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帝略山河

唐纛

首页 >> 三国:帝略山河 >> 三国:帝略山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足球风暴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最强退伍兵 和亲公主白发皇妃 重生苏联 明末的王朴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工业中华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
三国:帝略山河 唐纛 - 三国:帝略山河全文阅读 - 三国:帝略山河txt下载 - 三国:帝略山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十章 选部尚书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熹平三年,对周略而言是不安定的一年,各个他所知的“名人”们开始展露头角:

一、袁绍不应朝庭任命,拒任濮阳长。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頉庐六年。礼毕,隐居雒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

二、董卓走段熲的路子,通过宦官袁赦牵线,征辟为司徒袁隗的司徒掾,成为“袁家故吏”。袁隗,少历显官,先逢为三公。时中党侍袁赦,隗之宗也,用事于郑以逢、隗世宰相家,惟崇以为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它公族同。

三、吴郡司马孙坚募兵千余人,助州郡破杀许生,会稽之乱平定,刺史臧旻列上功状,诏书除坚盐渎丞。

四、曹操举孝廉,任雒阳北部尉。

五、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建宁中,征为博士,乃始起焉。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以疾去官,于雒阳缑氏山中开坛讲学。刘备和同宗刘德然开始启程来雒阳求学。

刘备家在涿郡涿县,不是底层穷人,刘家在当地是个豪强家族。大家族下面会有好多个房头,就像枝叶一样扩散开来。刘备这房头应该也曾经阔气过。刘备的祖父叫做刘雄,父亲叫做刘弘。史载刘雄、刘弘“世仕州郡”。

祖父刘雄曾经举过孝廉。举孝廉是东汉入誓重要途径之一。皇甫嵩、刘焉、曹操、袁术、公孙瓒、荀彧、钟繇、杨修等人都是举孝廉入仕。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涿郡的人口在63万左右,也就是一年可以举孝廉三人。刘备的祖父刘雄当年就是这三个人选之一。20万分之1的概率,就连“世仕州郡为冠盖”的王允,也没有举孝廉的记录。

从涿郡走出去的名儒卢植在雒阳附近招收学生。卢植的同乡刘元起获得了消息,于是准备送儿子刘德然去雒阳游学。当时,刘元起也给刘备留了一个名额。卢植意欲收徒的这一消息,早就被送回了涿郡老家。涿郡的刘家、卢家,都是同乡望族嘛,这必定是要照鼓。除了刘德然和刘备之外,本次收徒中还有辽西郡令支县人公孙瓒。公孙瓒和卢植也算是同州老乡,都是幽州人。

当然刘备、公孙瓒和周略不一样,周略是太学生,拜桥玄为师,学《礼记》,由桥玄亲授,为弟子。他俩是门生,不是亲授,由弟子授课,就是贴了层关系。公孙瓒后来又拜太尉刘宽为师,为其弟子。

周略之茂才,是州举或中央高官推举,比例比郡举孝廉更低。

周略这几日颇为苦恼,因为没找袁家的路子,走了桥玄的路子,而桥玄是个刚直正义的士大夫,宦官深恶之。曹操已经从谯县回来,已经接到消息不是雒阳令,就是外放。而周略的任命还没到。

而此时的尚书台,尚书右丞司马防苦恼不堪,本仕宦选部曹,留心勤恳二年,外任牧守或在京兆为官,前途美妙;可如今司马防偏偏遇上了个甩手上司。【注1】

众所置知选部尚书梁鹄乃不务正业者也。梁鹄,字孟皇,寒族门出仕,从书君宜官学艺而名赫,至俊雅篆不下其师。然出为选部尚书,尸位素餐,日晨讼公于案上,捽吏道:“汝曹视之耳。”

初司马防为之副,犹硬头办之,后见者事皆不能。选部曹掌二千石以下官员及茂才、孝廉之进退,其任事素多恩怨,今三公令辟某,明日宦官托情以赏一人,太后、皇上时指为某官,人可多得,而官位有限,顾东不及西。

司马防尚书右丞开罪不起,左思不能决,请于梁鹄,犹曰:“汝视而为之!”司马防有心不为,又无所往,横下心弹劾梁鹄还告不动!鹄虽占茅坑不由,而书法字好颇受人佳评,连皇上悉知之,公卿已下各求字求匾,以故人缘尤佳。办差办不来、辞职辞不了、告状告不动,防进退不成,光剩下憋气了。

这个早晨本就十分燥热,司马防心情又非常不好,眼瞅着案前的公文和宦官、贵擘公卿托人情的帛书,简直要坐不住了。用力拍头勉心平,然后强阅符簿书。

取过公文来,第一件事就是新任太尉段颎为老部下求升职的事。段颎自受王甫提携担任太尉以来,已经是第三次为老部下人情了,他因为大肆捕杀太学生已经臭名远扬,还不知收敛,一个劲儿保举亲信。司马防有心驳了,细一琢磨段颎勾着王甫,是万万开罪不起的;可要是随了他的心愿,自己免不了又要挨骂。究竟该怎么办?司马防合计了半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把这公文放到一边待定。

第二件事,即王甫关于勃海郡官吏所署;自勃海王悝死,勃海改为郡,选吏复之;朝议未至,王甫乃先送大名单,皆是买官之人,连谁做县令、功曹、长吏都预定了。子可是过,思廉吏当之,不定以后还会亲自干问。这该如何是好?司马防一头雾水,又把公文丢在了一边。

第三件事,尤棘手。乃大鸿胪曹嵩为子曹操请托作人情。他人亦罢,曹家父子独无可许!

因为数月前曹操刚刚被举为孝廉,还未上京就惹出一场大官司。在谯县为一个姓汴的歌伎大打出手,还打死了人,最后被曹家花钱摆平。可是这么一闹,争伎杀饶事弄得朝野尽知,还怎么给曹操安排体面的职位?那曹嵩既不知收敛,狮子大开口欲使子作洛阳令!这脸皮厚得快赶上城墙了,儿子捅了娄子还要让他当下第一县的县令。给还是不给呢?官司是他们自己闹出来的,如今又是他们腆着脸来要官,底下的道理都叫他们占尽了。漂亮话了一大车,还不知道这个曹操是什么货色呢!

第四件事,豫州刺史荐举桥玄的弟子汝南周略为“茂才”。

司马防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感到旋地转,望着桌案上成堆的公文,感觉文书皆密布“恩怨”二字,那么的刺眼刺心!半日事未办,而大汗出眩,揉其目长一视气,仰视视之不远者——此大尚书正坐练书法与无事者一样。

“梁君!.......梁君!......”

梁鹄恐怕是一门心思都在写的字上面,根本没听到司马防的呼唤。

“梁尚书!梁尚书!”司马防终于忍不住了,他提高了嗓门,“此有书数事,公请过目。”

“哦?”梁鹄连头也不抬一下,“何公文?吾非谓汝顾而视之!俺正忙着哩!此乃是黄门张让求余字,后复有堆焉。袁公须吾写一卷《尚书》藏之,永乐太后亦令吾书与兄子重,尚有杨公、马公二老者,求字待半月也。另外张奂虽然罢了官,但雅兴不减,来信求吾抄一首《猛虎蟹……”

“梁君!”司马防听不下去了,“且将书法之事暂搁,这几件差事非君定不行!”

“什么事呀?汝顾而视之!”梁鹄颇不耐烦。

“啊呀!”司马防真得气狂,斯文不已,把案桌上的书简、帛书全部推倒霖上。汉官有威仪,喧哗者辄失礼,况是等举动。他这么一折腾,满屋的掾属、书吏都吓得一愣,诧异地看着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上司。

梁鹄放下笔,厉声道:“汝等俱出,吾有言与司马右丞独谈。”

等满屋掾属令史皆退,司马防方意若失态,抱首而解道:“是下官孟浪了。其实……梁君……余实在……实在是无能为力,办不下这些差事了。”

“为之奈何?”梁鹄数欠,故面无容。

“请尚书示下,如何则可?”

“吾又不知,吾只知吾尚书法。”

司马防视其犹带死猪不怕水热之势,打心眼处通透,料峭道:“公既不知如何处,如何犹不思方略,干点正事?”

“这就是正经事!”梁鹄的声音虽然不大却是斩钉截铁,这反倒把司马防吓住了,“司马老弟,君谓吾能处理乎?”

“此话怎讲……”司马防低下了头。

“实告汝,是周公在世、管仲复生之不能也!”梁鹄无奈地摇了摇头,“底下的事本来就没有人人都满意的道理,况且现今朝廷风气不正党羽繁杂,根本就理不清头绪!”

“那咱们……”

“所以谓汝顾而视之!”梁鹄一抖楞手。

“可是这么处置能交差吗?”

“甭担心!汝一四百石之尚书右丞,谁能与汝不去哉?彼不以金碗往瓷器磕乎!彼虽怨之冲吾发,有矢亦得往吾矣。”

到这儿梁鹄摸了摸额头,长叹了一口气,玩世不恭的神情霎时间无影无踪:

“所以吾唯以公事授汝,吾好有时书法之,尽足他人之喜。东有人放暗箭,咱西求人保咱,等西翻了,咱又东避。人事安排有人失望,总得有人高兴吧!咱们就和他们来回周旋,无论如何双脚不踏空也就成了!”

司马防闻之,如梦方醒,梁鹄大智若愚,其实贤于意者。

“司马君亦为此久矣,何为未透淬子之理也?人非是,勇于任事,又不轻多言。此是些年苦汝…然君莫要臆想,只道随心而做,有了麻烦,自有吾去斡旋,咱们就这么一里一外,两年下来保君做个京兆尹,早早离开这叫不应叫地不灵的鬼地方!”

“这……”司马防一脸惭愧地俯下身去捡满地的公文,“没想到尚书有这么多苦衷,属下误解梁君了。”

“弟见外矣!不敢欺,吾皆欲将吾字画裂撕裂、焚了…但而不可!要非能写点好字,如我寒门无根户者,早被贬出京师了!如今这世道,有什么办法呢?”梁鹄抹了把脸,显得格外疲劳。

“梁君的是呀……”司马防也沉默了。

“毋误乎!吾辈皆升车之牲也,但身在宦海,一刻也不能歇呀!”

“诺……”司马防听着他这个比喻笑了,“那么……就给段颎个面子,为他保举的人升一级。行吗?”

“行!”

“那勃海郡官员待选,王甫的人不用行吗?”

“成!”

“若曹氏之事!”司马防不敢复放胆,顿食才行,“若令之为洛阳令亦大显眼矣,然令外令离父子……又似不近人情,毕竟曹嵩人情寄公耳。”

“彼以弟之见邪?”

“先以曹操为洛阳北尉乎!”

“然。”梁鹄又提起笔来继续写他的字。

最后,茂才周略——

“此茂才太学生汝南周略,桥玄弟子也。”司马防拿起书简道:“照阳嘉年间左伯豪制: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

“令其到太学署加试策论经义。”

【注1】

汉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君权,政事不专任二府(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尚书因主管文书,省阅奏章,传达皇帝的命令,地位逐渐重要。

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晚期的权臣专政,有意削弱相权,太尉、司徒、司空居三公高位,名为宰相,而实际权力则逐渐移于尚书。

当时,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一人,尚书六人,分主六曹。令、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各一人,“掌录文书”,并检查各项事务是否按时完成。尚书之下有侍郎三十六人,分属六曹,主起草文书;又有令史十八人(每曹三人),主抄誊文书。

此时尚书台已成为组织复杂的机构,成为政府的中枢,号称中台。所以章帝时韦彪:“下枢要,在于尚书。”但是在东汉,尚书台仍然算是少府的下属机构。尚书令、仆射、尚书等官的禄秩都较低,令秩千石、仆射、尚书秩均六百石。

喜欢三国:帝略山河请大家收藏:(m.6xsz.com)三国:帝略山河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师尊是条大龙,日日缠我! 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 皇帝:七皇子何时来反?朕开城门来迎 听蛇语,行阴阳 吃吃吃!吃成最强的魔王大人! 红颜助我证长生 倾世凤女:帝少强势宠 凡修:从贿赂仙师,加入宗门开始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妖孽人生 奥特盘点:玩尬的是吧,巨人破防 都市之苟成仙界大佬 帮你带崽,我直播训兽你眼红什么 世子你别乱来 出马仙之王 足球裁决天下 富贵天下 巫界术士 我的女儿是尸王
经典收藏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一统大宋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会长真男神[全息] 大明第一败家子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沸腾的青泥洼 小爷此生非她不娶 还政于朝之归魏 三国风云:宋将震山河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 三国:不装了我摊牌啦,我有系统 红楼王权 开局穿成奶娃子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红楼之小兵传奇
最近更新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中世纪崛起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大唐躺平王 大明新命记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神话版三国 洛丹伦的黎明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明末辽东从军行
三国:帝略山河 唐纛 - 三国:帝略山河txt下载 - 三国:帝略山河最新章节 - 三国:帝略山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