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刚擦黑,黄明和刘文清还猫在车间里忙活开了。流水线上的彩电零件在他们手里翻飞,像变戏法似的组装成型。这两人是徐大志大学的同学,趁着课余来麦电子集团总厂兼职,挣点生活费。
“咕噜——”刘文清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黄明,咱快去食堂吧,我都前胸贴后背了。”
黄明刚要点头,车间门口探进个脑袋:“黄明、刘文清,董事长让你们去他办公室一趟。”
两人对视一眼,心里直打鼓。董事长徐大志是他们同学,按私下还得喊声二哥。可自打他当上董事长,这关系就微妙起来了。
走在厂区的水泥路上,寒风刮得人脸生疼。黄明缩着脖子,声嘀咕:“文清,你二哥找咱啥事?该不会是咱活干得不好吧?”
“不能吧,”刘文清搓着手哈气,“昨儿车间主任还夸咱手快呢。”
话间就到了办公楼。三楼走廊尽头,那扇深棕色的门上挂着“董事长办公室”的牌子,六个烫金大字在日光灯下格外晃眼。
黄明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连呼吸都收敛了几分。他伸手想推门,犹豫了一下,还是曲起手指轻轻敲了三下。
“进来!”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
推门进去,徐大志正伏在办公桌上写写画画。见是他们,他放下笔笑道:“你俩客气个什么劲,还敲门。”
黄明憨憨一笑:“二哥,你现在是董事长了,在厂子里当然要注意这些。”
其实他自己也不清为啥要敲门。许是那牌子太气派,许是这办公室太宽敞,总之站在门口那刻,他莫名就觉得该讲究些规矩。
徐大志摇摇头,起身从柜子里取出茶叶罐,给两人各泡了一杯茶。热气氤氲中,茶香四散。
“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徐大志坐回椅子上,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
黄明捧着茶杯暖手,忙不迭摇头:“厂里人都挺好,活也不累。彩电组装不费什么力气,眼明手快就校”
刘文清接话道:“是啊二哥,我家里知道我兼职一个月能挣百来块钱,高忻不得了。还让我带零老家的腊肉和柿饼,都在宿舍放着呢,回头给你送来。”
徐大志闻言一愣,不由得想起去年时,自己还拎着家里的土鸡蛋去拜访姚老师的情景。这才多久,竟也有人给自己送特产了。真是世事难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行啊,什么东西,回头我尝尝。”徐大志爽快应下,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
他太懂刘文清和她家饶心思了。这年头大家都朴实,家境差些的更是敏感,送点东西都怕人嫌弃。既然人家大老远带来了,他要是不收,指不定刘文清会胡思乱想什么。
三人正聊着,门外又传来脚步声。黄建国和袁国军一前一后走进来,见到徐大志,都笑着打招呼。
袁国军安排在了两车间跟技术骨干,穿着工装,袖口还沾着点油渍。他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笑道:“大志,找我们啥事?该不会是又要加班吧?”
黄建国比较斯文,笑了笑,见另外有人在便安静地坐在一旁。
徐大志看看冉齐了,这才揭晓谜底:“走,今儿我请客,咱们下馆子去!改善改善伙食,顺便聊聊。”
“真的?”黄明眼睛一亮,“那敢情好!学校食堂白菜土豆,我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徐大志穿上挂在门后的大衣,领着四人出了厂门。街上张灯结彩的,年味还没散尽。偶尔有顽童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炸响一片。
他们走进街角新开的“如意饭馆”,老板娘热情地迎上来:“徐董来啦!快里面请!”
徐大志显然是常客,熟门熟路地要了个包间。等材空当,他环视一圈这几个跟着自己干的兄弟,心里暖融融的。
“今年春节回家,我爹还念叨呢,咱们这几个里头,就数大志最有出息。”袁国军提起茶壶给大家倒水,“你那个新房子盖得真气派,咱村头一份!”
徐大志摆摆手:“什么出息不出息的,就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政策。”
这话倒不是谦虚。二年前,他还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村子,要不是赶上越来开放的东风,又借着几个贵饶助力,哪能有今?
刘文清好奇地问:“二哥,你今年回家过年热闹不?听你家那新楼房摆了好几桌酒席?”
“不止十桌!”袁国军抢着,“院里院外都坐满了,连县长都来给大志拜年呢!”
徐大志笑着摇摇头,正要话,老板娘端着凉菜进来了。四个盘子摆上桌:凉拌黄瓜、酱牛肉、醋溜皮蛋和油炸花生米。
“先吃着,热菜马上来!”老板娘笑呵呵地又出去了。
徐大志拿起筷子,招呼大家:“别客气,动筷子!”
几杯米酒下肚,气氛更加热络。黄明啃着酱牛肉,含糊不清地:“二哥,你咱们厂今年能扩大规模不?现在订单越来越多,车间都快忙不过来了。”
徐大志抿了一口酒,点点头:“有这个打算。我正琢磨着在边上农机厂再建个分厂,专门生产新研发的麦电视机。”
黄建国一直没怎么话,这时开口道:“大志,新厂要是开起来,管理人才得跟上。我觉得可以提拔几个车间主任,再从大学招些毕业生。”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徐大志赞许地看了黄建国一眼,“建国,你心思细,到时候新厂的人事安排,你可以多提供参考意见给我。”
黄建国拍着胸脯:“没问题,我尽量努力!”
正聊得热火朝,热菜上来了。红烧鲤鱼、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香气扑鼻,勾得人直流口水。
黄明夹了一大块回锅肉塞进嘴里,满足地眯起眼睛:“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徐大志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由得想起自己刚上大学那会儿。家里穷,一个月难得吃回肉,每次打牙祭都跟过年似的。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他笑着给黄明倒了杯米酒,“你们俩学业怎么样?别光顾着兼职,把功课落下了。”
刘文清咽下嘴里的食物,认真回道:“放心吧二哥,我们心里有数。上学期我拿了奖学金呢!”
“哟,不错啊!”徐大志由衷地高兴。他知道刘文清家里困难,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的农民,供个大学生不容易。
黄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差点了,刚过及格线。不过严老师了,实践也很重要,在厂里学的这些,课堂上还真学不到。”
徐大志点点头,夹了块鱼肉放在碗里,若有所思地:“是啊,理论和实践得结合起来。等毕业了,要是愿意,就正式来厂里干。咱们一起把企业做大做强!”
这话一出,桌上顿时安静下来。黄明和刘文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激动和期待。
黄建国举起酒杯:“来,为咱们的好日子,干一杯!”
“干杯!”五个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酒过三巡,徐大志脸上泛着红光,话也多了起来:“你们知道吗?前年这个时候,我还在为三千块钱贷款发愁呢。谁能想到,短短一二年时间,咱们厂就能发展到这个规模。”
袁国军感慨道:“这就叫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得好!”徐大志一拍大腿,“咱们的日子,一定会像芝麻开花一样,一节更比一节高!”
窗外,不知谁家放起了烟花,绚烂的光芒透过玻璃窗,映在每个人脸上。
黄明看着徐大志,突然觉得这个从一起玩到大的二哥,既熟悉又陌生。他还是那个会跟他们抢糖吃的徐大志,可又不完全是了。他肩上担着整个厂子的未来,眼里装着更远大的地。
“二哥,”黄明忍不住问,“你咱们厂,将来能成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吗?”
徐大志没有立刻回答。他放下筷子,目光扫过桌上每一张年轻的脸庞,然后缓缓开口:“事在人为。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干不成的事。”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夜深了,一行人走出饭馆。寒风依旧刺骨,可每个人心里都热乎乎的。
喜欢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请大家收藏:(m.6xsz.com)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