内的灯火依旧明亮,周芷若的身影在烛光下拉长,显得格外坚毅。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仅要为张辰争取一个光明的未来,更要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中,为自己,为张辰,搏出一片地。
张无忌膝下如今已有四位皇子和两位公主,这些稚嫩的生命如同初升的朝阳,为这大明江山注入了无尽的希望与活力。
尽管孩子们尚且年幼,不懂世事沧桑,而嫡长子张昊更是早早地被册封为大明太子,肩负起承继大统的重任,但宫廷深处,权力的暗流从未平息,未来的格局犹如迷雾中的棋盘,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的落子之处。
毕竟,那至高无上的龙椅,只容得下一人端坐,而张无忌的每一个子女,理论上都拥有着问鼎九五之尊的机会。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时,张无忌轻轻揉了揉太阳穴,嘴角挂着一丝意犹未尽的微笑,似乎还在回味着昨夜与爱妃杨瑶的缠绵悱恻。
他与杨瑶,一个是武林至尊,一个是江湖女侠,两人内力深厚,武功超凡脱俗,平日里并肩作战,情比金坚。
昨晚,或许是久别重逢的喜悦,又或许是对彼此深深依恋的宣泄,两饶情感如同干柴遇烈火,一触即发,难以自持。
杨瑶,这位拥有倾城之貌与绝世武艺的女子,在张无忌的怀抱中显得格外柔弱,她的眼神里闪烁着渴望与深情,一次又一次地向他索求着爱的证明。
张无忌亦是不负所望,他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回应着,两饶身影在烛光摇曳中交织出一幅幅动饶画卷。
直至夜深人静,星辰渐隐,他们才在彼茨喘息声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相拥而眠,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
当晨曦再次照亮大地,张无忌不得不暂时放下这份温柔乡中的沉醉,打起精神,顶着略显憔悴却仍旧坚毅的面容,步入那金碧辉煌却又暗流涌动的朝堂。
他知道,身为帝王,他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眼神,都牵动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张无忌身着龙袍,衣襟上似乎还残留着昨夜欢愉的余温,他的面容略显疲惫,眼底挂着两抹不易察觉的熊猫眼,却难掩那份君临下的威严与风采。
张无忌步入朝堂,文武百官早已分列两旁,山呼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他稳稳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目光缓缓扫过殿中众人,心中却盘算着近日朝中局势。
李善长虽已年迈,但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张无忌深知,若不加以敲打,恐日后生变。
“众爱卿平身。”
张无忌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待百官起身站定,张无忌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李善长,开口道:“李爱卿,近日朝中诸多事务,朕听闻有些地方处理得并不妥当,不知爱卿可有解释?”
李善长心中一凛,赶忙出列,躬身道:“陛下,老臣办事向来兢兢业业,不知陛下所指何事?还望陛下明示。”
张无忌微微眯起双眼,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那声响在寂静的朝堂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敲在每一个大臣的心上。
“朕听闻,你门下之人,在地方上肆意妄为,强占民田,欺压百姓,此事你可知情?”
李善长额头瞬间冒出冷汗,他没想到张无忌会突然提及此事。
心中快速思索着应对之策,嘴上却连忙道:“陛下,老臣实在不知此事。若真有此事,定是老臣管教不严,还望陛下恕罪。”
张无忌冷哼一声:“管教不严?你身为朝中重臣,手握大权,却连门下之人都管束不好,这让朕如何放心将朝中大事交予你手?”
李善长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他急忙道:“陛下,老臣知错。老臣回去后定当严查此事,给陛下和百姓一个交代。”
张无忌看着李善长那惶恐的模样,心中暗自冷笑,但面上却不露声色。
“朕希望你能到做到,莫要让朕失望。
如今大明江山初定,百姓刚过上安稳日子,朕绝不容许有人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李善长连连点头:“陛下放心,老臣定当不负陛下所停”
张无忌又看向其他大臣,道:“朕希望众爱卿都能以李爱卿为戒,恪尽职守,为朕分忧,为百姓谋福祉。
若有人敢在背后搞动作,朕绝不轻饶。”
众大臣纷纷跪地,齐声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谨记陛下教诲。”
张无忌这才满意地点点头,道:“好了,今日朝会便到此为止,众爱卿退朝吧。”
随着一声“退朝”,大臣们陆续退出朝堂。
李善长走在最后,脚步沉重,心中满是忧虑。
今日张无忌的敲打,只是一个开始,日后自己在朝中的日子恐怕不会那么好过了。
张无忌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大臣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身为帝王,不仅要平衡各方势力,还要时刻警惕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今日敲打李善长,便是为了震慑朝中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维护大明江山的稳定。
喜欢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请大家收藏:(m.6xsz.com)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