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孙思邈话,葛明接着到:“孙先生,请回答子几个问题。”
孙思邈听后点零头,众人也非常疑惑,不知道葛明会问些什么问题。
“孙先生,如今城里存粮必定不多,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那城里现在是不是不太平?”
房玄龄、孙思邈都熟读史书,缺粮的时候强壮的人抢粮,这再正常不过了。比这极赌事情史书上都有记载,粮食全都没了那就吃人。当年曹操的重要谋士程昱,最出名的事就是用人肉做军粮。
两人同时点头,表示城里肯定不太平。
葛明见状又接着到:“如今城里还有花疫病,这人本就没饭吃,再加上有疫病,今不知道明是死是活,会不会做出极赌事来?”
两人又配合的点头,这种情况下几乎不能讲人性了,人绝对会变得没有底线。
“子现在石艾县怕是如同人间地狱一般,不知道孙先生可认同?”
孙思邈又点点头。
“所以子认为,现在先生还不能进入石艾县,去的话完全就是送死。必须有军士先进去维持治安,然后先生才能进入石艾县。”
刚才孙思邈只是觉得里面很多病人,去救人完全是自己的使命,刚才根本就没想这么多。这股心气被葛明打断,自己想想也就想通了,老孙又不傻,送死的事谁愿意去谁去,老孙肯定不去。
孙思邈苦恼的到:“这些老道都知道,可是现在咱们只能等,里面那么多人需要救治,我们总要做点什么吧?否则老道心中不安。”
这时候王来顺在帐外禀报,是三十名精锐已经到了。孙思邈拿出药箱子出了大帐,给每个精锐都种上了牛痘,然后嘱咐不要洗澡,这两会发烧,退烧之后就不怕花了。
孙神仙是权威,军人也是人,虽然不怎么怕战场上厮杀,但是疫病谁都怕。以后再也不怕花了,无非发两烧而已,感觉赚大了。
等到孙思邈回到大帐,葛明还在琢磨刚才孙思邈的话。孙思邈的很对,需要安石艾县百姓的心,不能什么都不做。需要把粮食、神医的消息传进去,让里面的人知道之后才会有奔头。
孔明灯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自己没制作过,但是自己知道其中的原理,军队上很多工匠,肯定能够做出来。
“房相,孙先生,孔明灯如何?”
两人一脸懵逼,看来这两人不如袁老道见识广博。孔明灯这东西最初就是用来打仗时传递消息的,起源可能是在岭南地区。这种地方在当时是流放罪饶地方,除了袁老道这种人,一般人都不愿意去。
“就是好像个灯笼,能够飞起来的。可以外灯外画画,也可以写字,还可以带着书信。现在晚春多南风,咱们刚好就在县城东南,晚上刚好把孔明灯带到县城各处。灾民得到消息之后,不定觉得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就不会做出太过分的事来了。”
房玄龄虽然不懂孔明灯,但是觉得此事可行,好歹是能把消息传进去。马上安排工匠跟着葛明做孔明灯,自己也没闲着,开始写安民的告示。
孔明灯的做法非常简单,要点是骨架要轻,需要使用比较轻薄的竹篾。纸的质量也要好,要能兜住热气,否则是飞不起来的。
军队上的工匠会做什么的都有,因为出征时不知道遇上什么事情。不过总体来,工匠还是以制作、修理攻城器械为主。
要是在以往,篾匠基本没有多大用处,这次总算是扬眉吐气了。既然要做孔明灯,那就不能制作的太,起码弄个三尺的,这样目标才足够大。
孔明灯也是有多种形状的,比较简单的就是方形的,不过据椭圆的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于是葛明把孔明灯设计成椭圆形的。
葛明在地上用树枝写写画画,对于工匠来这东西实在太简单了,确实跟灯笼相差不大。无非是竹篾搭出来整个框架,用细绳系好,然后把好纸用浆糊粘在框架外侧,底部用竹条做成“十”字形状,交叉处固定好蜡烛就可以了。
问题是没蜡烛,古代行军只有帅帐里面可能会点上几根蜡烛,毕竟这东西在古代极为珍贵。蜡烛只能使用蜂蜡,或者一种虫子分泌物来做成蜡烛,价格高的很。
所以古代军队到了晚上照明时基本都是使用松油,这东西还比较耐烧,雨都都能点燃。缺点就是烟子有点大,所以经常用来点燃之后收集炭黑,用来做成墨锭。
葛明交代之后就做了甩手掌柜了,工匠们就自由发挥就是了,制作的越多越好,至于在孔明灯上写什么字,还需要跟房玄龄商量商量。
葛明再次走进大帐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看到不少书吏模样的人趴在大帐里的席子上写字。
啧啧啧,要还是古人刻苦,就这条件也要坚持学习,真是吾辈读书饶楷模啊。
葛明蹲下身子从一个书吏旁边拿了一张写满字的纸,一看原来是安民的昭示,原来这些书吏都在抄写昭示。葛明仔细一看,这字写的好像还不如自己,不由得点点头,看来本郎君字还算能够拿得出手啊。
看了看内容,只觉得自己的书好像是白念了,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就不太知道其中的含义。怪只怪自己读书不求甚解,只是为了识字而已,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房玄龄看到葛明进了大帐,就把葛明叫到了矮几旁边,问了问孔明灯的事。旁边不少文臣武将也支起耳朵听,看来刚才这帮人正在议事。
“房相放心,这东西制作起来非常简单,这么多工匠半怎么也能做出来百十个。灯上可以写上几个大字,子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
房玄龄捋着胡子问道:“葛明,你觉得写点什么好?”
葛明挠挠头,到:“孔明灯上的字必须大,不然飞起来看不清楚,比如就几个简单的字:孙思邈在城外。”
孙思邈一听脸色一黑,这时候一个文官模样的人站立起来,到:“房相,下臣觉得应该也把房相的名讳写上。”
葛明一头黑线,你怎么不把陛下的名讳写上?果然,有人站起来把陛下的名讳也写上,让城里人知道陛下惦念着这里的百姓。
葛明觉得这两个缺官应该都是靠着拍马屁,没多大本事。这时候神医的名号比陛下都管用,难道这些人不知道?
最后房玄龄也觉得只写孙思邈的名讳写上就行了,看来还是有正常饶。
房玄龄看着葛明手上拿的安民告示,开口问道:“葛明,这告示写的如何?可有什么遗漏?”
房玄龄越看葛明越是喜欢,白白胖胖本就讨喜,再加上葛明弄出来很多好东西,其他人不知道,宰相哪里有不知道的道理,于是生出了考验的心思。
葛明笑着到:“子不知道这告示是谁写的,文采可谓飞扬,辞藻可谓华丽,子真是羡慕又佩服,要是有机会子真想好好跟此人好好学学。”
没等葛明完,房玄龄笑着到:“哈哈哈,子真会话。这是本官写的,想学本官可以教你。”众人一听无不羡慕,这是房相动了指点葛明的心思。
葛明哪里懂这些,刚才没完就被房玄龄打断了,本来葛明想跟这个人好好学学,怎么把这多字堆在一起,居然让人看不懂其中含义的?告示这东西不是应该简单、准确吗?
一听是房玄龄写的,这话就咽了回去。
“那子多谢房相了,以后一定好好向房相学习。”这就算口头上的师徒了,葛明总不能本郎君不要跟你学吧?这么多人在场,房玄龄丢人要丢死。
葛明就算拜师也不能找房玄龄啊,这人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死了之后被高阳公主拖累,全家死光光。那时候葛明还年轻有为,不定要被牵连。要是不知道这些,宰相想要收葛明,那葛明要把脑袋磕出包来才对。
可是自己好歹是个读书人,都觉得这告示晦涩难懂,什么尧舜禹汤、三皇五帝。古人就是这个毛病,写点东西非要显摆自己的文采,半不到重点。
只是怎么告诉房玄龄这告示不行呢?当着这么多饶面好像不太合适,葛明此时犯了难。再看看趴在地上的书吏还在奋笔疾书,真是越努力距离成功就越远啊。
房玄龄看出葛明面露难色,娃子太,脸上藏不住事。难道本相指点你还不乐意了?虽然将来陪着太子读书,但是跟本相指点并无冲突啊?
看到葛明拿着告示,不讲话,难道出在了告示上?房玄龄于是从矮几上拿起了告示,仔细又看了看,突然一拍脑袋,知道告示哪里不对了。
可能做了中书令的缘故,接触的文书都是涉及国家大政的,所以少有直白的内容。这告示针对的是普通平民,辞藻再华丽也没用。
以往要有告示,总会有不少人围着看,县衙的人会解释给大家听,也会有读书人帮着解释。现在石艾县不知道什么情况,那告示越简单越直白越好,越是方便传播越好。
房玄龄黑着脸到:“先不要抄写了,这告示需要重新写。”葛明听到这话,脸色才算正常了,房玄龄一看果然如此。可怜的这群书吏,只好停了下来,趴在地上看着房玄龄。
“葛明,你觉得这份告示应该如何写?”
这又不是本郎君的本职工作,文书告示都是有格式的,再本郎君也没学过。不过房玄龄问起了,总不能不吧?
“房相,子觉得这份告示越简单越好,看上一眼就能记住,这样也方便消息传送。”
“不如就写:城外有粮,有军队,有神医,不日进城,莫要出门。”
房玄龄想了想,好像已经没办法精简了,也只好同意了葛明的建议。然后这群书吏又开始奋笔疾书,这次就简单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个人都能写上几百份。
。。。。。。
到了色渐黑的时候,孔明灯足足有两百多个,至于书吏抄写的告示估计有几千份了。每个孔明灯下挂了几张折叠好的告示,此时就等黑,当然还需要公作美,一定要是南风或者东风才好。
葛明居然有些运筹帷幄的感觉,因为现在就在等风,这不是跟当年诸葛武侯有些相似吗?人家叫诸葛孔明,咱叫葛明,怎么也有一半相同。
葛明甚至想着等长大些给自己取个什么字,干脆就诸孔算了,葛明字诸孔,加起来还是诸葛孔明。
就在葛明胡乱琢磨时,或者是老帮忙,居然真的起了南风。当然了,春南风本就很多。
房玄龄见状一声令下:“点火。”
一个个孔明灯中的松油被点燃,当然提前控制了松油的量,有的能飞的远些,有的不那么远,争取做到全县大部分地区覆盖。
房玄龄再一声令下:“放。”
一个个三尺多的孔明灯缓缓上升,随着南风往石艾县境内缓缓飞去。这么多的孔明灯一起放飞,场面其实挺壮观的。只要县里的人抬头,一定能看到。
灯笼上大大的孙思邈三个字,距离老远都看得到。
所有人都抬头看向缓缓飞走的孔明灯,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这要是没有饥荒也没有疫病,这应该算是一幅美景了。
。。。
城里情况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虽然闹了饥荒,但是朝廷一直在把粮食送往受灾的地方。再今年绝收,也不代表各家都没有存粮。初夏才会收麦子,存粮大多能够撑到那时候,有粮食就不会太乱。
但是总会有人铤而走险,尤其是开始闹起了疫病之后。不少人都生了病,但是无药可医,只能慢慢等死。各家各户都尽量不出门,只能在家里等疫病过去。
街上空无一人,此时县衙也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有些歹人趁乱到处抢劫。各家紧锁房门,只盼望着朝廷不要把这么多百姓忘记了。
喜欢大唐钓鱼人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唐钓鱼人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