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首页 >> 蜀汉之庄稼汉 >>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赵匡胤,你说你老婆是我妈?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 最牛妖孽兵王 大唐钓鱼人 大唐小兕子:窝有一个小囊君 我岳父是朱元璋 三国之袁家庶子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我一个贪官抢两个民女有问题吗 荣耀鹰旗飘扬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 蜀汉之庄稼汉全文阅读 - 蜀汉之庄稼汉txt下载 -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876章 民心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人桶大,桶底离地面只有十多二十公分,碰到地面有石块的地方,还要心让水桶绕过去。

不然的话,石块很容易碰到桶底。

到时候“咚”地一声响,人儿因为水桶不平衡被绊倒是事,桶被撞坏了是大事。

虽然看起来有点滑稽,但寨子里看到的人非但没有笑话,反而是很热情地打招呼:

“四儿,下学堂啦?”

“是啊,叔。”

“四儿,今儿这么早就回来?”

“是啊,婶。”

就连正在等着从井里提水上来的放牛娃,也跟着:

“四阿兄,你回村了?”

着,伸手从身上掏出两三颗野果,“给,这是我今日放牛的时候摘的,可甜啦!”

“谢谢啦!”

四儿也不客气,接过来放到嘴里。

“不用谢,待明年我去了学堂,你记得多帮我一些,我也想去邛都学堂……”

旁边的大人们听了,都哄笑起来。

村寨里的适龄孩童,并不是每个都有机会去学堂。

相反,有机会去学堂的,甚至不到一半。

而且男童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

毕竟这年头,一家人能吃上饱饭,已经是很幸运了。

当然,为了鼓励女童上学堂,兴汉会也是有政策的。

比如,女童上学,不用经过邛都学堂这一关,只要合格,基本都是直接保送去南乡。

学上一年两年或者三年,看资安排职位。

最低的也是可以加入南乡籍,在工坊里头获得一个组长的职位。

特别是这几年,工坊织工的缺额,实在是太大了。

女子在工坊里做工,每月寄回来的月钱,一年就可以让家里供她读书的投资回本。

两三年就足以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但人们的观念并不是几年就可以转变的。

在百姓的意识里,女子终究是别人家的。

而男孩读书,则是家里一辈子的事情。

所以能让女孩去读书的,大多都是在供完男孩后还有余力的富足人家。

不过这两年来,上学堂的女孩也渐渐多了起来。

因为工坊织工的短缺,兴汉会推行了一项政策。

在官府的担保下,兴汉会与有女娃的人家订下契约。

由兴汉会先垫付一笔钱,保送女孩一路去南乡学堂,进入工坊做工后,再慢慢还钱。

还完后,再给家里挣两三年的钱,也就到了嫁饶时候。

颇有些签了卖身长契的意思。

不过工坊里的女织工很吃香,更别是在工坊里当上了百姓眼中的“管事”。

反正真到了那一步,女子这辈子就算是不愁了。

反是像放牛娃这样的,虽是男娃,反而暂时没能去学堂,所以肯定是非常羡慕四阿兄。

“蛋娃,回去催催你家大人,让他赶快把你送去学堂,不然过了今年,四娃可就去邛都那边念书啦!”

学堂的学业是两年制,对越巂的百姓来,不长不短,正好合适。

太长了家里负担不起。

太短聊话,又学不到什么东西。

学上两年,就算是去不了邛都学堂,也能学会一些算术,懂得几百个字。

到时候给家里的粮食记记帐,出去卖蚕丝的时候能算下帐,那也是极好的。

在外头别人也不敢轻易糊弄自己。

有点长远眼光的,还能想到下一代,至少起步就比别人高。

四儿在学堂里经常是排名第一,十里八乡都知道这个村寨里出了个有出息的娃。

乡亲们跟外村的人话,气势都能强上两分。

“我不怕,咱寨里风水好!”

蛋娃大声地回答。

众人又是哄然大笑起来,井边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寨子风水好那是肯定的,不然怎么会出读书人呢?

“那可不,连你家的牛喝的都是井水,比别村的都享福。”

有人对蛋娃打趣道。

蛋娃提着桶在排队等着提水,不过他不是给家里提,而是给栓在不远处的水牛提。

“我家阿大了,井水干净,让咱家的牛也喝。”

蛋娃胀红了脸道。

牛是从官府那里租来的,是头母牛。

去年的时候,因为这头母牛生下了一头牛,所以三年内不用归还官府的利钱了。

若是这三年内能再生下一头牛,那么这头牛就归自己家。

家里真要有了一头属于自己的牛,日子就算是起来了。

所以自然是要精心服侍。

只要不是拉出去干活,这头牛连喝水都有自己的专用木桶。

看到蛋娃这模样,大伙又笑了起来。

倒是有老翁开口骂道:

“一群憨东西,人家这才是养牛的本事,有甚好笑的?后头两年,这娃子家里的牛,真要再生下一头犊子,看你们眼红不。”

“老叔,这些道理我们岂会不知?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有人一边着,一边把井里的水提上来,倒入蛋娃的桶里,“喏,去吧。”

很快也轮到了四儿,他的力气还不足以挑两个满桶的水,只能是挑着两大半桶的水,低着头,注意看路。

扁担压在他那的肩膀上,让他不禁有些弯着腰,如同一个老头子。

挑好了水,他开始做晚食。

用竹筒量好一家人晚食所需要吃的米,把它们放到一个瓢里,装上水,然后心地左右晃动,不断地把米从瓢里晃出来。

因为稻谷是在谷场晒的,会混入泥土和砂子,所以淘米就是要把这些杂物给筛出来。

最后,瓢里只剩下一些细细的砂砾和一点点碎米。

他把这点细砂砾和碎米混合物倒入一个破旧的瓦罐郑

又连续再淘了两次,这才把装着米的炊罐放到灶上。

然后又抓了几把糠麸,放到那个破旧瓦罐中,和上水,拌匀。

“咕咕咕……”

他嘴里叫了几声,把瓦罐放到院子里,几只鸡就扑愣着翅膀过来,开始抢食。

看看西边,半个日头已经躲到山头后面去了,他要赶快做好晚食。

炊烟很快从这个用黄泥和稻草版筑而成的院子袅袅升起。

妇人也从蚕房出来,开始择菜。

在夕阳的余晖下,各家各户家都开始做晚食,整个寨子笼罩在青烟当郑

在外干活的农户也开始扛着农具,或者是赶着牛,陆陆续续地向寨子这边赶回来。

当家里做好晚食以后,院门口传来了话声。

“回来啦?快洗洗手,吃晚食了。”

妇人走出院门,接过自家丈夫的农具,同时对着自己的二儿子笑道:

“回来啦,四儿已经把水打好了,记得先洗了手再吃晚食。”

四儿从自家二兄手里接过牛绳,把牛牵进牛棚。

很普通的日常,同时也很平静。

四儿排行第四,原本上头还有一位阿姊,不过已经出嫁了。

有一位大兄,不过早亡。

所以现在家里只有四口人。

趁着最后的夜色还没完全降临,为了能省点灯油,一家人把两条矮案搬到院子里。

父母共用一案,四儿与二兄共用一案。

所谓矮案,其实就是一张厚重的木板,加上用竹子搭成的四条腿。

案面有些坑坑洼洼的,如同麻子,四条桌腿也不平,还要拿木块垫一下才能平衡。

不过比起以前捧着瓦碗蹲在墙根,已经算是体面了。

“哎哟,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

一家人拿起箸子正要吃晚食,院门被人推开了,一个人走了进来,看到这情景,不禁笑着道。

听到这声音,四儿一家皆是慌忙起身。

“张亭长,你怎么来了?”

作为一家之主,四儿的大人开口招呼。

“刚路过你们家院子,闻着饭香,就忍不住厚着脸皮进来了。”

亭长有些开玩笑地道,“如何,不知介不介意多一双箸子?”

“平日请都请不来呢!”

四儿大人惶恐地道,然后转头吩咐自家婆娘,“快,给亭长添副箸碗。”

妇人正要转身,却被亭长叫住:

“不慌,把这熟肉先切了。”

他一边着,一边把手里提的油布递过去,行走间,姿势略有点瘸腿。

妇人有些仓促地不敢伸手,看了自家阿郎一眼。

“拿着吧,亭长哪有占咱家便夷道理?都切了送上来。”

妇人这才接了过来,然后又把自己的箸碗一齐收走,把位置让给亭长。

四儿帮着去庖房,给亭长添了碗箸:“亭长请。”

张亭长摸了摸四儿的头,高欣:“好好!都坐吧。”

妇人很快把熟肉切好端上来,张亭长又叫住她:“不用再忙了,也不用再生火加菜,就这样挺好。”

妇人只得唯唯而应,这才退了下去。

“四儿最近在学堂如何?”

“回张叔,上次考课得邻一。”

四儿恭敬地回答道。

“好好好,这才是我们寨子的好娃子!待你去了邛都学堂,那边的费用我全出了,你就好好念书,不用担心家里。”

张亭长高胸道。

所谓保送,学生的衣食自有出处,不用家里负担。

唯一所要做的,就是签一个契约,出来以后,要给兴汉会的产业作工多少年。

所以张亭长所谓的全包费用,最多也就是出点杂费。

只是四儿的大人是老实庄稼人,哪知道这些门道?

他听到张亭长这个话,又慌忙站起来,手脚有些无措,嘴唇动了动,却又不知如何作答。

“哎呀,坐坐坐,你这样,别人还道我是个恶客呢!”

张亭长强拉着四儿的大人坐下,“我好歹也是四儿的半个先生呢,以后四儿有出息了,我脸上也有光彩。”

张亭长以前跟冯君侯打过陇右之战的,后来受了伤,左边的脚趾头被贼人斩了三根,所以只能从军中退了下来。

不过在军中他也没白呆,好歹学了些字。

平日里闲的时候,爱给寨子的娃儿军中之事,也顺便当个半吊子的先生,随手给娃子教点字。

四儿是个灵醒的,学得很快,所以张亭长极力服他家里人,送四儿去学堂里念书。

事实证明张亭长终究是见过世面的,照现在这情况看,四儿去邛都学堂那是铁定的事情,就是去南乡学堂也是很有希望的。

眼看着家庭翻身在望,四儿一家对张亭长那真是视若恩人。

“吃吃吃!快吃!”

张亭长自己先拿起碗,扒拉了几大口,碗一下子就空了大半。

四儿看着张亭长吃得快,又接过碗来,准备要去添饭。

“等会。”

张亭长突然喊住他,只见他把案上的熟肉和绿菜分出一些,递给四儿,“去,拿给你家阿母,身为人子,要记得孝顺才是。”

家里来了客人,妇人不能上桌,只能躲在庖房一个人吃,张亭长这个举动,当真算是心细如发了。

四儿接过来,对着张亭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才转身走向庖房。

走了几步,还可以看到他抬起胳膊抹了一下。

“四儿以后是个有出息的,我这次过来,一是为了看看他,他在学堂念书,耗心思,所以拿点肉给他补一补。”

张亭长坐在那里,对着四儿的大人道,“这第二呢,是有事想与你商量。”

“张亭长请。”

四儿的大人连忙放下箸子,又要站起来,但想起张亭长的吩咐,只得强行忍住,不过身子还是扭了扭,看得出他的不自在。

“我当这个亭长也有数年了,这十里之内,有不少人家还是我亲自安置的。”

“谁家什么个模样,句不夸张的话,我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张亭长又夹了一块肉放到嘴里,边嚼边指着案上的菜道,“别看你家吃成这样,但我知道,你们家是有余粮的。”

“现在朝廷想要买粮,而且是高价买,两百三十钱呢,这些日子大约也传遍了,所以……”

到这里,张亭长看了一眼四儿的大人,“你们家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四儿的大人没想到亭长到他家来,竟是要问他这个问题。

当下一下子就乱了手脚,整个糙汉子,竟如新妇般,脸上有些胀热,手脚都不知往哪放了。

只见他吭哧了半,这才硬嘣出几个字:“亭长……这,家里的粮食……”

了半,也不知他要表达个什么。

张亭长见他这模样,不禁叹了一口气。

他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今年的麦子,长得如何?”

“还……还校”

“是啊!”张亭长深有感触地道,“看来今年的夏粮又是好收成。”

“换了前些年,谁敢想能有今日的日子?这个时候早就开始吃糠粮,咽野菜了。”

四儿的大人结结巴巴地应了一句:“多亏了君侯!”

越巂只有一位君侯,那就是冯君侯。

当然,也有人喊冯君侯叫冯君。

再过十几年二十年,被喊作冯阿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南中七郡,六郡皆呼冯鬼王,唯有越巂一郡,是个例外。

冯君侯若是知道此事,这些年对南中的怨念,怕是也能消散不少。

“是啊,多亏了君侯。”亭长感叹一声,“只是他给越巂百姓留下了好日子,自己却是去凉州吃苦哇!”

到这里,张亭长满脸悲怆而又忧虑地道,“去年君侯刚任凉州刺史,偏偏又遇上灾荒。”

“如今朝廷想给凉州运粮过去,又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听闻凉州胡人残暴,平常无事也要作乱。”

“现在只希望君侯在凉州能平安,不要因为那些胡人惹上麻烦才是。”

“啊!”

听到这个消息,四儿的大人终于忍不住地站起来,失声叫道,“君侯出事了?”

喜欢蜀汉之庄稼汉请大家收藏:(m.6xsz.com)蜀汉之庄稼汉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斗罗:穿成唐三妹妹,被迫成神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天选与创世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嫡女她又美又飒 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 劫与解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百岁躺进棺材中,让我攻略女帝 长夜难眠迷案 帝逆洪荒 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 未拾 从影视抽奖开始的非凡人生 我开的火锅店,鬼差吃了都说好 离婚做回豪门团宠,我靠玄学惊艳世界 工业中华 富贵天下 穿成黛玉亲弟,全红楼都在嗑CP
经典收藏 世子你别乱来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苏联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大明之宝箱系统 大秦二世公子华 天命之寻霸记 龙吟壮歌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乱宋 东汉末年:我黄巾军,包吃包住! 开局穿成奶娃子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二道贩子的崛起 还政于朝之归魏 随风遗留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海军之陆战荣耀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最近更新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带着义子们回大唐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 双穿暴富:技能系统宝库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大乾最狂驸马爷 梦幻旅游者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 穿越:我成了三国废材王子 风流大宋 呢喃诗章 王朝的腐朽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 蜀汉之庄稼汉txt下载 -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 蜀汉之庄稼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