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岳父是朱元璋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荣耀鹰旗飘扬 盛唐华章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宋有毒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7章 岁贡述职 君臣相得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紫宸殿里见君臣,贡册新添汉墨痕。共话蕃州兴废事,一堂和气暖乾坤。”秋收后的长安,朱雀大街上旌旗飘扬,一队身着唐式朝服的竺使者正缓步前行,为首者正是竺州都督那陵提婆王。他身后的队伍中,既有捧着火珠、宝石的侍从,也有背着账册的文吏,行囊里装着的不仅是岁贡珍品,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治理答卷——这是他首次以藩属州都督的身份赴长安述职,也是唐竺关系迈入新阶段的重要见证。

自竺州设立以来,李承乾便定下“岁贡述职”制度:藩属州需在秋收后派遣使者入朝,汇报一年内的治理情况,献上本地特产。往年那陵提婆王多遣使者代劳,今年却执意亲往,在给李承乾的奏报中写道:“臣蒙陛下恩,得掌梵土,不敢自逸。愿亲赴长安,面陈治理得失,以表臣心。”

消息传到长安,李承乾特意命鸿胪寺整修驿馆,准备迎接。他对太子李象笑道:“那陵提婆亲来述职,足见其诚意。朕要亲自听听他如何治理竺州,也要让他看看长安的繁华,更知归唐之利。”

那陵提婆王抵达长安时,受到了亲王规格的礼遇。李承乾命李象率百官出城迎接,朱雀大街两侧的百姓夹道欢呼,不少人指着竺使者的服饰啧啧称奇,孩童们则追着队伍奔跑,喊着“梵州来的客人”。那陵提婆王望着眼前的盛世景象——宽阔的街道、林立的坊盛往来的商旅,眼中满是赞叹,对身旁的李象道:“长安之盛,果然名不虚传。臣在曲女城仿建朱雀大街,如今看来,不过是得其形,未得其神啊。”

次日朝会,太极殿内庄严肃穆。那陵提婆王身着紫袍玉带,按唐制行三跪九叩之礼,奏道:“臣那陵提婆,幸赖陛下威,竺州年内风调雨顺,百姓安乐。今特来述职,恭请陛下圣安。”

李承乾赐其平身,温言道:“都督一路辛苦。朕听闻你在竺州推行唐制,兴州学、开瓷窑、护丝路,颇有成效,来与朕听听。”

那陵提婆王取出早已备好的账册,双手奉上:“臣不敢居功。这是竺州的户籍册与赋税账,皆用唐纸抄写,汉文标注。年内新增编户三千,赋税比去年增两成,皆因丝路畅通,商税兴旺。”

内侍将账册呈至御前,李承乾翻开细看——册页整洁,字迹工整,户籍登记详尽到每户的丁口、田产,赋税账目更是条分缕析,连州学的花费、驿站的修缮都记录在册。他抬头笑道:“都督治理有方,账册比长安的县衙还要细致。看来你是真把竺州当成大唐的土地来治啊。”

那陵提婆王躬身道:“臣不敢懈怠。臣深知,竺州能有今日,皆赖陛下法度。臣已按唐制整顿吏治,凡贪赃枉法者,无论婆罗门还是刹帝利,一律按唐律处置;州学的学子今年有三人赴长安考取功名,臣已命他们返乡任职,传扬大唐教化。”

朝会结束后,李承乾在麟德殿设宴款待那陵提婆王。席间摆满了唐竺合璧的菜肴:用竺香料烹制的胡饼,配着长安的酪浆;恒河的鲜鱼,按唐式做法清蒸,淋上吐蕃的酥油。酒过三巡,那陵提婆王起身离席,对李承乾深施一礼:“陛下,臣有一事恳请圣恩。竺州虽已归唐,然‘竺’之名仍带异域之福臣愿请陛下赐一新名,以显‘梵唐一家’之意。”

李承乾闻言,略一沉吟:“竺乃佛国圣地,梵音悠扬,不如就疆梵州’如何?取‘梵唐共辉’之意,既存其本,又显归属。”

那陵提婆王眼中闪过狂喜,伏地叩首:“‘梵州’之名,甚合臣意!谢陛下赐名!臣愿梵州永为大唐藩屏,世世归顺!”

李承乾扶起他,命内侍取来一方匾额,上书“大唐梵州”四个金字,笔力雄浑,正是他亲笔所书。“此匾赠予曲女城,悬挂于州衙正门,让梵州百姓日日得见,知自己是大唐子民。”他又指着案上的礼物,“朕亦有回赠:《唐律疏议》《大衍历》各一套,供梵州参照施行;另有百匹云锦,织着黄河与恒河交汇的纹样,愿两河子民永结同心。”

那陵提婆王捧着匾额,如获至宝,连声道:“臣定将匾额供奉于州衙,让梵州官吏百姓日日瞻仰,不忘陛下恩德。臣还想恳请陛下恩准:梵州愿按唐制,三年一述职,岁岁贡本地特产,永守藩臣之礼。”

李承乾大悦:“都督有此心,朕心甚慰。自明年起,梵州岁贡可不必过于贵重,只需些香料、药材,以表心意即可。倒是州学的优秀学子,可多送些来长安求学,朕亲自考校。”

宴席上,那陵提婆王还与百官交流起梵州的治理心得。他向户部尚书请教均田制的细节,与礼部尚书探讨佛诞节与清明的合办之法,甚至拉着工部尚书询问改进水车的技艺。有大臣笑言:“都督如今起唐制,比我等还要熟悉。”那陵提婆王正色道:“非是熟悉,而是深知唐制能安百姓、富家国。臣在梵州推行的每一条法度,都经百姓检验,确是利大于弊,这才敢坚持施校”

在长安停留的一月里,李承乾特许那陵提婆王游览京城。他在国子监听学子们诵读《论语》,在大慈恩寺与玄奘法师探讨佛法,在西市的梵音阁看唐梵商人交易,甚至还去尚书省旁观官员办公。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询问,命随从记录,准备带回梵州效仿。

离京那日,李承乾亲自送至灞桥。那陵提婆王望着眼前的帝王,忽然双膝跪地,捧着梵州的户籍册副本道:“臣此去,定将陛下的恩德传遍梵州每一寸土地。这户籍册上的每一个名字,都是大唐的子民,臣会像守护恒河一样守护他们,绝不负陛下所停”

李承乾扶起他,笑道:“朕信你。治理藩属,不在苛求,而在同心。梵州有佛国之善,大唐有中原之礼,两相融合,便是最好的治理。”

那陵提婆王带着“大唐梵州”的匾额返回曲女城时,全城百姓夹道欢迎。当匾额悬挂在州衙正门的那一刻,梵音与唐乐同时响起,僧侣们诵经祈福,学子们齐硕论语》,场面庄严而热烈。那陵提婆王对百姓们高声道:“从今往后,我们是梵州人,更是大唐人!陛下赐我们之名,我们要以忠诚回报!”

消息传回长安,李承乾望着舆图上被标注为“梵州”的区域,对李象道:“你看,治理边疆,武力能定一时,文教能安一世,而君臣相得、心意相通,方能传之久远。那陵提婆今日的忠诚,不是因畏惧大唐的强盛,而是因他真正明白,归唐对梵州百姓是福不是祸。”

李象点头:“就像那匾额上的‘大唐梵州’,‘大唐’是根,‘梵州’是叶,根叶相连,才能枝繁叶茂。”

暮色中的太极殿,烛火摇曳,映着案上那本梵州的户籍册。李承乾知道,当梵州的名字出现在大唐的舆图上,当户籍册上的梵文名字旁标注着汉文注解,当那陵提婆王真心实意地以“大唐藩臣”自居,这场跨越万里的文明融合,便已真正扎下了根。而岁贡述职的意义,从来不止于礼仪的履行,更是心与心的印证——就像恒河汇入大海,不是消失,而是以更辽阔的姿态,奔向更远的未来。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唐储君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猛鬼故事情怀篇 红颜助我证长生 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重生:权势巅峰 开局执掌人皇幡,镇压主角师尊! 我有一个狐仙老婆 纵横鬼谷八荒的沙雕玩家们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未拾 她真的太香了 红楼之手握空间嫁如海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王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重来一次,觉醒短跑圣体 快穿:爱拚才会赢 贫僧唐三葬,葬天葬地葬众生 仙魔:我靠加点肉身成圣 快穿之炮灰打脸忙
经典收藏 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大唐: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重生苏联 东汉末年:我黄巾军,包吃包住! 足球风暴 世子你别乱来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大明:我和建文帝的逃亡之路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开局穿成奶娃子 烈虎军 还政于朝之归魏 沸腾的青泥洼
最近更新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众生芸:王者浴血 三国大军湿家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盛唐华章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学名张好古 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巽风和吹王者归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汉末之全面开战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且隋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命理探源【译注】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