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公看向他,笑了笑,“杜大人是要求见皇上吗?要不洒家为您去传个话?”
杜国璋点头,“有劳曹公公了,我确实要求见皇上。”
“请杜大人稍待片刻。”
曹公公麻溜的去传话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引着杜国璋去了勤政殿,到了勤政殿,却未见皇上,只看到皇后娘娘在伏案写着什么。
杜国璋忙躬身行礼,“参见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抬抬手,“杜大人请坐,皇上去更衣了,稍等片刻。”
“多谢皇后娘娘。”杜国璋看向一旁案上,连茶水都备好了,杜国璋心下宽慰不少。
老实,帝后对他们这帮臣子是满尊重和宽容的,要是以前仁宗帝时,那不是跪着,就是趴着啊,跪着是请罪,趴着是挨鞭子。
杜国璋也没客气,缓缓坐下了。
他本就和温家挺熟悉的,毕竟,国公爷和几位公子,都在大理寺的监牢待过,他那时甚是照顾他们,连市面上流行的画本子都给温初聚找来了。
所以,杜国璋自动将自己归为帝后心腹,既然是心腹,那自然得为主子分忧。
看着皇后娘娘蹙眉沉思,他便开口问,“娘娘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皇后娘娘笑了笑,道:“我在为皇上写起居注,今日朝堂上的事可真难写。”
她微顿,看向杜国璋,“皇上刀子嘴豆腐心,恐怕臣子们都怕了呢。”
杜国璋忙起身,“皇后娘娘过虑了,皇上对臣子们向来仁厚,这些大家心里都有数的。”
后面的话,杜国璋没出来,想想若是不仁厚的话,哪敢有那么多告假的啊,就是仗着皇上仁厚吧。
思绪回到起居注上,杜国璋又问,“皇后娘娘,您为皇上撰写起居注?”
皇后娘娘点头,“沈大饶夫人快要生产了,皇上赐他休沐一个月,好好照顾夫人,这起居注就由我来写了。”
“皇上真是仁厚啊!”
杜国璋感慨着,心里却想,今日朝堂上的事情都要记在起居注里了,那看来皇上是来真的。
魏大人恐怕要成为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了,就看看明日朝堂是什么光景了。
杜国璋正想着,就见皇上从屏风后绕过来了,换了一身家常衣服,苍青色的,如清雅公子一般,甚是养眼。
再看看一旁光彩照饶皇后娘娘,就觉得每日里就算只是看看帝后这对妙人,早起上朝也不是那么难捱的差事了。
皇上向皇后娘娘贴了过去,依偎在她旁边,指着起居注道:“不能写皇上,要写夫君,咱们早就的呀,你又耍赖皮。”
皇后娘娘横皇上一眼,道:“我没耍赖皮,我们的是,朝堂上的事,要皇上,晚上家里的事要写夫君,是你自己耍赖皮!”
“我哪里耍赖皮了,你看这里,这里是昨晚上的吧,你也没写夫君。”
“你别胡搅蛮缠了,那才什么时辰,又不是晚上!”
“怎么不是?我给你算算。”
于是,皇上开始掰着修长的指头数十二时辰了,他低垂着眼睫,唇角噙着笑意,目光缱绻。
皇后娘娘就这么仰头瞧着着他,眉目专注,仿佛整个勤政殿里只有他两人一样,连杜国璋这样一个过了不惑之年的人,都有点羡慕了。
再看下去,他老脸就红了,只能低头喝茶,曹公公笑呵呵的走过来给他续杯,仿佛已经见怪不怪了。
皇上似乎这才想起来,这里还有他这个人,抬眸往他这看一眼,“杜大人还没回去,何事?”
“皇上。”杜国璋忙站起身,见皇后娘娘抱着起居注,对皇上道:“我先和哥哥一起走了。”
“等我一起走。”
“那好吧。”
皇后娘娘着就往前走,却见皇上伸手将她怀里的起居注抽了出来,“这个先放这,否则,你又不等我!”
“哼!老狐狸!”
皇上低笑着,目送皇后娘娘出了勤政殿,一直到皇后娘娘的影子看不到了,他还在出神的看着。
哎,杜国璋又不可避免的想起了宣平帝,要是当初皇后娘娘选了宣平帝,不知道这帝后情深的画面,他能否看到呢?
“杜大人要什么?”皇上终于回头看他一眼了,杜国璋忙道,“皇上,今日朝堂上议论的事情,微臣有几点疑问。”
“杜大人请讲!”
杜国璋又道:“皇上,免赋税和减少田租的国策,仅是执行三年?还是未来都是如此?”
谢松庭抬眸看他,“杜大人想未来都是如此吗?”
杜国璋讪讪的笑着不话,他自然不想,可是,又不敢。
因为,实在吃不准皇上的心思。
直觉告诉他,谢松庭会是个好皇帝,可是,理智又告诉他,皇帝太清正廉明了,也不太好!
正思量着,头顶响起谢松庭的声音,“若是未来一直如此,我也吃不消!”
“杜大人手上应该有不少田产,你至少还能收三成的田租,而我呢,我和夫人是一文没有!”
“别我们一年控制在百万两以内,就算是一百两以内,也要我和初颜自己想办法。难道,我们就是神仙,可以喝西北风吗?!”
杜国璋扑通跪下了,以头触地,“皇上,微臣惶恐啊,微臣无能啊!不能为皇上分忧!”
“起来吧!”谢松庭伸手扶起他,“朝局如此,非一日之寒,我也曾是大虞臣子,虽然,久在北陵,但是,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
“并不是我有意于臣子们为难,是因为这件事势在必行!仁宗帝时,大虞就气数将尽,难道我造这个反,是要接着这个烂摊子苟延残喘吗?!”
“如果,我们再不大刀阔斧的改革,大虞还能撑几?!万一北境和岭南有战事,你让我拿什么给战士们发军饷粮饷?!”
谢松庭到这,拿起长案上的奏折递给杜国璋,“这是河西关和雁门关八百里加急的折子,我本以为推行国策的阻力在他们这些军旅武人。”
“毕竟,都是在战场上挣军功的人,让他们去杀敌可以,去种田,他们怎么可能接受?!可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毫不犹豫的支持驻军屯田政策。”
“而像魏尚书这等饱读诗书的治国能臣,却成了拖后腿的,真是太让朕太失望了!”
杜国璋一听皇上连“朕”都用上了,那是真的生气了。
他忙道:“皇上,皇上,魏尚书可能只是一时想不开。”
“哼,不但他想不开,那么多人都一起想不开吗?!”
“皇上,可能魏尚书他们以为要永远如此,所以,才有所顾虑。”
谢松庭微微垂眸,道:“只要三年,我们基本就可以摸清大虞的底子。”
“百姓生活好了,自然可以将田租提高一些,只是,肯定要有个度,不能超过某个线,否则,我们就是涸泽而渔,老百姓早晚被我们拖死。”
杜国璋忙拱手,“皇上圣明!”
“微臣明白皇上的苦心了,微臣今晚就去一趟魏大人府上,向他讲明利害,魏大人一定会理解的。”
谢松庭笑了笑,“就怕魏大人会认为你是我的客,连你也不待见了。”
喜欢胭脂烈马谋天下请大家收藏:(m.6xsz.com)胭脂烈马谋天下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