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凉拌日月

首页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我一个贪官抢两个民女有问题吗 工业中华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大唐钓鱼人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凉拌日月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文阅读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txt下载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13章 弘历的小心思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弘历抬手示意安静,目光扫过群臣。

“诸位的顾虑,朕并非不知。

但各地度量混乱,早已成商事阻碍——江南的尺比塞北短半寸,苏杭的斗比陕甘两成,商户进货要带三套秤,税官收粮得记五种换算,这难道不是更大的麻烦?”

弘历拿起一米长的黄铜尺,“这‘米’以士兵正步为基,百姓走两步便知一米多长;‘千克’合两斤,买菜称粮依旧‘二斤’,只是秤砣准了——传统未丢,只是添了准头。”

周明远连忙补充:“新制保留里、斤、斗等俗称,只是明确定标:一里五百米,一斤五百克,一斗十升,官府会印发换算表户户张贴,半年内新旧并用。

基层官吏若敢借机刁难,按贪腐论处。

商铺校准量具,工部还会发放补贴——这不是破传统,是给传统立规矩。”

弘历看向三位御史,语气缓和却坚定。

“祖宗之法,也得顺时应变。

等百姓发现‘买一斤肉’在南北都是实打实的分量,‘扯一尺布’再无长短偏差,自会明白这新制的好处。”

弘历将量具在案上一放,“今日便按此推行,有不妥之处,再随时调整——但这‘统一标准’的规矩,必须先立起来。”

三位御史对视一眼,虽仍有顾虑,却也躬身领旨。

朝会散后,周明远捧着新制量具走出乾清宫,春风卷着他的袍角,身后还跟着几位捧着《新制换算表》的属官。

监察御史赵启铭与吴尊义、梁国治并肩而行,脸上仍带着几分疑虑。

“周大人,”赵启铭忍不住开口,“这新制推行,真能如皇上所那般顺畅?

我担心地方商户阳奉阴违,暗地里仍用旧秤旧尺。”

周明远停下脚步,指着量具上的刻度笑道。

“赵大人放心,工部已在各省设‘量具校准局’,免费为商户校准量具,每把新秤、每把新尺都刻着校准局印记,市场监督局也会每日沿街巡查,发现无印记的旧量具当场收缴。

更要紧的是,新制对百姓实在——以往买布怕‘短尺’,称粮怕‘秤’,如今一尺就是三十三点三分米,一斤准准五百克,等他们尝到甜头,自会主动换用新制。”

梁国治捋着花白的胡须,忧心忡忡道。

“可税赋文书改用升、千克,老吏们怕是一时难适应,万一算错了数目,岂不是又生乱子?”

“早有准备。”周明远从袖中取出一本簿册。

“这是《新制税赋换算手册》,每省发千本,老吏人手一册,工部还会派教习官下乡培训,六个月内保证官吏全学会。

再,新制十进制换算,比旧制的‘十六两一斤’‘三十步为亩’简单得多,学起来快得很。”

吴尊义望着远处飞鸟,轻声道:“但愿如此吧,毕竟是千年未变的规矩,改起来总要费些力气。”

周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吴御史不妨拭目以待。

下月我陪你去城郊集市看看——卖材农妇称完菜,会笑着‘这新秤称得足,比以前多给了半两’。

布庄掌柜量布时,会指着刻度‘一尺就是三十三点三分米,您尽管量’。等百姓认了这实在,比多少巡查都管用。”

不出半月,京城街头已见新貌。

商铺门框上贴着《新制换算表》,肉铺的铁秤挂着“校准印记”,掌柜称肉时会特意报出“五百克,正好一斤”。

布庄的木尺刻着厘米刻度,裁缝量体裁衣时,嘴里念叨的还是“三尺腰围”,手上却按着“一米”的刻度比划。

江南的粮商王掌柜带着新校准的斗斛去苏州进货,以往要按当地“大斗”换算,如今一斗准准十升,他对着账本笑道。

“总算不用带三把斗出门了,这新制真是救了我们这些跑商的。”

陕西的税官李大人拿着新制平收粮,以往要记“一石合多少斗”的换算表,如今直接按千克称重,账本上的数字清清爽爽,再无模糊之处。

一月后,赵启铭巡查至保定府,见集市上农妇拿着新秤互相比对,布庄掌柜用米尺给孩童量身高,连挑担卖水的贩都知道“一担水正好五十升”,不由得对同行的吴尊义叹道。

“原来真如皇上所,百姓认的不是‘新旧’,是‘实在’——这新制立住了。”

保定府城郊的蒙学堂里,王秀才手持黄铜米尺讲解:“十毫米为一厘米,十厘米为一分米,十进制换算比旧制更易记。”

学童狗蛋、柱子拿着木尺互量身高,“狗蛋一百三十厘米,我一百二十厘米”的喊声此起彼伏。

先生写下《新制儿歌》,稚嫩的跟读声让“米、克、升”成了认知世界的新标尺。

苏州织造工坊内,张掌柜带着裁缝们围着刻有厘米刻度的量体台忙碌。

以往靠经验估“三尺腰围”常出偏差,如今量出“八十厘米”便能精准下料,张掌柜算起账来喜道。

“按新标裁衣,十件能省两匹布!”

中华火炮公司车间里,李师傅用毫米卡尺测炮管内径,读数“九十八毫米”时误差不超半毫。

“按新标下料,壁厚一分不差,炸膛隐患少了!”

仓库里钢材按吨计、火药按克分,账房先生老刘记起账来清清楚楚,领料再无错漏。

南阳府县学堂赵先生带学生量百米跑道,演示“两百米是两里路的五分之一”,数理课上用升量器装水,孩子们看着“一升水重一千克”的平平衡,眼里满是好奇。

……

养心殿内檀香袅袅,弘历手持周明远的奏折,眉头先紧后舒。

奏折里既有新制推行的成效,例如保定学童用米尺量身高,苏州织造靠厘米刻度省布料等。

也如实报了各地动荡,苏州商户嫌换算麻烦罢市三日,山西老吏算错税粮闹了纠纷,还有老妪拿着旧秤哭诉“新秤称少了粮”。

“改千年旧制,风波果然难免。”

但看到后续补报“工部派教习驻市指导,七日后商户复时“老吏经培训已能算清”“验秤后老妪知新秤更足”,神色渐渐缓和。

弘历放下奏折,对贴身太监李玉道:“传朕旨意,赏工部官员各百两,增印万份换算表发往各地府县。

另让《中华日报》多登百姓得实惠的例子,助新制立稳。”

李玉得令踮着脚退出去,殿门“吱呀”合上,弘历往龙椅上一靠,将翻卷的旧制换算册“啪”地扔在案上。

瞅着新制量具上清晰的“米”“千克”刻度,弘历终于笑出声:“可算不用跟这些零散旧制较劲了!”

习惯了现代度量标准的弘历,早烦透了各地奏报的混乱——江南用“丈”、塞北论“步”,粮税影石”影担”,连算亩产都得先理一堆换算,如今新制立了,按体系办事怎不舒心?

喜欢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请大家收藏:(m.6xsz.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斗破侯府,矜贵世子日日沦陷 九凤,我娶不过来啊 长夜难眠迷案 乖徒儿下山去吧,你师姐倾国倾城 离婚做回豪门团宠,我靠玄学惊艳世界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开局上门提亲,我带SSS级罪犯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出马仙之王 逍遥小闲人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别乱来 墓宝之城 红楼之手握空间嫁如海 婚姻反击战 世子你别乱来 重生饥荒年代,我有超市空间怕啥 巫界术士 如果晨光有声音 斗罗:我开局神灵后裔 阎王让尔三更噶,大佬说:你试试
经典收藏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二十七载 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开局签到百万神魔,我在异界称尊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荣耀鹰旗飘扬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大明之宝箱系统 工业中华 当官哪有种地香 穿越:重塑大唐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开局穿成奶娃子 乱世扬明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会长真男神[全息]
最近更新 开局军火库,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绝色生骄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乱世边军一小卒 穿越大梁,我带着七个老婆去流放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 大魏芳华 呢喃诗章 红楼琏二爷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对弈江山 红楼群芳谱 穿越大唐:打造最强工业园 中国野史大甩卖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当官哪有种地香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凉拌日月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txt下载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最新章节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