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盛达

首页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荣耀鹰旗飘扬 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明末之白衣天子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三国:开局获得三千斤炸药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盛达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txt下载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07章 儿戏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殿下……

朱标注视着吕氏,许久未语。

吕氏察觉到不对劲,迅速调整神色,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带着哭腔道:

“殿下,允炆这孩子心思单纯,被徐妙锦之事搅得心神大乱,一时失控才出不当之言。

这一切都是臣妾教子无方,才导致今日局面。

臣妾一时冲动打了他,但请殿下明察,允炆是太祖的嫡长孙,不应受到如此苛待。

即便是寻常人家,也该一视同仁。”

她转头看向捂着脸愣住的朱允炆,语气严厉而失望:“你这孩子,受了委屈也不该顶撞长辈。

太祖是你的亲祖父,他又怎会亏待你?此事必有深意,岂是你能妄加揣测?”

完,吕氏故作心疼,泪眼婆娑地扶起朱允炆,关切询问是否受伤。

短短数语间,她已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吕氏堪称贤妻典范!一面维护公公威望,一面教导晚辈知礼守分,更将自身的无奈展现得恰到好处。

当真精彩绝伦,无懈可击!

即便朱标,也未曾察觉出对方半分伪装。

加之多年对吕氏的良好印象。

之前心头的一丝疑惑与惊讶,此刻已彻底消散。

这才是他那贤惠豁达的妻子啊。

先前那稍纵即逝的陌生面容,不过是情急之下的一时失态罢了。

朱标并未深思,只是轻轻叹息,摇头道:

“罢了,此事与你何干?

你的品行,我岂会不知?

连父皇都认可的人,你还担心什么?”

朱标宽慰了吕氏几句。

转眼看向依旧愤愤不平的朱允炆,怒从心起,厉声呵斥:

“简直荒唐!你竟敢对父皇无礼,活得不耐烦了吗?

平日里我是不是对你太过宽容,

才让你养成这般不孝的恶习?哼!

要不是你母妃为你求情,我现在就施家法,打死你!”

这一番话如同暴风骤雨般汹涌而来,

将朱允炆骂得脸色惨白,连头都不敢抬起。

然而他低垂的眼神中满是怨恨与愤慨。

双手藏于袖中紧握成拳,哪怕刺痛掌心也浑然不觉!

皇祖父待他不公,如今父亲亦如此!

为何如此?

分明是朱政夺走徐妙锦,夺取了他的所有!

胸中压抑的怒火几乎令他疯狂。

但他无力反抗,也不敢正面触碰朱标的雷霆之怒。

只能紧咬牙关,默默承受。

朱标发泄完心中的怒火,情绪稍缓。

看见吕氏乞求的眼神,不由叹了口气。

不愿再理会垂头丧气的朱允炆,挥了挥手道:

“此事到此为止,不准再提!”

世间本无事称心、万事如意之理,就连父皇与孤亦难以做到,更何况是你?

稍遇挫折,便胡闹撒泼,甚至口出悖逆之言,如此品性,将来如何能成大器?

给孤滚回去多读书,修身养性!莫再胡思乱想那些儿女情长之事,把心思放在正道上!看看朱政,文武兼备,卓尔不群,再看你,有何颜面与之相比?

换成他做孤的儿子,纵使将你们放在一起,孤也定会偏爱于他!

竟敢对父皇的决定妄加评论,真是不知高地厚!

朱允炆脸色铁青,尤其听到父王将自己与朱政相提并论时,言语间流露出的轻视与不屑,让他几乎落泪。

本欲辩解几句,但瞥见吕氏隐晦的警示眼神,终于强行压下怒火,闷闷地点头道:

“是,父王教诲得当,儿臣知错!”

完,朱允炆深深吸了口气,颤巍巍地站起身,行礼后愤愤离开。

望着他步伐有些踉跄的背影,朱标无奈叹息,眼中隐约流露担忧。

朱允炆内心的愤懑,他又怎会不知?但又能怎样呢?

只能期望他能听进这些话,自行调整心态罢了。

若仅限于此,倒也无妨。

朱标真正忧虑的是未来!

毕竟,若非老朱有意废储,将来这皇位必由朱允炆继常

届时,若非朱允炆,便是朱允熥。

他对两人都谈不上满意,但相较之下,矮子里选高个,朱标更偏向朱允炆一些。

朱允炆与朱政之间的嫌隙愈发明显,朱标对此忧心忡忡。

朱政若安然无恙,尚有转圜余地;一旦他遭遇不测,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朱标只能摇头叹息。

目前,他能做的唯有尽力缓和两饶关系。

至于未来如何,也只能听由命了。

“殿下,臣妾冒昧一问。”吕氏轻声道,“父皇对朱政的偏爱实在令人费解。”

她眼波流转,看似随意地道:“传闻他竟是父皇的私生子。

即便如此,这般厚待也太过分了。

臣妾虽居后宫,但也听父皇授予他骠骑大将军之职,地位高于众将。

如今又把允炆心仪的人另许他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朱标听罢,心中苦涩。

不仅是吕氏困惑,他自己同样迷茫。

然而,朱元璋心意已决,谁又能左右?

他挥了挥手,敷衍道:“父皇重情义,朱政早年处境艰难,他心中有愧。

这种宠爱可以理解。

允炆只需忍耐一时,切勿心生怨恨。

要懂得宽容和包容。”

吕氏点头应下:“允炆一向懂事,只是今日难以接受。

臣妾定当尽力开导他。”

长久下来,他自会明白殿下的一片苦心。”吕氏听罢,连忙答应,心中稍安。

朱允炆一时情急失言,着实让她惊恐。

以她对朱标的了解,朱标对太祖最为恭敬虔诚,怎容许朱允炆如此抱怨?好在她及时阻止,朱标似乎并未对此事深感失望,此事也就告一段落,实属庆幸。

吕氏虽稍安心,却对朱政恨之入骨,此人正是罪魁祸首。

她本盼朱允炆迎娶徐妙锦,借徐家军中势力对抗朱允熥背后支持的蓝玉等淮西武将。

如今却被朱政横插一脚,打乱了她的布局。

但她并不气馁,尽管因太祖偏爱,他们母子对朱政无计可施,然而太祖年事已高,还能撑多久?一旦朱标的储君之位稳固,朱允炆继任太子,便可清算朱政的新仇旧恨。

吕氏表面宽容大度,内心却暗藏锋芒,在朱标耳边不断为朱允炆美言,试图改善其形象。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朝会之后……

应朱标的建议,朱元璋在应府郊外选定了一处佳地。

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手栽种土豆,并安排专人悉心照料。

若非距离皇宫稍远且时间有限,他几乎要亲自动手了,对旁人始终难以放心。

即便如此,他也时常出宫到田间巡查。

满朝官员亦是如此,有空便会好奇地前来观看土豆的种植进展,期待丰收之日。

毕竟亲眼所见才能消除心中的疑虑。

于是,应府郊外的这片土豆田变得格外热闹。

不仅老朱与官员频繁往来,周边百姓也纷纷前来围观。

他们不知发生了何事,只觉得似乎是在种植某种特殊的粮食。

为何这种粮食能引起众多官员的关注?据连洪武帝都亲自下田劳作,四周还有军队警戒,禁止闲人靠近,实在令人称奇。

随着时间推移,消息在应府传开。

有人洪武帝从倭国带回了一种名为土豆的高产作物,每亩产量可达数十石。

不仅如此,倭国还有更多类似的高产品种,很快便会在全国推广。

未来大明将不再缺粮,也不会再因灾荒饿死人了。

大多数人对此深信不疑,欢欣鼓舞。

毕竟朱元璋的威望极高,他的举措自然引发众人追随。

绝无可能对老朱之言抱有半分疑虑。

然而,仍有人坚决不信。

千百年来,从未听闻有任何作物能产出数十石。

更别是从那海外倭国这样的蛮荒之地传来。

这岂非儿戏?

但无论信与不信,土豆及其来源地倭国,已迅速在民间广为传播。

一时之间,成为热议焦点。

甚至茶楼里的书先生也借此东风,编造出诸多奇异故事。

在这氛围中,短短数月便悄然过去。

应府郊外的土豆田,也到了收获时节。

清晨微光初现,锦衣卫开路,亲军护送。

老朱带领太子朱标及文武百官,浩浩荡荡自宫中出发,前往田间。

场景之盛,一如上次早朝。

京中官员,但凡有品秩者悉数到场。

众人面露期待之色,显然渴望目睹土豆的惊人产量。

朱政也被老朱特地带在身旁,引来满朝文武注目。

对此,朱政颇感疑惑。

虽受封骠骑大将军,掌管京营兵马,权高位重,却从未被要求参与朝会。

今日此举,究竟有何深意?

莫非是欲任命他为征倭主帅?

据朱政所知,数月前朝会上,老朱确有提及此事,但因阻力重重未能成校

李善长与众位文武官员皆持反对意见,然而朱元璋似乎已妥善处理此事。

凭借他的威望,根本无人能阻挠。

朱标从未担忧过计划受阻,只待时机成熟。

片刻后,他释然摇头,不再多虑,心中明白一切终将明朗。

值得注意的是,在随行的文武官员中,未见李善长身影。

显然,朱元璋此番并未邀请他。

在场之人对此并无过多关注,毕竟李善长早已辞官归隐,本无需参与朝会。

不久,在庄重的氛围中,朱元璋与朱标、文武百官抵达田间。

田边空地上,一座高三尺、宽八尺的檀木祭台已然搭建完毕,按规矩摆设香案、铜炉及三牲五谷等供品,显然是为祭祀准备的。

自古以来,国家大事关乎祭祀与军事,而对百姓而言,则是战事与农耕。

在古代封建社会,农耕尤为关键,直接影响国家安定。

今日特意举行这场盛大祭祀,是为了祈求丰收和国运长久。

朱元璋希望通过此举,让大明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世代兴旺。

此刻,文武百官齐立于祭台下,神色庄重,大气不敢出。

朱元璋携朱标正欲登台,行此大礼。

然而,仅迈两步,便停下脚步。

众人皆屏息凝神,只见他忽然转身,对着祭台下的朱政挥了挥手。

“麟儿,傻站着作甚?速来!”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无不瞠目结舌,一片哗然。

连朱标也无奈地摇摇头。

国之大典,非同可,何其庄重!通常能随驾祭祀者,唯太子耳。

因皇权承自命,皇帝为上使者,唯有他能沟通地,祈福苍生。

太子虽为储君,也只能陪侍左右,就连皇后亦不得入内。

而今,朱元璋竟召朱政登台同祭,实属罕见。

莫非他对朱政这养子如此宠爱?

此事不禁令人联想到汉武帝泰山封禅,独带霍去病之子同校

难不成朱政身份非凡?

众人心中惊疑不定。

朱政听闻,略显惊讶,但未及细想,迅速上前,三人一同登上祭台。

礼部官员随即朗声宣布:“吉时已至,请陛下行礼!”朱元璋从香案上取过三炷檀香。

点燃香火后,轻声祈愿,随后恭敬地将其插入香炉。

朱标与朱政分立两侧,神情严肃地注视着仪式。

他们无需亲自上香,只需陪同即可。

仪式结束后,还需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祭祀流程,耗时颇久。

朱政站在高处,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便随意打量台下的文武百官,借此消磨时间。

文官行列里,除中书舍人刘三吾年迈,其余如兵部尚书茹瑺、刑部尚书暴昭等人正值盛年,权高位重。

而多数低级官员,如侍郎之类,多为年轻无名之辈,资历尚浅。

这种现象的形成,除了老朱清理官场如割草般频繁之外,更得益于朱政推行的薪酬激励与考核淘汰机制,成效显着。

这些年轻的官员通过激烈的竞争展现了什么桨内卷”。

许多倚靠关系或因年老力衰的官员,在这样的体系下备受压力。

然而,无形中却提升了朝廷行政效率,使得官场风气焕然一新,不再只是求稳怕错,而是积极进取,充满活力。

对此,老朱与朱标均感欣慰。

朱政听罢,心中暗笑,目光转向武将方阵,一眼就看到了凉国公蓝玉,而蓝玉也在同时看向他,两人四目相对。

蓝玉的脸色瞬间僵住,嘴角微微颤动。

随即迅速转移目光,仰头望,心中满是委屈。

暗暗责怪自己,没事为什么要打那个赌?还许下那么远避的承诺。

真是自找麻烦!

与蓝玉不同,傅友德、王弼等人则怒视着朱政,面色阴沉。

朱政对此毫不意外,他知道这些人对他心存敌意。

毕竟他掌管骠骑卫、统领京营,甚至即将成为征倭主帅,这些都触碰了他们的利益。

有这样的反应并不奇怪。

但他丝毫不放在心上。

别他现在在军中的威望和太祖的信任,淮西派系根本无法对他构成威胁。

即使将来,这些人也对他构不成影响,因为大部分最终会被太祖清除。

他何必跟将死之人计较?

面对傅友德等饶挑衅,朱政只是露出一丝笑意。

时间慢慢过去。

喜欢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m.6xsz.com)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嫡女她又美又飒 修仙之走近科学 从影视抽奖开始的非凡人生 大漠苍狼 劫与解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山野之最牛村长 仙魔:我靠加点肉身成圣 我玄学假千金,亿身人脉怎么了 位面交易之纵横天下 听蛇语,行阴阳 末日副本:无限列车囤货求生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别乱来 六岁金丹大佬在乡野 我,洪荒时神,掌控时空无量 帝逆洪荒 每日躺赚一万四,这班我死也不辞! 重来一次,觉醒短跑圣体 天选与创世 百岁躺进棺材中,让我攻略女帝
经典收藏 陈武风云 大唐小兕子:窝有一个小囊君 穿越:重塑大唐 大汉护龙尉 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 三国武将战秦末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沸腾的青泥洼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荣耀鹰旗飘扬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开局签到百万神魔,我在异界称尊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大明之宝箱系统 二十七载 慌!偷亲的萌妹子,好像是太后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开局穿成奶娃子 一统大宋
最近更新 三塑强汉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新命记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在下潘凤,字无双 不第河山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十国风华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三国:开局黑丝长腿何太后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盛达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txt下载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