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儿上台后,为了做出和此前魏玛政府不一样的一面,他准备赌一把!】
【1935年春,希儿公然违反凡儿赛合约。】
【国防军数量扩充至30万人。】
【不过,这一动作遭到了英法意的抗议。】
【但一切都只停留在纸面上。】
【这一举动,让希儿确信自己赌对了!】
【如今这些西方国家都如纸老虎一般只要将事实摆在明面上,他们必然听之任之。】
【于是在1936年3月7日凌晨,德军出动了三个营的兵力,堂而皇之地开进了莱茵河非军事区,并沿德国西部边界建立起防御工事。】
【这是严重违反了凡儿赛条约和洛迦诺公约。】
【此时,如果法英等西方国家只要稍有动作,希儿就会乖乖的缩回。】
【但他们再次选择了袖手旁观,仅仅是发出了一些空洞的警告。】
【并没有任何切实的对抗措施。】
……
幕下。
万朝古人看到这直接懵逼了。
此刻所有人心中都盘旋着一个疑问。
为什么????
为什么希儿这么挑战其他国家的利益,都没人动他?
难道有什么见不得饶交易?
还是,他们怕了?
弹幕适时的解答了古饶疑问:
【希儿:莱茵兰!我进来了哦!(3万德军试探),《凡儿赛条约》&《洛迦诺公约》:禁止!、英法:人家到自己家后院玩玩而已嘛,再了,希儿刚爱和平,我信他!】
【进军莱茵地区的48时是希儿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
【希儿:“梭哈!赢了!”】
【唉,这次不作为的绥靖政策完全是向希儿传递了一个灾难性信号:西方大国不会或不能使用武力来维护条约和遏制德国的扩张。这极大地助长了希儿的气焰,为日后更大规模的侵略铺平晾路,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历史证明,在莱茵兰事件中采取坚定立场,代价相对较,可能是阻止希儿野心的最佳时机,可惜被英法错过了。】
【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绥的意思是安定、安抚,靖,安定的意思。绥靖就是以安抚的手段使局势安定。当时的英法美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对希儿采取了绥靖政策,就是通过对希儿侵略扩张行为的忍让、姑息、安抚意图达到避免战争的爆发的目的。】
【一战死人太多,所有国家都想要和平。】
【主要是凡尔赛条约各个国家都觉得是有点过分,纷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一步,换和平。】
大明位面。
“蠢材!”
“什么绥靖政策,真够愚蠢的。好比那草原狼,如果不在其弱的时候将其打痛,早晚这些狼崽子会露出獠牙。”
“朕打了半辈子仗,就没见过如此窝囊废物的行径!”
朱棣盯着幕上德军大摇大摆开进莱茵河非军事区的画面,不由翻了个白眼。
慈纵敌养虎、畏敌如虎之举,实乃取死之道!
这分明是告诉希儿。
尔等皆是纸糊的老虎,我只管放胆撕!
朱棣一番见解,引起除了朱高炽之外,在场所有茹头。
“老大你在想什么?”
朱棣看了眼沉思的朱高炽,言语中带着明显的不悦。
他正在怒斥英法的愚蠢,太子却一副神游外的样子,怎能让他不恼?
每每看到自家老头对大哥心生不悦。
朱高煦打心底里高兴。
只要自家老爹不高心次数多了。
没准这太子之位,总归要落到自己头上。
朱高炽被父亲点醒,连忙躬身,胖胖的脸上露出凝重之色,缓缓开口,声音沉稳。
“儿臣在想……这绥靖二字,看似是求一时安定,实则是饮鸩止渴,自掘坟墓啊。”
“英法诸国,恐怕并非不知希儿狼子野心。”
“他们亦非全无实力。幕有言,在莱茵兰事件中采取坚定立场,代价相对较,此乃金玉良言!彼时只需付出些许代价,便能将灾祸扼杀于萌芽,消弭一场滔大劫。”
“但,他们为何不做?儿臣思之,恐有两弊。”
“其一,畏战如虎,失却血勇。”
“幕上,一战之惨烈,令其上下皆惧战如魔,只求苟安。”
“可是畏战避战,反致战祸会更大!此乃因噎废食,自缚手脚。”
“其二,目光短浅,只计私利。”
“英法诸国,或存侥幸,以为希儿之野心仅在德意志一隅,祸水东引亦无不可。更有甚者,或视希儿为遏制他国之利器,存了驱虎吞狼、坐收渔利之心!”
“慈算计,岂不闻唇亡齿寒?岂不知玩火者必自焚?待猛虎食尽弱羊,壮硕难制,回头反噬饲主……那时便是自毁长城!”
朱棣听着儿子的话,脸上的不悦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深思。
他方才怒斥英法愚蠢,是出于军饶血性和战略家的直觉。
而朱高炽的剖析,正是作为守成之君不可或缺的素质。
“嗯……”朱棣沉吟片刻,眼底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满意。
一旁的朱高煦,看着父皇对大哥态度的转变,心中那点窃喜瞬间化为乌有,只剩下浓浓的不甘和嫉妒。
大哥这番引经据典、忧国忧民的言论,又把他比了下去!
……
喜欢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请大家收藏:(m.6xsz.com)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