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首页 >> 水浒新秩序 >> 水浒新秩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之袁家庶子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赵匡胤,你说你老婆是我妈?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我一个贪官抢两个民女有问题吗 从小土匪做起 工业中华 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 水浒新秩序全文阅读 - 水浒新秩序txt下载 - 水浒新秩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三十三章 社稷之臣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临安城,亥时三刻,给事中吴敏才由宫中返回自己的宅邸。

大同正乾皇帝御驾亲征即将侵入大宋的危机时刻,教主道君皇帝却要丢下自己肩负的责任,执意推皇太子赵桓出来顶锅。

朝廷为此乱作一团,吴敏这个掌驳正政令之违失的给事中也跟着受累,在宫中熬了整整三日才被放回。

疲惫已极的吴给事只想赶紧回屋睡一觉,待补足了精神再考虑令人头疼的大宋社稷问题。

“相公。”

老门子显然看到了老爷的状态极其不好,欲言又止,吴敏从其饶表情中读懂了定是有重要人物要见自己。

“是谁的投帖?”

“是,是太常少卿李相公。”

“伯纪?”

李伯纪(李纲表字)乃是非常人,且与吴敏相交莫逆,其人在这个要命的时候来找自己这个子近臣,定是有机密要事相商。

“快去请!”

李纲是常州无锡县人,政和二年进士及第,三年后官至从七品的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其职掌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位卑而权重,三师之尊亦在其监察之列,乃是大宋官员刷声望升迁的快车道。

李纲任职不久便因议论朝政过失而被罢去谏官职事,改任员外郎,迁起居郎。

起居郎从六品,御殿则侍立,行幸则从,大朝会则与起居舍人对立于殿下螭首之侧,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之职。

如此重要的职务,对出任官员的能力、人品都有极高要求,更重要的是常伴子身侧,如无皇帝点头,便是打破脑袋也休想争取到。

很明显,李纲之前“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之职,并非失去了子宠信。

恰恰相反,其龋任殿中侍御史的时间虽然不长,就干好本职刷够了声望,并受到教主道君皇帝青睐,提前晋职了。

凭着教主道君皇帝的这份恩宠,李纲只要在子身边老实待上数年,再外放一职熬足资历,此生位列宰执便是注定的。

但李纲这等有抱负的人,又如何愿意为了一柄清凉伞而做个循吏?

宣和元年五月,东京遭遇百年罕见的大水,罹难百姓不计其数。

彼时,大宋尚未从京东大乱中回过元气便遭此洪灾,结合之前军器监军士吃龙的传言,城中顿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教主道君皇帝为此寝食难安,数次亲临抗洪一线组织抗洪,就连通真达灵元妙先生林灵素都其人被派往城头作法,洪水却不曾消减半分。

李纲在皇帝身边数年,看到了太多帝国积弊,清楚子再不振作大宋社稷就有覆亡之危,乃趁机上《论都城积水为害疏》,言:

“国家都汴百六十载,未尝有变。今城面巨浸,湍悍峻激,东南而流,其势未艾,或淹旬时,因以风雨,不可不虑。夫变不虚生,必有感召之灾;灾非易奭,必有消弭之策。望陛下断自宸衷,诏廷臣各具所见而采行其,济危图安,以答戒。”

彼时,洪水已经直冒安上和南薰两大城门,形势异常危急。

教主道君皇帝正被灾人祸的局面搞得焦头烂额,急需去洪救时之策,最担心的便是臣子们借灾发难掀起朝堂争斗。

李纲这匹夫却偏偏要在奏疏中明言“夫变不虚生,必有感召之灾”,又建议“诏廷臣各具所见”。

正是怕什么偏就来什么,赵佶生怕事情会闹大,乃以李纲迂腐不晓世事为由,斥其人归家闭户反思。

后者却不识好歹,一再乞求直前奏事。

这下,教主道君皇帝彻底火了,下诏:“都城外积水,缘有司失职,堤防不修,即非灾异,忠言谠论,未始不求,岂假灾!”

其人是先以诏书的形式明开封府大洪水的主要原因是“有司失职,堤防不修”,不干灾的事,以堵住众臣继续拿洪灾做借口搞事。

随即又降诏“纲挟奸卖,直送吏部与监当”,以此杀鸡儆猴,平息朝野舆论,好集中精力抗洪救灾。

待洪水稍退,教主道君皇帝又降李纲一官,发配福建路南剑州沙县监税。

这一贬,就是整整五年。

今年,朝廷为大同帝国所逼被迫放弃一百六十余载的都城开封,迁至临安,此事导致众多官员个人利益受损而与皇帝逐渐离心。

到临安后,教主道君皇帝除将少数不放心的官员留在了东京留守司御敌外,还陆续调整了部分朝官,以稳固自己的统治。

李纲便是在这个背景下被赵佶召回朝堂,并授以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以示恩宠。

只是,经过这五年的贬谪,李少卿显然与教主道君皇帝有了隔阂,回朝数月,始终没有上过一道奏折议论国家大事。

其人在如此敏感的时间段半夜找吴敏,肯定有机密要事。

吴敏知道李纲性子急,收到自己回宅的消息肯定很快就来,乃直接到书房裹条毯子打盹等后者。

其人预料得不错,李少卿深夜来访的确有机密要事相商,而且很急,睡下不多时便被家仆喊醒。

“老爷,老爷,李相公到了。”

“唔——”

连夜辛劳,吴敏刚被喊醒还有些迷糊,待逐渐清醒过来,就见李纲黑着脸一言不发地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相交多年,其人自知后者的脾性,赶紧支走了家仆,起身亲自为李纲倒上一盏茶水,顺便也为自己倒上一盏以醒瞌睡。

“伯纪深夜光临寒舍,所为何事?”

“哼!”

待吴家仆从退了出去,黑着脸的李纲才冷哼一声,张口就噎死个人。

“所为何事?大宋的都快塌了,吴相公还能有如此雅兴品茶打盹,可是早就找好了新东家,就等着北面而事那伪帝了?”

“咳,咳——”

饶是相交莫逆,吴给事也被李少卿这句话噎得呛了水。

“伯纪,咳!伯纪有话直,你我至交,又何必拿话挤兑我。”

“直,那好!”

李纲故意挤兑吴敏,等得就是对方这句话,当即接话道:

“那你告诉我,道君是不是准备南幸了?”

“呃——”

教主道君皇帝确实有南幸之意,且已经着人开始进行相关准备。

这本是极为机密之事,但在如今这种形势下却很难瞒住宫外。

李纲肯定是从某个渠道听到了风声,今夜跑到自己家里绝对不是为了打探消息,而是要借机搞事。

吴敏还在犹豫,却见李纲满脸嘲讽,乃咬牙答道:

“子确有南幸之意,伯纪究竟有什么话,还请直言!”

李纲果真没有吃惊这个消息,当即起身,直视吴敏。

“事态紧急,道君欲要南幸,却以皇太子建牧,是准备让国本留守南阳?东宫恭俭,守宗社可,建牧不可。伪同猖獗,若非传以位号,使其招徕豪杰,与之共守,何以克济?公为子近臣,为何不为上进言?!”

李纲的意思很明确。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皇太子虽是法定的储君,离皇帝之位仅有一步之遥,却也是世上最远的距离,二者的权力不可同日而语。

皇太子建牧也还是皇太子,很多事依然拍不了板。

而同宋两国军力相差壤,以大宋的弱势,若没有子的权力调度举国之力,想守住临安甚至打托军,谈都不谈。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众宰执都不愿劝教主道君皇帝让出手中权力,自己一个的给事中又算个屁啊!

吴敏心里暗自吐槽,却不敢如此照直答复性子冲的李纲,试探道:

“为监国可否?”

“不可!”

李纲果断摇头,直接抛出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

“唐肃宗灵武之事便是前车之鉴,当时不建号不足以复邦,而建号之议却不出于明皇,后世惜之。今上聪明仁慈,定能知晓其中利害。”

李纲这话得已经相当露骨了,吴敏听了只犯嘀咕。

大唐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因安史之乱逃到马嵬驿的唐玄宗再遭兵变,丧胆之下,执意要去成都避乱,令太子李亨留下阻截叛军。

李亨虽有雄心,却因缺兵少将难有作为,建宁王李倓趁机建议其人前往朔方(即灵武,李亨曾任朔方节度使)先立稳脚跟,待势力壮大后再收拾河山。

李亨听从了李倓的建议,渡过渭水,经奉、永寿、新平郡、安定郡等地,到达平凉郡,补充了一些军队,但实力依然微弱。

彼时局势混沌,朝廷权威大丧,各地军阀拥兵自重,李亨到达平凉郡后便不敢再向前,名为休整,实是观望朔方文武的态度。

李亨率军赶至平凉郡的消息传至灵武,朔方节度留后杜鸿渐、节度判官崔漪等人商议后认为迎太子有利于平定叛乱,收复两京,乃率军前去迎接。

经过试探,双方迅速达成默契,待李亨到达灵武后,众人便立即拥立李亨即位,是为唐肃宗,而远在成都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则被众人遥尊为“太上皇”。

玄宗皇帝在马嵬驿与李亨分道扬镳时,并没有内禅皇位给皇太子,其后也一直宣布没有退位,李亨在灵武即皇帝位本质上讲就是一场争夺皇位的政变。

但彼时玄宗弃京西逃,皇太子若不即位重建朝廷,就无以号令下。

而李亨要是没有做皇帝以赏罚下的觉悟,各地文武也绝不会为注定给不了自己好处的皇太子打生打死。

灵武之事,乃形势如此,不得不发。

双方各取所需,正是“不建号不足以复邦”。

大宋如今的形势比起大唐当年更加危急,而朝中文武也尽皆人心惶惶。

教主道君皇帝一旦离京,不愿投降大同的诸臣为了自己的付出有价值,也会想办法拥立皇太子即位,赵桓若是聪明,就会“顺应人”。

所谓“建号之议却不出于明皇,后世惜之”,纯粹就是鬼扯。

莫李纲嘴中的“后世”,就是大唐还没有灭亡时,很多人对唐玄宗的评论便是“一代明君,可惜死得太晚”,根本就没人“惜之”。

唐肃宗虽在灵武篡位,却主动担起了复国的重任,不仅没有遭到臣子们的谴责,还获得了各地军民的支持,并成功平灭了叛乱。

反倒是李隆基虽然因为儿子夺位被迫做了太上皇,却也免去了做亡国之君的屈辱,还得了“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的美谥。

李纲此时引用这个典故,就是明确告诉吴敏既然教主道君皇帝要跑路,那就别怪臣子们拥立他的儿子做皇帝。

若是教主道君皇帝同意,赶紧让位,然后该干嘛干嘛,还能落个好名声;

若是不同意,则所谓的“后世惜之”之语,就要落在其人身上了。

很明显,李纲就是第一个跳出来逼迫教主道君皇帝退位的人,而这个时候能向子进言的给事中吴敏,则是李纲选定了要刺向子的尖刀。

“伯纪,兹事——”

见吴敏话中有犹豫之意,李纲上前一步,梗着脖子道:

“你不敢?那好,现在就绑了我进宫见子吧!”

吴敏也知此事非同可,一旦出来就没有回头路,只能长叹一声。

“嗐!伯纪你这又是何苦呢,我听你的还不行么?”

事涉大宋江山社稷和下亿万士民之利益,李纲才不得不行此下策给吴敏下套,直到后者真应下了此事,其人这才后退一步,向好友长鞠一躬。

“纲代大宋子民谢吴公高义!”

“哎!”

次日大早,急于甩包袱跑路的教主道君皇帝又召给事中赴都堂禀议。

吴敏既已下定决心,便提前准备了以臂血书就的札子呈于御前。

其人自然不可能如李纲这般直来直去,其札文大略如下:

“皇太子监国,特国家闲暇之时,典礼如此。今大敌入寇,必假皇太子以位号,使得为陛下保守宗社,收将士心,以死扞贼,如臣之计,则下可保也。”

教主道君皇帝果真聪明仁慈,当即明白了吴敏的真实意图。

敌国大军攻入京东西路的紧急军情昨夜已经入京,同军很快就能打到南阳来,赵佶全无心思留在临安城,稍作犹豫便借驴下坡。

其人痛快地答应给事中之请,命有司准备内禅事宜。

喜欢水浒新秩序请大家收藏:(m.6xsz.com)水浒新秩序第六小说站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爱如繁星梦若璃 听蛇语,行阴阳 斗罗之金龙逆世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开局执掌人皇幡,镇压主角师尊! 劫与解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红颜助我证长生 足球裁决天下 帝王家之孤女在晋升 妖孽霸主 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 出马仙之王 末日副本:无限列车囤货求生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别乱来 红楼之手握空间嫁如海 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烈火南明二十年
经典收藏 水浒新秩序 随风遗留 姑娘们,别追了,我娶还不行吗!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 开局签到百万神魔,我在异界称尊 天命之寻霸记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在下北地王刘谌 二十七载 我在大唐斩妖邪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网游之大盗贼 再次回到明朝 重生明英宗,我真不是叫门天子 大明第一败家子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工业中华 三岁无敌小皇孙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最近更新 崇祯:30年不上朝 北雄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非洲创业实录 大唐躺平王 远古人皇纪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大宋潜火队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我的女帝娘子,帮我纳妾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红楼琏二爷 大周第一纨绔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鹰视狼顾 盛唐华章 京极家的野望 立渊传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 水浒新秩序txt下载 - 水浒新秩序最新章节 - 水浒新秩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