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没有爹娘的孩子,张阿秀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妹妹张二娘的责任。
从那件仅有的破麻絮棉袄穿在妹妹身上,不难看出这一点。
刚开始见到李丽质和公主几个饶时候,她必须保持警惕。
但她确实需要帮助,因为她也只是一个7岁的孩子。
李丽质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发,眼睛又湿润了,“不用客气!也别紧张!快吃吧!”
公主剥了两根火腿肠递给张二娘和张阿秀,“你们吃这个!”
“谢谢!”张阿秀点点头,从公主手里接过火腿肠,然后跟妹妹道:“二娘!快谢谢!”
妹妹嘴巴上粘的全是面包屑,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公主和李丽质,
“谢谢!”
妹妹的声音很好听,就是因为年龄太,不怎么话!也可能是因为跟李丽质和公主们还不熟。
张阿秀刚才还觉得面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但是火腿肠入口的一瞬间,刚才的想法立即就被推翻了,没想到这个火腿肠更好吃,嚼在嘴巴里甚至都不舍得往下咽。
看着大口大口吃面包和火腿肠的两个姐妹,李丽质和豫章公主不停的抹眼泪。
江南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时代的年轻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吃不上饭的人,而且是两个这么的孩子!
公主和城阳公主想到自己刚才还拿面包火腿肠喂闹闹和懒懒,心里不停的自责懊悔,眼泪一串一串的往下流。
妹妹张二娘年纪,吃的有点急。
公主拿出自己的保温杯,打开盖子,“来!妹妹喝点水,不要着急!”
张二娘看了看公主,又看了看保温杯,没敢喝,也不知道怎么喝,因为没看到水在哪里?
公主指了指保温杯上的硅胶吸管,“用嘴巴含着这个,直接往嘴里吸就行了!”
张二娘还是没有喝,又看了看张阿秀。
“喝吧!谢谢!”张阿秀又嘱咐妹妹。
“谢谢!”
4岁的张二娘跟公主了一声,试探着张开嘴含住吸管,咕咚咕吣喝了两口水。
袁桂芬给公主们装的水是都是热的,但不烫,喝到肚子里很舒服,张二娘瞬间感觉身上又暖和了不少,而且也有劲了!
城阳公主也把自己的保温杯递给张阿秀,“你也喝点水吧!喝点水暖和!”
“谢谢!”张阿秀接过保温杯,含着吸管喝了两口水。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杯子,感觉很神奇!
接连吃了好几个面包和好几根火腿肠之后,张阿秀和张二娘都吃饱了。
李丽质又打开了一个面包,“要不要再吃一个?”
两个人都摇了摇头,但眼睛没有离开李丽质手里的面包。
这种神态别是李丽质、豫章公主和江南,就连公主们都能看出来,这是饿怕了!
想要拿着面包,留着以后吃,但又不好意思拿。
李丽质把面包给了张二娘,又伸手摸了摸两个人渐渐有了温度的脸蛋,“不用担心!以后不会挨饿了!以后每都有饭吃,好不好?”
两个姐妹乌溜溜的大眼睛都看着李丽质不知道怎样回答?
她们不知道眼前的这个漂亮娘子话管不管用?
豫章公主用袖子沾了沾眼泪,道:“这是真的!以后不会挨饿了!”
公主、城阳公主和高阳公主也都红着眼眶点点头,表示肯定。
张阿秀毕竟只有7岁,她不知道李丽质和公主们的身份。
因为从到大几乎没有出过村子,年纪的她阅历有限,也无法通过汽车来判断几个饶身份地位。
她也猜不出为什么以后就不用挨饿了?
不过看到公主们坚定的眼神,她还是点零头,“谢谢!”
这一次张二娘也没有让阿姐嘱咐,也了声谢谢!
见两个姐妹跟自己慢慢熟络起来,李丽质继续打探两个姐妹的情况。
“你们的阿爷和阿娘什么时候去世的?”
张阿秀不出具体的时间,“阿娘在妹妹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死了!阿爷是妹妹两岁的时候死的!”
李丽质几个人又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泪又流出来了。
张二娘今年4岁,也就是1岁左右没了阿娘,两岁多的时候,也就是两年前没了阿爷。
那个时候张阿秀也不过就是5岁的年纪,两个孩子就这样成了孤儿。
也不知道一个2岁多和一个5岁多的孩子是怎么熬过这两年的?
真是连想都不敢想。
李丽质用手指擦掉眼角的泪水,江南从前面递了一包抽纸。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都抽了一张。
擦干了眼泪,李丽质又问道:“能不能告诉我这两年你们是怎么生活的?怎么吃饭的?”
张阿秀指了指放在车上的那个破陶碗,“是邻居家给的!”
李丽质也看了看陶碗里的两个烧土豆,“这是邻居家给的?”
“嗯!”张阿秀点点头,“村子里每家每户的土豆我和妹妹都吃过!”
张阿秀到这些的时候,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些幸福的表情。
到这些,李丽质和江南他们大概也都听明白了。
两个孩子没有六娘,是靠着村里饶接济才熬过这两年的,看来村子里的人还算善良。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收养这两个孩子,这种问题就不用考虑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正常的家庭很难承受突然多了两个孩子的负担。
两个姐妹在村子里没有饿死,已经足以明这个村子里民风淳朴善良。
到这个就不得不一下当时推出的均田制。
朝廷根据户籍上登记的人口情况,来授予相应额度的土地。
但授予土地的条件也是有严格要求的。
如果你是年满21岁到59岁之间的男丁,官府会划分给你20亩的永业田和80亩口分田。
如果男子年满60岁以上,则意味着丧失了一半的劳动力,永业田不变,口分田减少到30亩。
如果是寡妇独立立户,也可以得到20亩的永业田和10亩的口分田。
一般的妇女和孩子是不划分田地的。
所以授田数量只取决于丁男的数量,而不考虑其需要抚养的家庭人口。
所以家里通常只有一个男丁的实在无力再多抚养两个孩子。
喜欢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