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轩的计策如同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让绝望的凰音看到了希望。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与不安,决定全力配合。
次日清晨,九幽宫便传出消息,九幽宫主因修行偶感不适,暂免今日晨谒。
然而,恰在此时,二皇子丰云霆派来问候并赠送新寻获的前朝名画《幽谷听泉图》的使者,“恰好”被容嬷嬷引入偏殿,“正巧”看到凰音虽面色微白,却神情专注地欣赏着二皇子昨日才赠予的画册,甚至对其中一幅二皇子颇为自得的题跋轻声赞叹了几句。
使者心领神会,恭敬告退。不出半日,“九幽宫主抱病仍潜心欣赏二殿下所赠画作,对其才华颇为激赏”的消息,便在特定的圈子里悄然传开。
第三日,御花园。凰音“病情稍愈”,“偶然”至牡丹苑散步,“恰逢”三皇子丰烈在校场演练归来,途经簇。
凰音“无意间”对身旁的容嬷嬷提及昨日听闻镇狱王世子狱龙冥又在西市纵兽伤人、强掳民女的恶行,语带惊惧与不忿:“……那般凶戾残暴之人,若掌权柄,岂非百姓之祸?”声音不大不,恰好能让耳力过饶三皇子听到。
素来鄙视狱龙冥为人、且对大哥联姻镇狱王以增强实力颇为不满的丰烈,闻言果然驻足,冷哼一声:“皇妹何必为那等废物烦心?我皇族子弟,岂能与那般渣滓为伍?大哥此举,实在有失考量!” 虽未明支持,但不满之意,已昭然若揭。
很快,三皇子于御花园公然质疑联姻对象人品的只言片语,被有心人添油加醋地传了出去。
第五日,凰音又“偶然”对某些记载前朝外戚仗势欺主、最终引来灭门之祸的史书“产生兴趣”,特意派人向以博闻强记、掌管部分宫内典籍着称的五皇子丰无忌“请教”。
五皇子何等精明,立刻嗅到了其中的意味,“热心”地提供了数份相关典籍的精抄本,其中更是“夹带”了一些关于镇狱王近年来某些“不太合规”的兵力调动的模糊记载(真伪难辨,却足以引人遐想)。
“五皇子向九幽宫主暗示镇狱王或有僭越之嫌”的风声,不胫而走。
与此同时,孟轩并未闲着。
他凭借归墟道塔玄妙,化身无形,游走于皇城的阴影角落。
在某些低级官吏常去的茶楼酒肆,开始流传“陛下闭关前曾对镇狱王权势过重略有微词”的“秘闻”;
在靠近军机处的一些巷陌,影老兵”醉后“失言”,提及大皇子麾下某个心腹将领督阅军粮“似乎”质量堪忧;
在一些消息灵通的暗市,出现了几封“疑似”大皇子门下与边将往来密信的残篇,内容模糊,却暗示着某些结党营私的迹象,很快又神秘消失;
甚至镇狱王世子狱龙冥多年前虐杀侍女、修炼邪功的几桩铁证,也被人“不心”泄露给了几位以刚正不阿闻名的御史……
这一切,都发生得“恰到好处”,如春雨润物,悄无声息,却又在关键的地方泛起涟漪。
孟轩并未直接攻击大皇子或镇狱王,那会引火烧身。他只是巧妙地利用皇城固有的矛盾和信息差,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轻轻推了一把,点燃了那些早已存在的猜忌、不满和野心的火星。
短短数日,一股诡异的暗流开始在皇城下涌动。
二皇子丰云霆对九幽宫主似乎“青眼有加”的态度,让他一系的文官们看到了某种“奇货可居”的可能,开始暗中推波助澜;
三皇子丰烈对狱龙冥的公开鄙夷,得到了军中不少同样看不起镇狱王世子的将领的共鸣,抵触情绪滋生;
五皇子丰无忌乐于见到大皇子惹上麻烦,暗中让手下散布更多对镇狱王不利的消息;
而那些原本就对镇狱王权势过大心存忌惮的朝臣,听到“陛下微词”的传闻后,更是心生警惕,奏章中开始出现谨慎的规劝;
就连几位原本中立的老亲王,也因狱龙冥不堪的品行传闻,对此桩联姻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
风向,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转变。
镇狱王狱无涯府郑这位权势滔的王爷,拿着手下收集来的种种传闻,眉头紧锁。他确实需要与大皇子联盟,但前提是风险可控。
如今,联姻尚未定论,就已引来如此多的非议和潜在对手,甚至连久不露面的陛下都似乎有了态度(无论真假)……这让他不得不重新权衡。
为一个名声狼藉的儿子,在局势未明时就如此深度地卷入皇子纷争的漩涡中心,值得吗?
大皇子丰千岳同样焦头烂额。军粮问题、密信风波,虽未伤筋动骨,却牵扯了他大量精力。
他明显感觉到,朝堂上反对联姻的声音,比预想中大了许多。二弟、三弟的暧昧态度,更让他心生警惕。
九幽宫内,凰音依旧“深居简出”,偶尔在御花园“散心”,对一切传闻仿佛毫不知情。但她能感觉到,那些原本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探究与审慎。压力,似乎正从她身上,悄然转移。
她站在窗前,望着皇城方向,手中紧握着一枚孟轩赠予的、用于紧急联络的玉符,心中充满了对那个神秘男子的感激与难以言喻的依恋。
“先生……一切,真的开始改变了。”她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而此刻,皇城阴影中,孟轩负手而立,感受着那逐渐发酵的舆论风暴,眼神平静无波。
风,已经吹起......
喜欢鸿蒙祖塔请大家收藏:(m.6xsz.com)鸿蒙祖塔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