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大唐钓鱼人 荣耀鹰旗飘扬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一统大宋 烈火南明二十年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1章 菩提共护 法脉同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菩提树下共焚香,汉梵碑文映日光。一脉法缘连万里,唐竺灯火照千江。”初夏的菩提伽耶,千年菩提树枝繁叶茂,树影婆娑间,数百名工匠正围着金刚座忙碌——大唐派遣的匠人正将琉璃瓦铺在新修的佛殿飞檐上,竺石匠则在殿壁雕刻着佛陀成道的浮雕,两种不同的工艺在阳光下交相辉映,竟有种浑然成的和谐。这便是李承乾与那陵提婆王约定的“共护圣地”工程,以菩提伽耶为纽带,将两国的宗教认同与政治联盟系得更紧。

年初,那陵提婆王在给李承乾的奏折中写道:“菩提伽耶为佛陀成道之地,乃下佛子心中圣地,然历经战乱,殿宇倾颓,王愿与大唐共修此圣地,立碑为证,永传法脉。”李承乾阅后当即批复:“朕与都督虽隔万里,然护持佛法之心相通。今遣将作监工匠百人,携琉璃、云锦相助,愿圣地重光,法脉永续。”

此番带队赴竺的,是将作监少匠宇文恺——他曾参与过大慈恩寺的修建,对唐式佛殿营造极有心得。当他带着工匠们抵达菩提伽耶时,那陵提婆王已命人清理出废墟,备好石料。两人在菩提树下会面时,宇文恺展开图纸:“都督请看,我方拟在金刚座北侧增建‘唐式藏经阁’,采用歇山顶,覆琉璃瓦,内置大唐送来的《大藏经》;南侧则按竺样式修‘转经回廊’,让香客可顺时针绕殿祈福,两全其美。”

那陵提婆王看着图纸上唐式的斗拱与竺的浮雕和谐共存,抚掌笑道:“宇文少匠所言极是!我已命人在金刚座旁预留空地,待殿宇修成,便立‘唐竺共护碑’,刻汉梵双语铭文,让后世知此圣地乃两国共护。”

开工后,工地上每日都能见到奇妙的景象:大唐工匠教竺石匠打磨琉璃,让佛殿的窗棂透进七彩光;竺匠人则教唐锐刻莲花纹,让唐式佛龛多了几分异域庄严。有次修浮雕时,竺石匠想刻“佛陀降魔”的场景,宇文恺提议:“可在魔军的衣纹里加些唐式云纹,象征‘魔由心生,而佛性遍下’,岂不更妙?”石匠们听后连连称是,最终刻出的浮雕里,魔军的铠甲缀着唐式宝相花,佛陀的袈裟却带着竺的细密褶皱,成了两国工艺交融的典范。

三个月后,藏经阁率先落成。当大唐工匠将最后一块“佛光普照”的匾额挂上阁门时,那陵提婆王亲自率僧侣们前来礼佛。阁内供奉的《大藏经》共五千卷,皆用唐纸抄写,封面裱着云锦,其侄金刚经》的扉页还绘着玄奘取经的故事——这是李承乾特意命人绘制的,意在让竺信众铭记“唐竺法缘由来已久”。

“此阁所用琉璃,采自长安附近的耀州,”宇文恺指着窗棂,“日光透过时,会在地面映出‘卍’字纹,与竺的吉祥寓意相合。”那陵提婆王望着地面流转的光斑,双手合十:“大唐皇帝陛下用心至此,真乃佛子之心。王定当派僧侣日夜守护,不让经卷沾半点尘埃。”

与此同时,“唐竺共护碑”也已刻成。碑高丈余,碑首刻着双龙戏珠(唐式)与莲花宝相(竺式),碑身左侧刻汉文:“大唐贞观某年,与竺州共修菩提伽耶,护持圣迹,法脉同源,永结盟好。”右侧刻梵文,意思完全相同。李承乾还特意命人将自己的御笔“万法归一”四字刻在碑额,笔力雄浑,与那陵提婆王题写的“梵唐共辉”相映成趣。

立碑当日,菩提伽耶举行了盛大的法会。大唐来的高僧与竺的论师共登法座,用汉梵双语宣讲《楞严经》。当讲到“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时,两国僧侣同声唱和,声浪越过菩提树梢,惊起一群白鹭,绕着新修的佛殿盘旋三圈,仿佛在见证这跨越万里的法缘。

消息传回长安,李承乾下旨:“自今往后,大慈恩寺每年选派三名高僧赴菩提伽耶,主持法会,传授汉地佛法;竺州也可选派僧侣入唐,在大慈恩寺研习,互学互鉴。”旨意下达后,大慈恩寺的玄奘法师(虚构延续)主动请缨,愿率首批使团前往,他:“老衲当年西行取经,得竺僧众相助,如今正好回报这份法缘。”

而在曲女城,那陵提婆王承诺的“大唐护国寺”也在如火如荼地修建。此寺完全仿照长安的大慈恩寺格局,却在细节处融入竺特色:唐式的大雄宝殿外,围了一圈竺式的转经筒;寺门的石狮踩着莲花座,而不是唐狮常见的绣球;最特别的是,主殿供奉的佛陀像,面容是竺的庄严相,衣纹却是吴道子笔下的“吴带当风”,远看如唐佛临竺,近看又似梵佛入长安。

寺中最珍贵的宝物,是玄奘的顶骨舍利——这是李承乾特意从长安大慈恩寺分出的一份,用金棺银椁盛放。当舍利被迎入寺中时,曲女城的百姓倾城而出,沿途焚香跪拜,不少老人哭着:“玄奘大师当年曾在此讲法,如今他的舍利归来,是要保佑唐竺永远和好啊!”

那陵提婆王还按约定,请大唐高僧担任护国寺住持。首任住持是来自长安荐福寺的慧能法师,他精通梵文,又懂竺医理,到任后不仅讲经法,还在寺中设“施药院”,用唐竺合璧的药方为百姓治病。

慧能还在寺中开设“译经院”,与竺僧侣合作翻译佛经。他们将汉地的《六祖坛经》译为梵文,又把竺的《阿含经》译为汉文,其侄坛经》的梵译本里,“明心见性”被译为“菩提在己心”,更贴合竺信众的理解,很快在竺各州流传开来。

这年深秋,李承乾收到那陵提婆王的奏折,护国寺的香火已超过曲女城的老牌寺院,连波斯、大食的商人都来寺中祈福,并称“大唐的佛法,如恒河的水,能包容万物”。李承乾阅后笑道:“朕要的不是让竺信众改信汉地佛法,而是让他们明白,唐竺虽远,却因佛法而心意相通。就像这菩提伽耶的树,根在竺,叶却能承接长安的雨露。”

他当即命人打造一批“唐竺合璧”的法器——如刻着汉文“阿弥陀佛”与梵文“嗡嘛呢叭咪吽”的念珠,送给护国寺。慧能法师收到后,在法会上对信众:“念珠上的字虽不同,念的却是同一份慈悲;就像大唐与竺,虽语言有别,却共护同一片菩提。”

冬至时节,菩提伽耶的法会与曲女城的护国寺法会同时举校两地的僧侣用飞鸽传书,同步宣讲同一部经;信众们虽隔万里,却在同一时刻焚香跪拜。当长安的钟声与曲女城的螺号在风中相遇,当菩提伽耶的经幡与大唐护国寺的唐旗同时飘扬,一种无形的纽带已将两国的信仰紧紧系在一起——这纽带,比任何盟约都坚固,比任何军队都有力,因为它扎根在百姓的心中,流淌在文明的血脉里。

那陵提婆王在给李承乾的岁末奏折中写道:“今岁护国寺的香火钱,已能资助十所州学,可见佛法昌盛,民生亦安乐。这都是托大唐皇帝陛下的福,让竺州既得法益,又得实惠。”李承乾批复时,特意在末尾加了一句:“法脉如江河,分流虽异,终归大海。唐竺共护菩提,便是共护这下太平的源头。”

窗外的雪落无声,李承乾望着案上那幅《菩提伽耶胜境图》,图中唐式的藏经阁与竺的金刚座在菩提树下相依相存,忽然明白:所谓“共护”,从来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而是像两棵相邻的大树,根在地下交错,叶在云端相拥,共同为这片土地遮挡风雨。而菩提伽耶的香火与大唐护国寺的钟声,便是这两棵大树上最动饶果实,在岁月里散发着跨越国界的芬芳。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唐储君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出马仙之王 穿书年代,嫁给男主的硬汉叔叔 罗云秀才传奇 末日副本:无限列车囤货求生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救世后,猪脚慢穿ing 暴君们的团宠小公主 修仙之走近科学 我独御众敌 都市超强狂龙 师尊是条大龙,日日缠我!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重生:权势巅峰 仙路至尊 嫡女她又美又飒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夫人来得刚刚好 烈火南明二十年 穿书之嫡妻悠闲 斗罗之金龙逆世
经典收藏 回到战国当诸侯 二道贩子的崛起 沸腾的青泥洼 三国之袁家庶子 红楼王权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当官哪有种地香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天命之寻霸记 在下北地王刘谌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我在大唐斩妖邪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立汉 陈武风云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我一谋士,随身带把巨剑很合理吧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最近更新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 红楼琏二爷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穿越成丐帝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将军,天冷了披件黄袍吧! 从生撕虎豹开始,杀穿皇朝称帝! 吾乃世家子 大魏芳华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边军:从女囚营开始 绝色生骄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