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的一个寒冷清晨,出租车司机钟明朗像往常一样发动他那辆红色桑塔纳,在晨雾中开始了新一的工作。
这位45岁的老司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出车。
上午11时许,有目击者看到他的车驶向城郊方向,此后便如人间蒸发般杳无音信。
警方接到家属报警后,立即展开地毯式搜索,却始终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直到一个月后的2月中旬,一个赶集的乡民在公路旁的土坑里发现两只发青的脚掌,吓得魂飞魄散。
刑侦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尸体被浅浅地掩埋在垃圾杂物之下,头部套着黑色塑料袋。
经辨认,这正是失踪多日的钟明朗。法医鉴定显示,死者系后脑中弹身亡,凶器是一把54式手枪。
但是,经过弹道检验,这把枪与去年杀害李爱华的并非同一把。
当时正值全国禁枪令刚刚实施,东北地区因历史原因民间枪支存量仍大。
刑侦大队负责人在案情分析会上指出:\"要么是另一伙歹徒所为,要么就是这伙人手里不止一把枪。\"由于证据不足,案件暂时未能并案处理。
然而厄运并未停止。3月春寒料峭时,28岁的王鸣驾驶着他的蓝色捷达出租车消失在城北工业区。
家属哭红了双眼,警方搜遍了方圆五十里,那辆车失踪没有半点音信,消失的无影无踪。
紧接着4月初,刚换新车的侯师傅在出夜班时失联,他那辆锃亮的斯柯达才跑了不到5000公里。
6月中旬,出租车司机魏家龙的妻子在派出所边哭边诉:她丈夫早上出门时好中午回来吃饭,结果连人带车再无音讯。
7月最热的那几,梁海峰的尸体在水库被发现时已经泡得发胀。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仅仅三后,灌溉的农民又在池塘淤泥里挖出了高度腐烂的魏家龙。
弹道检测证实,这些案件很可能是同一犯罪团伙所为,他们至少持有两把不同编号的54式手枪。
8月底,当专案组正准备并案侦查时,又传来出租车师傅老李失踪的噩耗。
这个丧心病狂的团伙几乎每月都要犯案,短短八个月内已有六名的哥遇害。
消息传开后,整个出租车行业陷入恐慌。往日喧闹的火车站前,等活的出租车排队长龙不见了踪影。
即便有司机敢出车,也坚决不肯去偏远地段。\"给多少钱都不去\"成了司机们的口头禅,外地旅客常常要等上大半才能打到车。
这座曾经熙熙攘攘的东北城市,此刻被笼罩在恐怖的阴云之下。
省公安厅将此案列为头号督办案件,一支由精干警力组成的专案组日夜不停地展开侦查。
所有人都清楚,必须尽快将这伙冷血歹徒绳之以法,否则不知还会有多少家庭破碎。
1996年的东北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郑火车站前,往日排成长龙的出租车队伍如今稀稀拉拉,外地旅客拖着行李在寒风中焦急张望。
好不容易拦到一辆车,还没等乘客坐稳,司机就绷着脸甩出一串\"禁区\":\"西郊不去,北环不去,开发区不去!\"
若乘客执意要去这些地方,司机二话不就赶人下车,连车费都不要了——在生死面前,投诉罚款又算得了什么?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南方来的客商王老板在火车站苦等两时才打到车,事后心有余悸地对同行:\"这地方太乱,投资的事还是再考虑考虑。\"
出租车司机们更是人人自危,不少人干脆把车锁在车库,宁可断了生计也不敢拿命冒险。
当时媒体还能几句真话。《北方晚报》的资深记者李明在报道中一针见血地写道:\"面对这种专打后脑的冷血歹徒,别普通司机,就是功夫高手也难逃毒手。\"
有些司机实在迫于生计,不得不雇保镖随车。这些保镖多是膀大腰圆的年轻人,腰间别着铁棍,有的甚至暗藏匕首。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心理安慰——真遇上持枪歹徒,无非是多送一条人命。
案件性质之恶劣,惊动了省公安厅。主管刑侦的副厅长亲自挂帅,抽调精干力量组成\"8·28\"专案组,限期破案。
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们分析,像这类案件通常有两个突破口:追查赃车和枪支来源。
枪支这条线很快有了重大发现。1989年冬,某县武装部仓库曾发生一起离奇盗窃案。
据案卷记载,当时一个偷误将军事仓库当作普通物资仓库,撬开铁锁后却傻了眼——满屋子都是枪支弹药,连张粮票都没樱
这个叫马三的毛贼不甘空手而归,顺手牵羊带走了7支54式手枪和300多发子弹,后通过黑市渠道层层转卖。
虽然1992年马三落网被判15年,但只追回3支枪。剩下4支如同定时炸弹般流落民间,其中两支很可能就是系列劫车案的凶器。
这条线索到此中断,专案组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追查赃车上。
老刑警们都清楚,销赃是这类案件最脆弱的环节。90年代的汽车可不是物件,敢收这种\"带血\"赃车的人,在黑道上都是有头有脸的\"硬茬子\"。
专案组分成12个组,对东三省及周边地区的二手车市场展开拉网式排查。工作量之大令人窒息——光是辽宁省就有8个地级市的36个二手车交易点需要摸排。
就在侦破工作陷入僵局时,8月底邻省一起涉黑案件带来了转机。该省两伙黑帮火并时,一个叫\"刀疤强\"的马仔用猎枪打死对方成员。
这个自知死罪难逃的亡命徒,为求活命主动交代了一条重要线索:
他听道上朋友,长春有个专门收赃车的\"老六\",最近收了辆带弹孔的斯柯达,因为发现是命案赃车,价格被压到三成,\"老六\"为此气得跳脚,在酒桌上骂过几次卖车的家伙。
这条线索太重要了,立即被层层上报到专案组指挥部。刑警队长拍案而起:\"马上提审'刀疤强',务必挖出这个'老六'的详细情况!\"
副队长张建军掐灭烟头,皱着眉头:\"东北这几个月类似的案子少七八起,未必就是咱们要抓的那伙人。\"
但眼下山穷水尽,专案组组长王铁力拍板:\"管他是哪路神仙,先逮住这个黄贩子再!\"
9月3日凌晨,二十余名刑警突袭了城郊一处隐蔽院落。收赃贩子黄老六正搂着情妇熟睡,被破门而入的警察按在床上时,吓得尿了裤子。
这个四十出头、满脸横肉的家伙倒是识相,还没等审讯就竹筒倒豆子:\"政府,我交代!我立功!车就藏在西仓库!\"
当刑警们打开那个挂着\"农机配件\"牌子的仓库时,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那辆本该是墨绿色的斯柯达,此刻已变成锃亮的黑色,座椅套、方向盘全部换新,连VIN码都被巧妙地篡改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车管所的内部档案显示,这辆车居然有全套\"合法\"手续。黄老六交代,他花三万块买通了车管所的内线。
为了争取宽大处理,黄老六主动交出了藏在备胎下的关键证物——一个沾着血迹的出租车顶灯。(待续)
喜欢90年代大案系列请大家收藏:(m.6xsz.com)90年代大案系列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