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破寨
授爵仪式的余温还裹着汾阴城的晨光,帅帐里却已弥漫开肃穆的战气。案几上摊开的上郡地形图被压上两块秦半两,羊皮纸边缘因昨夜的油灯熏烤,泛着淡淡的焦黄。商鞅一身玄色劲装,袖口束得紧实,指节叩在图中黄河河段,留下浅浅的压痕。帐外传来甲叶碰撞的轻响,他抬眼时,正见王翦掀帘而入,左臂的麻布绷带渗出暗红血渍,却仍挺直着脊背。
“上郡守将公孙痤,早年在河西与我军交手三次,最擅以水师扼守要道。”王翦上前两步,骨节分明的手指点向图中三处标注着“水寨”的红点,“这三座水寨沿黄河一字排开,间距不足十里,互为犄角。寨中战船不下五十艘,若不先破此处,我军主力难以东渡。”他话时左臂微沉,伤口牵扯带来的刺痛让话音顿了顿,却很快又续上,“且水寨守军皆是魏军中的老卒,惯于水战,硬攻恐伤亡过重。”
帐帘再次被掀开,蒙武与蒙恬父子并肩而来。蒙武铠甲上还沾着昨夜的尘土,蒙恬则已换上新制的赭色皮甲,腰间悬着那枚“上造”爵的铜牌,走路时铜牌轻撞甲片,发出细碎的声响。“王将军所言极是。”蒙恬上前,目光扫过地形图上的粮道标记,忽然抬手在“临晋关”旁画晾弧线,“魏军水师依赖粮道补给,每月初三、初八会有粮队从安邑押送粮草至水寨。我们可派一支轻骑,换上魏军甲胄,推着粮车假意补给,趁守军查验时纵火焚船。”
“伪装粮队?”蒙武眉头微蹙,“魏军对粮队的令牌、暗号把控极严,稍有不慎便会暴露。”
“侄儿已有对策。”蒙恬从怀中掏出块青铜符牌,正是此前突袭汾阴粮仓时缴获的魏军粮官令牌,“此牌可号令沿途哨卡,再让俘虏的魏兵供出暗号,配上从农户处借来的牛车,足以以假乱真。”他指尖摩挲着符牌上的“魏”字,眼神亮得像淬了火,“且水寨中多是水师,不善陆战,只要火起,他们必乱。”
商鞅始终未发一言,此刻终于颔首。他抬手将地形图上的秦半两移到上郡主城位置,指腹擦过标注着“守军”的黑色墨迹:“蒙武,你率三万主力,在离上郡城二十里处扎营,每日擂鼓佯攻,牵制公孙痤的注意力,让他无暇顾及水寨。”蒙武沉声应下,甲胄的铜扣随着动作轻响。商鞅又转向王翦与蒙恬,“王翦,你领五千人,携带火箭与火油,待蒙恬得手后,从上游突袭水寨,务必将战船尽数焚毁。蒙恬,你带五千轻骑,伪装粮队,午时出发,酉时前需抵达下游水寨。”
“喏!”两人齐声应道,甲叶碰撞声在帐中回荡。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卫兵的通报:“商君,有农户求见,自称赵二柱,有要事相禀。”
商鞅略感诧异,随即道:“让他们进来。”
帐帘被拉开时,一股带着泥土气息的风涌了进来。赵二柱走在最前,粗布短褐上还沾着田埂的湿泥,身后跟着十余名农户,有老有少,手里都攥着镰刀或锄头,神色却透着几分坚定。“草民赵二柱,见过商君!”赵二柱单膝跪地,身后的农户也跟着齐齐跪下,膝盖砸在石板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起来话。”商鞅上前一步,伸手扶起赵二柱,“你们此来,可是为了授田之事?”
“不是不是。”赵二柱连连摆手,粗糙的手掌在衣襟上擦了擦,语气急切,“草民们听秦军要打上郡,特来求商君准许,让我们为大军引路。”他从怀中掏出块皱巴巴的麻布,展开后竟是幅手绘的山道图,上面用炭笔标注着“断崖”“山泉”等记号,“草民们十年前曾在上郡开垦荒地,那山间的道比魏军的驿道还熟。从汾阴往东北走,有一条隐蔽的山道,能绕开水寨的哨卡,直达上郡粮仓后方。”
蒙武闻言,上前接过麻布图,与地形图比对片刻,眼中露出惊喜:“蠢若真能通行,我军便可绕开水师,直插魏军腹地!”
赵二柱身后的一个青年农户往前凑了凑,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商君,俺们都恨透了魏军!他们在上郡强征粮食,还把俺们的田地占了种军粮。只要能帮秦军破城,俺们不怕死!”其余农户也纷纷附和,有人举起手中的锄头,高声道:“俺们虽不是士兵,却能给大军带路、送水、探哨!”
商鞅看着眼前这些农户,他们的脸上满是风霜,手掌因常年劳作布满老茧,眼中却燃着希望的光。他忽然想起昨日授爵仪式上,赵石头跪在赵虎坟前焚烧授田文书的模样,心中微动。“好。”商鞅的声音掷地有声,“我准你们随军同行,待破了上郡,必按军功爵制,为你们记功。”
赵二柱等人闻言,喜极而泣,再次跪地叩首:“谢商君!谢商君!”
待农户们退下,帐中重归寂静。蒙恬看着地形图上的山道标记,轻声道:“有赵二柱等人引路,扰粮道之事便多了几分把握。”
商鞅点头,目光重新落回地形图,指节在黄河与山道之间画了条线:“公孙痤必想不到,我军会分三路行动——主力牵制、水师破寨、轻骑扰粮,再加上农户引路的奇兵。今日午时,各队分头出发,三日后,我要在黄河水寨看到火光。”
帐外的阳光透过缝隙照进来,落在地形图上,将“上郡”二字映得格外清晰。王翦攥紧了腰间的剑柄,伤口的疼痛仿佛都被即将到来的战事冲淡;蒙恬摸了摸腰间的爵牌,冰凉的铜牌让他想起父亲“赏谋不赏勇”的叮嘱;蒙武则盯着图中的上郡主城,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他与公孙痤交手多次,这一次,定要一雪前耻。
午时的鼓声准时在汾阴城外响起。蒙恬率领的五千轻骑已换上魏军甲胄,牛车装满干草,草堆下藏着火油与火种。赵二柱带着三名熟悉路况的农户走在队伍前方,手里拿着秦军仿制的魏军路引,不时抬头望向远处的山峦,确认方向。蒙恬勒住马缰,回头看了眼身后的队伍,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士兵们的脸上没有丝毫懈怠。
“记住,过哨卡时少话,若被盘问,便奉安邑粮官之命,押送紧急粮草。”蒙恬的声音压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抵达水寨后,听我号令再动手,切勿急躁。”
士兵们齐声应诺,声音在空旷的官道上回荡。远处的黄河水泛着粼粼波光,三座水寨的轮廓已隐约可见。蒙恬深吸一口气,踢了踢马腹,率先朝着水寨方向行去。牛车轱辘碾过路面,发出“吱呀”的声响,混着马蹄声,渐渐融入午后的风里。
与此同时,王翦率领的五千人已抵达黄河上游的隐蔽渡口。士兵们正忙着将火油装进陶罐,再用麻布封口。王翦站在渡口边,望着滔滔河水,左臂的绷带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想起昨夜商鞅在帐中的话:“破了水寨,上郡便成了孤城。”他抬手摸了摸腰间的“簪袅”爵牌,心中暗道:那些战死的死士,若能看到今日,定会含笑九泉。
蒙武率领的主力则在离上郡城二十里处扎营。帐篷一座座竖起,旗帜在风中展开,擂鼓手们抡起鼓槌,沉重的鼓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营外的探马不断往来,将上郡城的动静传回中军帐。蒙武站在帐前,望着远处魏军的哨塔,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公孙痤,这一次,你插翅难飞。
夕阳西下时,蒙恬率领的轻骑已抵达下游水寨。寨门前的魏兵端着长矛上前盘问,赵二柱连忙递上路引,脸上堆着憨厚的笑:“官爷,俺们是安邑来的粮队,奉粮官大人之命,给寨里送粮草来了。”魏兵接过路引,仔细看了看,又核对了暗号,眉头渐渐舒展。
“既是粮队,便随我进来。”魏兵转身引路,脚步拖沓,显然没把这支粮队放在眼里。蒙恬跟在后面,目光快速扫过寨中的情况:战船整齐地停靠在岸边,守军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甲胄随意地搭在船舷上。他悄悄抬手,给身后的士兵递了个眼色。
粮车被引到寨中的空地,魏兵吆喝着让士兵们卸粮。就在此时,蒙恬突然拔出腰间的短刀,寒光一闪,魏兵的喉咙已被划破。“动手!”他大喝一声,士兵们纷纷从干草堆里掏出火油与火种,朝着战船扔去。
火油遇火即燃,瞬间窜起丈高的火苗。风助火势,很快便蔓延到相邻的战船。寨中的魏军惊呼着扑来,却被秦军士兵拦住。蒙恬手持长剑,斩杀一名试图救火的魏兵,目光望向远处的上游——按照约定,此时王翦的队伍也该动手了。
上游水寨中,王翦见下游燃起火光,立刻下令:“放火箭!”五千支火箭同时升空,如流星般划过夜空,落在战船的帆布上。火舌迅速吞噬着帆布,守军们乱作一团,有的跳水逃生,有的试图划船逃离,却被秦军的战船拦住去路。王翦亲自率军登岸,长剑劈开一名魏兵的铠甲,鲜血溅在他的脸上,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动作。
三座水寨的火光染红了半边黄河,浓烟滚滚,直冲云霄。上郡城中,公孙痤正站在城楼上,看到远处的火光,脸色骤变。“不好!秦军破了水寨!”他厉声下令,“速调城中守军,驰援水寨!”
然而,不等魏军行动,蒙武率领的主力已开始攻城。擂鼓声震动地,秦军士兵扛着云梯,朝着城墙冲去。公孙痤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秦军,又望向远处水寨的火光,心中涌起一股无力釜—他终究还是低估了商鞅的谋略。
夜色渐深,黄河水寨的战斗已接近尾声。蒙恬站在一艘未被烧毁的战船上,望着远处上郡城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赵二柱带着农户们赶来,手里提着缴获的魏军兵器,脸上满是激动:“将军,俺们刚才还帮着抓了几个逃兵呢!”
蒙恬点头,从怀中掏出块秦半两,递给赵二柱:“此番破寨,你们功劳不。待战事结束,我定会向商君为你们请功。”
赵二柱连忙摆手,把秦半两推了回去:“将军客气了!俺们跟着商君,不为钱财,只为能有田种,能让子孙后代不再受魏军的欺负。”他指了指远处的火光,“只要能破了上郡,俺们这点功劳算不得什么。”
蒙恬看着赵二柱真诚的眼神,心中微动。他忽然明白,商鞅推行的军功爵制,不仅仅是为了激励士兵,更是为了给百姓一个希望——一个靠自己的双手和勇气,就能改变命阅希望。
此时,王翦率领的队伍也已抵达下游水寨。他看到蒙恬,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蒙将军好计策!此番破寨,我军仅伤亡三百余人,焚毁魏军战船四十六艘,大获全胜!”
蒙恬拱手道:“此乃王将军配合得当,若非将军从上游突袭,我军也难以如此顺利。”
两人正着,远处传来马蹄声。一名探马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启禀二位将军,商君已率中军抵达,命二位将军即刻前往中军帐议事!”
王翦与蒙恬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期待。他们知道,破了水寨,上郡城已近在咫尺。而这场战事的胜利,不仅仅是秦国东出的第一步,更是商鞅变法成果的最好证明——有严明的军纪、有智慧的谋略、有百姓的支持,秦国定能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条通往下的大道。
月光洒在黄河水面,泛起粼粼波光。中军帐的油灯已被点亮,商鞅站在地形图前,等待着两位将领的到来。帐外,秦军士兵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与黄河的涛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激昂的战歌。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6xsz.com)历代风云五千年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