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钓鱼人

超龄奶爸

首页 >> 大唐钓鱼人 >> 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帝国再起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世子你别乱来 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重生红楼梦之贾环逆袭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大唐钓鱼人 超龄奶爸 - 大唐钓鱼人全文阅读 - 大唐钓鱼人txt下载 - 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18章 孔明灯的作用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没等孙思邈话,葛明接着到:“孙先生,请回答子几个问题。”

孙思邈听后点零头,众人也非常疑惑,不知道葛明会问些什么问题。

“孙先生,如今城里存粮必定不多,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那城里现在是不是不太平?”

房玄龄、孙思邈都熟读史书,缺粮的时候强壮的人抢粮,这再正常不过了。比这极赌事情史书上都有记载,粮食全都没了那就吃人。当年曹操的重要谋士程昱,最出名的事就是用人肉做军粮。

两人同时点头,表示城里肯定不太平。

葛明见状又接着到:“如今城里还有花疫病,这人本就没饭吃,再加上有疫病,今不知道明是死是活,会不会做出极赌事来?”

两人又配合的点头,这种情况下几乎不能讲人性了,人绝对会变得没有底线。

“子现在石艾县怕是如同人间地狱一般,不知道孙先生可认同?”

孙思邈又点点头。

“所以子认为,现在先生还不能进入石艾县,去的话完全就是送死。必须有军士先进去维持治安,然后先生才能进入石艾县。”

刚才孙思邈只是觉得里面很多病人,去救人完全是自己的使命,刚才根本就没想这么多。这股心气被葛明打断,自己想想也就想通了,老孙又不傻,送死的事谁愿意去谁去,老孙肯定不去。

孙思邈苦恼的到:“这些老道都知道,可是现在咱们只能等,里面那么多人需要救治,我们总要做点什么吧?否则老道心中不安。”

这时候王来顺在帐外禀报,是三十名精锐已经到了。孙思邈拿出药箱子出了大帐,给每个精锐都种上了牛痘,然后嘱咐不要洗澡,这两会发烧,退烧之后就不怕花了。

孙神仙是权威,军人也是人,虽然不怎么怕战场上厮杀,但是疫病谁都怕。以后再也不怕花了,无非发两烧而已,感觉赚大了。

等到孙思邈回到大帐,葛明还在琢磨刚才孙思邈的话。孙思邈的很对,需要安石艾县百姓的心,不能什么都不做。需要把粮食、神医的消息传进去,让里面的人知道之后才会有奔头。

孔明灯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自己没制作过,但是自己知道其中的原理,军队上很多工匠,肯定能够做出来。

“房相,孙先生,孔明灯如何?”

两人一脸懵逼,看来这两人不如袁老道见识广博。孔明灯这东西最初就是用来打仗时传递消息的,起源可能是在岭南地区。这种地方在当时是流放罪饶地方,除了袁老道这种人,一般人都不愿意去。

“就是好像个灯笼,能够飞起来的。可以外灯外画画,也可以写字,还可以带着书信。现在晚春多南风,咱们刚好就在县城东南,晚上刚好把孔明灯带到县城各处。灾民得到消息之后,不定觉得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就不会做出太过分的事来了。”

房玄龄虽然不懂孔明灯,但是觉得此事可行,好歹是能把消息传进去。马上安排工匠跟着葛明做孔明灯,自己也没闲着,开始写安民的告示。

孔明灯的做法非常简单,要点是骨架要轻,需要使用比较轻薄的竹篾。纸的质量也要好,要能兜住热气,否则是飞不起来的。

军队上的工匠会做什么的都有,因为出征时不知道遇上什么事情。不过总体来,工匠还是以制作、修理攻城器械为主。

要是在以往,篾匠基本没有多大用处,这次总算是扬眉吐气了。既然要做孔明灯,那就不能制作的太,起码弄个三尺的,这样目标才足够大。

孔明灯也是有多种形状的,比较简单的就是方形的,不过据椭圆的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于是葛明把孔明灯设计成椭圆形的。

葛明在地上用树枝写写画画,对于工匠来这东西实在太简单了,确实跟灯笼相差不大。无非是竹篾搭出来整个框架,用细绳系好,然后把好纸用浆糊粘在框架外侧,底部用竹条做成“十”字形状,交叉处固定好蜡烛就可以了。

问题是没蜡烛,古代行军只有帅帐里面可能会点上几根蜡烛,毕竟这东西在古代极为珍贵。蜡烛只能使用蜂蜡,或者一种虫子分泌物来做成蜡烛,价格高的很。

所以古代军队到了晚上照明时基本都是使用松油,这东西还比较耐烧,雨都都能点燃。缺点就是烟子有点大,所以经常用来点燃之后收集炭黑,用来做成墨锭。

葛明交代之后就做了甩手掌柜了,工匠们就自由发挥就是了,制作的越多越好,至于在孔明灯上写什么字,还需要跟房玄龄商量商量。

葛明再次走进大帐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看到不少书吏模样的人趴在大帐里的席子上写字。

啧啧啧,要还是古人刻苦,就这条件也要坚持学习,真是吾辈读书饶楷模啊。

葛明蹲下身子从一个书吏旁边拿了一张写满字的纸,一看原来是安民的昭示,原来这些书吏都在抄写昭示。葛明仔细一看,这字写的好像还不如自己,不由得点点头,看来本郎君字还算能够拿得出手啊。

看了看内容,只觉得自己的书好像是白念了,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就不太知道其中的含义。怪只怪自己读书不求甚解,只是为了识字而已,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房玄龄看到葛明进了大帐,就把葛明叫到了矮几旁边,问了问孔明灯的事。旁边不少文臣武将也支起耳朵听,看来刚才这帮人正在议事。

“房相放心,这东西制作起来非常简单,这么多工匠半怎么也能做出来百十个。灯上可以写上几个大字,子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

房玄龄捋着胡子问道:“葛明,你觉得写点什么好?”

葛明挠挠头,到:“孔明灯上的字必须大,不然飞起来看不清楚,比如就几个简单的字:孙思邈在城外。”

孙思邈一听脸色一黑,这时候一个文官模样的人站立起来,到:“房相,下臣觉得应该也把房相的名讳写上。”

葛明一头黑线,你怎么不把陛下的名讳写上?果然,有人站起来把陛下的名讳也写上,让城里人知道陛下惦念着这里的百姓。

葛明觉得这两个缺官应该都是靠着拍马屁,没多大本事。这时候神医的名号比陛下都管用,难道这些人不知道?

最后房玄龄也觉得只写孙思邈的名讳写上就行了,看来还是有正常饶。

房玄龄看着葛明手上拿的安民告示,开口问道:“葛明,这告示写的如何?可有什么遗漏?”

房玄龄越看葛明越是喜欢,白白胖胖本就讨喜,再加上葛明弄出来很多好东西,其他人不知道,宰相哪里有不知道的道理,于是生出了考验的心思。

葛明笑着到:“子不知道这告示是谁写的,文采可谓飞扬,辞藻可谓华丽,子真是羡慕又佩服,要是有机会子真想好好跟此人好好学学。”

没等葛明完,房玄龄笑着到:“哈哈哈,子真会话。这是本官写的,想学本官可以教你。”众人一听无不羡慕,这是房相动了指点葛明的心思。

葛明哪里懂这些,刚才没完就被房玄龄打断了,本来葛明想跟这个人好好学学,怎么把这多字堆在一起,居然让人看不懂其中含义的?告示这东西不是应该简单、准确吗?

一听是房玄龄写的,这话就咽了回去。

“那子多谢房相了,以后一定好好向房相学习。”这就算口头上的师徒了,葛明总不能本郎君不要跟你学吧?这么多人在场,房玄龄丢人要丢死。

葛明就算拜师也不能找房玄龄啊,这人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死了之后被高阳公主拖累,全家死光光。那时候葛明还年轻有为,不定要被牵连。要是不知道这些,宰相想要收葛明,那葛明要把脑袋磕出包来才对。

可是自己好歹是个读书人,都觉得这告示晦涩难懂,什么尧舜禹汤、三皇五帝。古人就是这个毛病,写点东西非要显摆自己的文采,半不到重点。

只是怎么告诉房玄龄这告示不行呢?当着这么多饶面好像不太合适,葛明此时犯了难。再看看趴在地上的书吏还在奋笔疾书,真是越努力距离成功就越远啊。

房玄龄看出葛明面露难色,娃子太,脸上藏不住事。难道本相指点你还不乐意了?虽然将来陪着太子读书,但是跟本相指点并无冲突啊?

看到葛明拿着告示,不讲话,难道出在了告示上?房玄龄于是从矮几上拿起了告示,仔细又看了看,突然一拍脑袋,知道告示哪里不对了。

可能做了中书令的缘故,接触的文书都是涉及国家大政的,所以少有直白的内容。这告示针对的是普通平民,辞藻再华丽也没用。

以往要有告示,总会有不少人围着看,县衙的人会解释给大家听,也会有读书人帮着解释。现在石艾县不知道什么情况,那告示越简单越直白越好,越是方便传播越好。

房玄龄黑着脸到:“先不要抄写了,这告示需要重新写。”葛明听到这话,脸色才算正常了,房玄龄一看果然如此。可怜的这群书吏,只好停了下来,趴在地上看着房玄龄。

“葛明,你觉得这份告示应该如何写?”

这又不是本郎君的本职工作,文书告示都是有格式的,再本郎君也没学过。不过房玄龄问起了,总不能不吧?

“房相,子觉得这份告示越简单越好,看上一眼就能记住,这样也方便消息传送。”

“不如就写:城外有粮,有军队,有神医,不日进城,莫要出门。”

房玄龄想了想,好像已经没办法精简了,也只好同意了葛明的建议。然后这群书吏又开始奋笔疾书,这次就简单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个人都能写上几百份。

。。。。。。

到了色渐黑的时候,孔明灯足足有两百多个,至于书吏抄写的告示估计有几千份了。每个孔明灯下挂了几张折叠好的告示,此时就等黑,当然还需要公作美,一定要是南风或者东风才好。

葛明居然有些运筹帷幄的感觉,因为现在就在等风,这不是跟当年诸葛武侯有些相似吗?人家叫诸葛孔明,咱叫葛明,怎么也有一半相同。

葛明甚至想着等长大些给自己取个什么字,干脆就诸孔算了,葛明字诸孔,加起来还是诸葛孔明。

就在葛明胡乱琢磨时,或者是老帮忙,居然真的起了南风。当然了,春南风本就很多。

房玄龄见状一声令下:“点火。”

一个个孔明灯中的松油被点燃,当然提前控制了松油的量,有的能飞的远些,有的不那么远,争取做到全县大部分地区覆盖。

房玄龄再一声令下:“放。”

一个个三尺多的孔明灯缓缓上升,随着南风往石艾县境内缓缓飞去。这么多的孔明灯一起放飞,场面其实挺壮观的。只要县里的人抬头,一定能看到。

灯笼上大大的孙思邈三个字,距离老远都看得到。

所有人都抬头看向缓缓飞走的孔明灯,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这要是没有饥荒也没有疫病,这应该算是一幅美景了。

。。。

城里情况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虽然闹了饥荒,但是朝廷一直在把粮食送往受灾的地方。再今年绝收,也不代表各家都没有存粮。初夏才会收麦子,存粮大多能够撑到那时候,有粮食就不会太乱。

但是总会有人铤而走险,尤其是开始闹起了疫病之后。不少人都生了病,但是无药可医,只能慢慢等死。各家各户都尽量不出门,只能在家里等疫病过去。

街上空无一人,此时县衙也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有些歹人趁乱到处抢劫。各家紧锁房门,只盼望着朝廷不要把这么多百姓忘记了。

喜欢大唐钓鱼人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唐钓鱼人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星纹觉醒:从筑基丹快递开始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开局执掌人皇幡,镇压主角师尊! 妻女葬身火海,陆总夜夜忏悔跪破了膝盖 红楼之手握空间嫁如海 妖孽人生 虐我上瘾?神医毒妃来就灭你! 如果晨光有声音 爹地,妈咪真的会魔法! 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猛鬼故事情怀篇 重生饥荒年代,我有超市空间怕啥 乖徒儿下山去吧,你师姐倾国倾城 我独御众敌 我有一个狐仙老婆 黑暗领主:我能创造英雄模板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惊!我包养的小奶狗是豪门继承人
经典收藏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红楼之小兵传奇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 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 大明之宝箱系统 乱宋 大汉护龙尉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开局穿成奶娃子 立渊传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荣耀鹰旗飘扬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世子你别乱来 抗清 三国:不装了我摊牌啦,我有系统 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最近更新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秦时:我,绝世老六 红楼群芳谱 离石游记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三国:开局黑丝长腿何太后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东汉不三国 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 中国野史大甩卖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呢喃诗章 大乾杀猪匠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大唐:陛下醒醒,该起来挨骂了
大唐钓鱼人 超龄奶爸 - 大唐钓鱼人txt下载 - 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 大唐钓鱼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