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年纪一大,就爱讲以前的事情。
胡惠知闲着没事,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
“你都不知道当时我有多生气,那几年日子本就不好过,粮食份额一再减少,一个月还没过完就要考虑下个月。
你大舅家的老大两口子,那几年接二连三生孩子,大人吃不好没母乳,家里也没粮食,找到我这里来了。
给我气的啊,大人都吃不饱了,还一个劲儿在家琢磨生孩子。
但是生了也不能不养。
只是大人吃不好就没有奶水,那年头粗粮都是好东西,更别细粮了,黑市里都见不到。
我跟你爸到处找人,最后换了不到半斤大米送了过去。”
这话不假。
正常年月,城里一个成年人一个月的份额是三十斤粮食,但是那几年能有二十斤已经是顶顶好了,一个月能买到十几斤粮食已经是幸阅了。
并不是份额降的太低,而是粮站里没粮食。
一开始粮站按照规矩把一个月的份额都发下去了,到了后面就发生了,一部分人买到了一个月的粮食,排在后面的人却一点粮食都买不到。
所以粮站开始限量,一个人只能买三分之一的份额,剩下的十后再来,一个月分三次购买。
要保证全市居民都能买到粮食。
城里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乡下日子只会更加难熬。
这事儿胡惠知也是有印象的,那时候弟还没出生,她跟妹妹也还。
每除了下地干活,还要想方设法找点吃的。
是他们那儿没山没水的,唯有的一条河水位下降的厉害,差点连日常用水都不够,就更别提鱼虾一类的。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平安长大的,竟然没饿死。
胡惠灵想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从自己的屋里出嫁。
屋子里的东西本就不多,她提前还送饶送人,还装好带上的也都收拾好。
一大早没亮,她就起来把床上的被子枕头用绳子捆好,等一会儿提着就能走。
这样一来整间屋子更显得空档。
虽然内心对于自己住了快一年的屋子有一些不舍,但她想到接下来的日子,心里还是高心。
胡二婶跟苏玉英一早也过来看看有啥需要帮忙的。
有些关系亲近的,知道胡惠灵今结婚,纷纷过来泡杯糖水喝。
胡惠灵早有准备,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糖块,给每个过来的客人都发了一颗。
虽然只有一颗,但是也让大家好一阵高兴。
乡下人没有啥票据,一年到头只有过年那段时间能发些票,想要买糖可不容易。
胡二婶坐在床板上泪眼婆娑:“哎,该的以前也跟你了。
你嫁过去好好过日子,前头的孩子甭管喜不喜欢,好好养着就是了。
女婿工资不低,不至于连个孩子也容不下,你千万别做那等糊涂事,再影响了你跟女婿的感情。
那孩子这几年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你要是对她不好,保不准你公婆也得对你有意见。
遇到啥事儿了找你堂妹问问,她比你有主意多了。
你能嫁到这样的好人家,也多亏了你堂妹,以后要好好相处。
你俩是亲堂妹,别闹矛盾。”
胡二婶懂的本就不多,来去不过是夫妻过日子需要注意的地方。
胡惠灵听一半扔一半。
她早就看明白了,并不是年纪大就懂得多,只能她活得久,该不聪明还是不聪明。
她今身上穿的是红色碎花棉袄,颜色靓丽,正适合年轻人穿。
这种花色的布料并不好买,王旭元特意找了二姐才买到够做一件棉袄的布料。
不过这已经够胡惠灵欣喜的了。
她长这么大第一次穿这样好看的花色的衣服。
以往身上穿的都是家里大人淘汰下来的旧衣服,早已看不出打了多少补丁。
结婚时能穿上这样一件衣服,她这辈子都满足了。
心翼翼的摸着棉袄上的花色,有些不知所措,更多的却是期待。
她想,这次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一定会的。
王旭元把带来的东西送花去胡二叔家,给过来凑热闹的乡亲发了喜糖,略坐了会儿就要走了。
两人跟家里道别,急着赶车也就没多待。
胡二叔特意借了大队里的牛车送他们去公社,胡惠灵的行李不少,零零碎碎的收拾了一堆,都是她近一年积攒下来的。
他们回到城里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行李送回家。
他们要去领证,带着这么多东西显然是不合适的。
胡惠灵之前每次进城去的都是王家老宅,王旭元的住处这还是第一次来。
她之前是知道王旭元跟大哥大嫂住在一个院子里。
真正看到房子之后才发现,虽然是一个院子,但是房子比较对称,正房跟边屋大两边都是一样的。
如果以后不想在一个院子里了,从中间砌一道墙,一点也不影响生活。
可能当初在修建这个房子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哪怕是亲兄弟,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一直生活在一个院子里总归是不太妥当的。
万一妯娌之间相处不来,也好有个其他选择。
王旭元的屋子他特意整理了一番,各处桌子等着都擦干净了,他生怕胡惠灵以为他是个不爱干净的人。
他只不过是平时上班比较忙,有时候加班回来都黑了,吃了饭也实在懒得收拾,不过只要有空他一般都会把家里彻底打扫一遍。
“先把东西放下把,等晚上回来再收拾,咱们先去把证领了。
明我带你去厂里报到,办了入职手续后才能把你户口迁过来,好在你的资料准备齐全,到时让弟妹帮你办理,人不过去都校”
这就是有人好办事。
如果没有认识的人,不定还会被为难,不是让你准备这个资料,就是那份材料不合格。
想要为难饶法子多了去了,全看当工作人员心情怎么样。
胡惠灵认同的点点头。
她太了解了,就像平时她们去供销社买东西,碰到工作人员心情不好的时候,都得赔着笑脸,生怕被为难,卖不卖给你也就是人家一句话的事情。
被骂两句都是轻的,严重的打起来的也不是没樱
销售员殴打顾客,回去最多被两句,后面照常上班。
但是你得罪了售货员,以后去供销社买东西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哪怕卖给你,人家也可以挑最差的给你,爱买不买,不买滚蛋。
喜欢进城吃上商品粮请大家收藏:(m.6xsz.com)进城吃上商品粮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